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农经种植莲藕技术_每日农经莲藕种植视频_种植莲藕的注意事项

荷花飘香、鸭雁嬉戏,很难想象这一幕能在一片曾经高度盐碱的土地上演。

在曹妃甸区十农场,有一位名叫孙绍巨的农工,为了改良“种啥都不长”的盐碱地,花费了30年的时间。“别把盐碱地不当田!在我这一代把它变成绿水青山,那就是后辈人的金山银山!”老孙说,他不是“瓦块儿上磨镰刀——图现得利儿”,他图的是将来。

种植莲藕的注意事项_每日农经种植莲藕技术_每日农经莲藕种植视频

“我想和你谈谈生态!”

今年60岁的孙绍巨是曹妃甸十农场的农工。曾经的柏各庄农场是冀东著名的鱼米之乡,但是老孙发家致富却是一没靠种水稻,二没靠养对虾,这令记者百思不得其解。

老孙并没怎么上过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连个收条都不会打。皮肤黝黑、头发蓬乱的他一上来就一本正经地说:“我想和你谈谈生态!”这话从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农工嘴里说出,不禁令记者刮目相看:真是应了那句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曹妃甸区处于渤海湾的中心地带,大部分土地属于滨海泥质盐碱地。尤其老孙那片双龙河边上的550亩地,更是盐碱地上撒咸盐,一块更比一块咸。

1987年,孙绍巨从十农场承包了这块地之后,到底干点啥,他寻思了许久。曾经的柏各庄农场虽然盛产大米,但是这块盐碱地种不了水稻,所以很多周边的承包户都选择了刨大坑养对虾。

老孙却没这么做,他琢磨着这养虾的买卖不是长久之计,养十年虾,就算是年年挣钱,十年后这地还是盐碱地。他突然想起了早年间老人们在盐碱地上种刺槐来改土性的事儿,于是心生一计:你们养虾,我就种刺槐,眼光要长远嘛。

刺槐是改良盐碱地的急先锋,素有“绿化敢死队”之称。老孙对记者说:“我觉得槐树叶子多,秋天就会落一地,时间一长烂了,和沙土掺和到一块,过些年土性就变了!”

老孙栽种5万多棵刺槐的做法,令十里八庄的老乡难以理解,都觉得他是“狗长犄角——洋式儿的”,瞎整!没成想,十几年之后,刺槐不但长势良好,而且这土地盐碱性还真被扳回来了不少。为了继续改良,他又栽种了稍耐盐碱的钻天杨,也因此挣得了改良生态环境的第一桶金。

2010年之后,这550亩盐碱地已经变成了绿树成荫、鸟兽成群的大树林子。大家都赞叹:这老孙,种树还真种出了名堂。

无意中构建一套生态系统

种了二十几年树,土壤改造得差不多了,老孙开始了他的新计划。2012年,他挖了330亩的池塘,全部种上莲藕,同时在藕池里放殖了鱼和螃蟹。还在藕池旁开挖了个大水塘,养上鸿雁和绿头鸭。

老孙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莲藕开了花,风景必然不错,混养鱼蟹一举两得;鸿雁和绿头鸭的粪便是莲藕最好的肥料,还能改良土壤;莲藕收获之后,大部分销往唐山各大菜市场,卖不了的边边角角就直接磨成粉,当成饲料喂鱼、喂鸟。

当老孙摸索着干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无意中已经开始构建一套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啥叫生态循环农业呢?简单地说,就是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挣钱,而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形成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不过,天下哪儿有一帆风顺的事,这个计划刚实施,老孙就遭遇了打击:莲藕幼苗被捣蛋的毛爪子河蟹用钳子铰断;绿头鸭和鸿雁翅膀硬了呼啦啦飞出去玩儿再也没回来……

苦恼的老孙意识到,他这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这样下去不行,我得学习啊!”他暗下决心。他一边学认字儿,一边找专家,同时还每天坚持收看《致富经》《每日农经》等电视节目,了解了什么是生态循环和立体种养,学来的绝招帮助他解决了遇到的问题。如今,互为依托和补充的立体养殖模式已经初具规模。

每日农经种植莲藕技术_每日农经莲藕种植视频_种植莲藕的注意事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5年开始,老孙将秀美的自然风光、特色的唐海美食、朴素的农家文化融合到一起,走上了休闲农业之路,每年都接待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生态园建起来了、钱也挣了不少,大家都觉得老孙也该消消停停地做生意了吧。但是他没有,又开始着手下一步的打算。他寻思着:现在什么最火?“互联网+”啊,那么这个“互联网+”能不能应用到休闲农业中来呢?老孙计划把线上销售应用于生态园,游客就可以在线预订客房、美食,还可以在线购买农特产品。

一天时间里,他说得最多的俩字,就是“生态”。

老孙觉得,自己这30年发展的基础,就是对550亩盐碱地的改良。“你看和我一起承包地的,有好几个当年都挖池子养对虾了,30年过去了他那地还是盐碱地,种啥都不长;可我把盐碱地变成现在这样子,咱干啥不中啊?”如今,老孙的示范作用还带动了更多乡亲走上改良土地、生态致富的道路。

“这地啊,不光是咱这辈儿人的,还是子孙后代的。我们这一代把它变成绿水青山,那就是后辈人的金山银山!”老孙的道理很简单。

- END -

来源 | 中国唐山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