扎实推进“齐鲁粮仓”建设,山东祭出“创新”大招。

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展玉米、小麦、大豆等种源技术联合攻关,培育20个以上突破性新品种,推动山东种业做强做大。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一直注重发挥“创新”作用,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靠创新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案例不胜枚举。

当下,在聊城临清老赵庄镇,村民们种植的“花菇”迎来了采收季。花菇,原产南方,几年前,彼时还在云南工作的李文静接触到这一菌种,发现了其背后的商机,决定将其引进到老家。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尝试,最终成功实现了“南菇北种”。

李文静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她本人带来了财富,也为当地带来了一个新产业。目前,仅老赵庄镇就有25座高规格菌菇智慧大棚,年种植菌菇20万菌棒,围绕花菇还延伸出了休闲采摘、花菇宴、花菇烘焙等产业链条,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近来,网络流行“农业大摸底”,各地纷纷晒出自己的“隐藏款”特产。不少山东人惊叹于本省竟然还有这么多的隐藏特产:南方的冰糖金柑、释迦果,还有西洋参,藏红花等等,都成功在山东落地生根,不少还形成了种植规模,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利器。

这些原产于远方的“特产”成功落户山东,得益于农业技术的进步,也得益于山东人积极适应市场求新求变的主动作为。

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是山东农业的一个鲜明特征。创新赋予了山东农业屡创佳绩的底气和实力。

凭借创新,寿光在1980年代末就大胆引进冬暖式蔬菜大棚,之后又一代一代推进技术更新,让“寿光蔬菜”成为了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凭借创新,山东大胆引进澳洲淡水龙虾,又将养殖技术推广到新疆,为“新疆海鲜”的火爆出圈助了一把力;同样是凭借创新,山东研发出了耐盐碱的小麦、大豆、土豆新品种,为盐碱地治理开发提供了新可能......

此次,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而且将工作的重心指向了农业的“芯片”,以新品种研发为突破口做大做强山东种业。这一部署抓住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相信随着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山东农业在新的一年一定能够再创佳绩。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