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养殖信息_致富网农村项目养殖业_黔江最新养殖致富

水市乡的烟叶田

顶着“四大火炉”之一的名号,重庆的酷暑最是难耐。驱车沿着曲折的盘山公路前行,窗外是九曲成河的阿蓬江。不一会儿,突然感觉紫气升腾、凉风习习,原来快要抵达黔江区西南部的避暑胜地——“云上水市”啦:满山翠绿的烟田层层叠叠,延伸到天际。久违的凉意迎面而来,甚至还有些寒意,空气里有股甜丝丝的味道,把人从盛夏似乎带到了清凉的深秋。

水市乡平均海拔1200米,属典型的高寒山区,夏天平均气温在25度左右,立体型气候显著,全乡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负氧离子丰富,人称“绿色空调、天然氧吧”。抵达水市乡集镇时,为期三天的黔江区首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刚刚闭幕。水市的交通比较便利,距离渝湘高速公路濯水出口仅21公里。来自渝湘黔等地的游客一般在六月初前来避暑,七月是高峰,一般住到八月底才回去。许多退休的老年人,还会结伴在这里住上半年。

坐在农家小院的竹椅上,喝着农户们自己炒制的老鹰茶,迎着徐徐清风自得其乐;漫步花木葱笼、曲径幽深的登山步道,清心洗肺;在农家灶台烧好油汤,再入树林采来鲜菇,稍加清洗、加火入汤,享受珍馐……就在乡集镇所在地的乡村旅游示范接待点——天福新区,经培训上岗的农家乐从业人员已达150人。修建一新、配套完善的50余户康居农房、700余张接待床位让游客们不仅看得开心,还住得舒心,真可谓别墅式享受、平民化消费。

水市乡最热闹的日子,当数旅游文化节的那几天。莽号齐鸣、苗鼓齐震,文艺演出、农民趣味运动会、音乐啤酒篝火晚会、摆手舞赛、农产品展销等活动吸引着各地游客,最多时达6.2万人次,全乡餐饮住宿、农特产品销售等综合收入达1200余万元,许多乡民都尝到了搞旅游的甜头。

致富网农村项目养殖业_黔江最新养殖致富_致富养殖信息

文化节上的莽号苗鼓

要知道,几年前水市乡的经济还只靠烤烟产业支撑,且烤烟种植主要集中在辖区7个村中的4个村。受全国控烟大形势和产业单一的制约,多方努力下水市乡的产业转型在2011年才有了新的突破。

全国传统村落之一的水车坪百年老街、贺龙元帅拴过马的“红军树”、植物奇观“千年藤王”、千丘龙脊梯田、蔚为壮观的云海、万亩原始森林草场等,都是水市乡引以为傲的自然人文宝藏。2012年至今,水市乡利用其紧邻游人如织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濯水古镇的区位优势,突出原生态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和丰富多彩的土家族、苗族民风民俗,把乡村旅游发展成为继烤烟之后的第二大经济支柱产业及脱贫产业,先后获得国家级“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重庆市“最佳避暑休闲乡村”、“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殊荣,一跃成为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军乡镇。2015年全乡旅游综合收入达900万元,预计2016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00万元。全乡贫困人口旅游综合收入也将达到240余万元……

但如此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地方,也仍有需要扶贫攻坚的贫困村。

致富网农村项目养殖业_黔江最新养殖致富_致富养殖信息

濯水古镇一瞥

百姓忧乐记心间

地处深山里的关里村位于水市乡集镇东南方、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是全乡的三个贫困村之一。“水市”,就是买卖水源的集市的意思。早些年,这里非常缺水,人饮安全用水常常受限,村民们经常处于靠天吃水的状态。而关里村是水市乡的“夹皮沟”:山高坡陡,良田稀少,耕地属于陡坡砂石地,水源涵养差,无法大量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烤烟。全村道路以土石路为主,路窄、坡陡、湾急,一场大雨就有可能冲毁许多路段。6个村民小组370户人家中,共有贫困户30户115人,人均收入不足2300元。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挂在乡村干部嘴边最多的话。黔江区政协机关是关里村的对口帮扶部门,自2015年以来,区政协副秘书长王晓东就任关里村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他带领庞秋波、龚明钢、杨爱军等在工作队到位后的三天里,每天都要走一个大环线,实地走访贫困户28户104人,电话联系了全家外出打工的贫困户2户5人。“心中有谱,扶贫开发才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这是扶贫队员的共识。

大半年间,工作队多次向上级机关汇报,反映村民们最希望解决的问题:走上水泥路、喝上放心水,每家都能发展一个产业,每个月能有拿到手的稳定收入。

“我们关里村虽然自然条件差,但村民们非常积极向上。你看,村里无论是贫困户还是普通户,每家院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胡建文、杨再蓉夫妇是村里的A类贫困户,本来两人一直在沿海打工,收入很不错,在村里盖上了新房子。但杨再蓉5年前不幸生了一场怪病,生活无法自理,四处求医未果,各项治疗费花去30万元,还欠下16万元的巨债。杨大姐至今还反复发病,每次看到她瘦弱的身躯,工作队的男队员都忍不住掉泪。可是每次杨大姐还要反过来安慰我们说‘不要怕,只要我的病好了,我们两个再出去打工,一定能把欠债都还上!’”工作队副队长、驻村领导庞秋波这样告诉记者。工作队把他家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对象帮扶,介绍胡建文就近务工,联系区电视台向全社会寻求救助,并在资金、物资、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

带记者下乡的过程中,庞秋波的手机不时在响,有调解村民纠纷的,有协调村里施工队和村民磨擦的,有联系摩托车帮村民送山货到旅游服务中心的……她手机的电话簿中,每位村民的名字下面都记有很多备注信息,比如家住几村几组,对于一些重点帮扶户还标有已解决和待解决的问题。“我在基层工作已经17年了,以前也有很多村民不理解我们,但一趟一趟地跑一遍一遍地劝,以诚动人,以情动人,村民的一句‘小庞,你一个女娃娃好不容易哦,我们要支持你’,就让我觉得一切都值了。看到老乡们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这是我最高兴的事情。”庞秋波笑得很灿烂。

关里村三组的梁华刚也是因病致贫户,58岁的他右腿有残疾,妻子体弱多病。完成第一轮摸底调查后,工作队就把他纳入了医疗救助范畴,与区残联多次衔接,手把手帮助他申办了二级残疾证。如今,梁华刚每月都能领上定额补助,工作队还免费为他送去了轮椅。工作队队员、水市乡行政科员杨爱军一有空就跑到他家田地里帮他们夫妇做农活。一把轮椅、一本残疾证,这是残疾多年的梁华刚期盼已久的实实在在的帮助。秋天,家门前那颗核桃树成熟了,梁华刚的妻子把核桃洗净、晒干,分成数小袋,亲自送到工作队队员手上。但队员们都如数奉还了,“为老百姓做事情,哪能图回报哩!”杨爱军说。

2016年是村支书杨胜国在关里村工作的第五个年头,他深感精准扶贫后村里的变化很大,受到帮助和鼓励的不仅仅是贫困户,大力度的“整村推进”更让全村人都受益:总长8.6公里的泥石路改建工程已完工,两条2.8公里的硬化路正在施工,2016年将实现全村70%以上的村民小组通路,出行难的问题成为了历史。过去水源短缺,每到旱季,消防车都会来回三四次给村民们送水。现在,工作队和乡村两级已争取立项新建蓄水池40口920立方米,并重新规划、铺设了38公里管道,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村里还积极动员有条件、有意愿搬迁的深度贫困户搬迁到耕地条件好的开阔地带或者旅游景区周边,搬迁户可以就近参与景区环境维护、接待和安保等工作,得到固定的劳务收入。通过开展院坝整治、新建垃圾处理池等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村民们从美化环境中得到了实惠。

“远山结亲”产业兴

在桩桩件件喜事中,还有件事特别值得称道,那就是工作队和乡里有针对性地特别指导、帮助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申办微型企业,并参与到了依托全乡特色乡村旅游的商品生产销售中。全村的大米、红米、黑米和野生天麻、高山野生乔巴菌,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高山红苕粉、高山蜂蜜、干豇豆、风萝卜干等土特产,都可以在乡里的特色旅游商品店或通过旅游商品进超市、电商微商营销等方式,走进主城区的千家万户,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游客们游览完水市的乡村旅游主街——高山集镇可看到路的尽头就是全乡的百姓广场,水市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就设立于此。在这里,土鸡蛋、精品稻米、野生茶叶等琳琅满目的山货挤满展示柜,乡里的工作人员曹树华每天都要花上不少的时间登记、整理和摆放新收进的货品。曹树华告诉记者,为开拓主城区市场和方便游客,自2014年来,以游客中心为基地,水市乡紧跟潮流,重点开发手机APP、淘宝、微信网店等平台,重点打造农村淘宝野茶、有机蔬菜、绿壳鸡蛋等商业品牌,建设了6个电商服务站(点),服务农村经济、助推脱贫攻坚。挂靠重庆市的电商扶贫系统“网上村庄”和“宅天下”公司推出的“电商为媒,远山结亲”电商扶贫项目,是目前乡里运行得最为成熟的两个网络平台。

致富网农村项目养殖业_致富养殖信息_黔江最新养殖致富

各地游客来水市赶集

“远山结亲”,就是这样本着“帮消费者一个忙、圆贫困户一个梦”的“互联网+脱贫”项目。重庆市宅天下商贸有限公司提供互联网和物流平台,把偏远农村贫困户自己养殖的家禽、种植的农作物输送到有需要的城市家庭,帮助农村贫困家庭以小农经济的方式增收,进而实现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的“一对一”供应。为此,该公司的员工走访了黔江区的24个偏远乡镇,走进农户家里,实地了解农户生产生活等情况,并与农户签订购买合同,协议建立农户专属二维码,细致录入其家庭信息,将优质农产品上架至宅天下土货平台。该网站还开辟了“远山结亲”版面,以图文形式展现农户需要帮助的情况,方便城市家庭与其建立一对一链接,自主进行定向帮扶。

曹树华告诉记者,现在人们都流行吃“土货”,城里不一定能买到,即使在市场上看到也无法辨别真假。而水市乡上网的产品大到一只羊小到一枚鸡蛋,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小小的二维码就可以显示其全部信息。现在,全乡每名村干部手中都多了一个小本本,以便在日常走访中随时更新每户人家能出售的农产品,并实时汇聚到村里的数据库中。目前,关里村已有143户农户与电商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市里的电商扶贫项目还会定期向他们提供一些鸡苗、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并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只要产品合格,乡里会统一回收。电商平台运营的两年间,农民有资源无渠道增收的难题得到有效破解。

为鼓励农户诚信经营,宅天下公司与农户商定,相关的家禽和土猪只要在原生态环境中养到一定时长,即可按照约定价格出售。如养殖超过10个月的母鸡,每只高达120元,而土鸡蛋可达到1.5元一枚。本乡自产的生态土鸡,基本都以比当地市价高出20%的价格销售至黔江、酉阳及重庆市主城区甚至上海等地。

目前,电商扶贫项目还将黔江区蓬东乡、太极乡的903家农户与城镇居民实现了“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远山结亲”,完成了10万枚土鸡蛋、200只土鸡的销售。

关里村的高山红苕粉就是这个平台上的“当家花旦”。这种传统名特产品已有300余年的历史,采用高山纯天然无污染的红薯为原料、完全手工制作,其色泽明亮,口味纯正,是天然的山地农家产品。

如何找到破解贫困户致富难的金钥匙,还需要发展可持续的“小”产业。电商平台成立之初,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就想到了供不应求的红苕粉。可不能小看它,这种粉条在濯水古镇常常卖断货。

2016年,工作队又争取到项目资金5万元用于纯手工红苕粉产业发展,组织高淀粉薯苗23万株,让有条件的贫困户都免费种上。村民们现在谈得最多的就是去哪家哪户取经,把红苕粉做得更好。大家的生活仿佛一下子有了重心,更有了奔头。

李菊先不仅是村里做优质红苕粉的“大师傅”,还是村里第一位赶上时髦的“互联网+农业”快车的老太太。两年里,李菊先从关里村的贫困户一跃成为产业大户。她丈夫去世很早,儿媳又不幸患有智障,家庭贫困,之前仅靠儿子在外打工养家。能干的李菊先此前常常很苦恼:“只要有一双手,我都要干下去。养鸡养猪倒是难不倒我,就是没有那个本钱。”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为她家送去了绿壳鸡蛋种鸡、生猪等,还帮她申请了微型企业资金。“我现在特别忙,要伺候家里的两百多只鸡鸭和7只山羊、13头猪,儿子和媳妇不忙时都必须回家帮我。特别感谢政府,感谢这些好心的队员们,他们天天来,就差住在我家里了!”李大妈笑得合不拢嘴。“我这一天过得太快了,上午赶着过滤淀粉做苕粉,中午忙着切割苕藤、苕蒂、苕渣、苕皮拌饲料,捡完鸡蛋又该喂猪了……放眼一看呀,左邻右舍都实现了就地致富的心愿!”

考虑到李菊先文化程度比较低,在养殖规模扩大的初期,庞秋波还帮助她请来了乡畜牧站的技术员多次手把手上门指导,从养殖技巧到防疫技术,李菊先记满了一个小本本。“一到旅游旺季,城里的客人经常在家门口等着我捡鸡蛋。平时我家现产的鸡蛋都是定期送到设在乡里的旅游接待中心,好卖得很,供不应求,每月可增收过千元!”2015年底,她家的猪和羊也卖了一万元。现在,村里大大小小的养殖户经常来李菊先家取经,大家有聊不完的致富话题。

2015年来,关里村共成功申报微型企业5家,落实帮扶资金6.22万元。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干部38人结对帮扶贫困户30户115人,每月到户指导产业发展,每季度核算家庭收入,深入开展精准帮扶。

贫困户梁铭安老人一家也刚刚赶上了电商扶贫的快车。由于梁铭安年纪大了,老伴又多年卧病在床,需要儿媳妇照顾,家中六口人的生计全靠儿子梁华军外出打工挣钱。实在放心不下一家老小,梁华军去年回到村里,并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申请了几千元微企资助和产业扶持资金,盖了崭新的二层木质羊圈,养了19只山羊。“这些羊住的房子比我家的房子还要新,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都雷打不动地赶着羊上山。我们这里生态好,养出的羊肯定不一样。”梁华军现在就盼着,到年底,自家的山羊肉就能供应村里的电商平台,卖个好价钱。2015年,每斤羊肉能卖到38元哩!

黔江最新养殖致富_致富网农村项目养殖业_致富养殖信息

梁华军和他的小羊羔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有多少真情。“我们关里村”,不知不觉成了扶贫工作队员的口头禅。

扶贫工作队长王晓东告诉记者,关里村正在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打造有特色、有效益、成规模的猕猴桃、高山红苕粉、野生茶叶种植等支柱产业,力争2016年底特色主导产业覆盖70%的农户,其中贫困户不低于30%,规模种养户占总户数的40%以上,80%的农户参加合作制、股份制等现代经营组织或独立经营家庭农场。2015年至今,驻村工作队先后对30户贫困户发放产业发展资金13万元,发放仔猪6头、鸡苗1200羽,联系并落实各级帮扶资金348.15万元。

有山的地方就有山歌,有云的地方就有梦想。云上水市乃山的恩赐、水的福泽,但梦想还终需靠自己的双手去实现。酷暑过后,秋风送爽,关里村漫山遍野的火棘树就要结出红艳艳的累累硕果了。

文·图/本刊记者 张璇 通讯员 段利明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