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凉州区高度重视残疾人民生保障工作,把残疾人创业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幸福之源,大力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品牌基地,安置一大批残疾人稳定就业,残疾人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位于凉州区四坝镇前庄村的凉州区祥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凉州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的核心基地,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为主线,合作社成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品牌基地后,负责人齐瑞和在四坝镇三岔村九组流转土地126亩,建设日光温室33座,逐步探索出了“合作社+基地+残疾人”的经营模式,通过“拓展就业岗位、实用技能培训,运营服务管理”三大着力点,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创业。
凉州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负责人、凉州区祥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齐瑞和说:“相比正常人,残疾人就业创业要难得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和帮助身边更多有困难的残疾人,和乡亲们一起致富,实现自己的价值。”
凉州区四坝镇三岔村九组村民张平福肢体三级残疾,用他的话说,五年前,他起五更睡半夜打工,一年下来也挣不上几个钱,儿子娶媳妇也成了他当时最发愁的事情。后来基地合作社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免费为他提供了一座日光温室,并为他提供种植、技术、销售等方面的帮助,妻子也成了基地合作社里的育苗工人,他家的日子逐渐有了起色,儿子也娶上了媳妇。
张平福说:“我在合作社种棚五、六年了,人也有了干的了,手头也有钱了,社区里也买了楼房,棚里的辣子一茬比一茬好,孙子一天天长大了,日子也一天天过美了。”
赵菊英是凉州区四坝镇三岔村九组村民,儿子因残疾常年卧病在床,丈夫身体也不好靠吃药养着,父子俩的医药费仅靠她地里的收入维持,而她也因经常向亲戚朋友借钱被冷眼相待,生活一度失去了信心。2016年,合作社在基地免费为她提供了一座日光温室,她家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告诉:“合作社改变了我家里的状况,生活也有了信心。”
基地合作社不仅为家庭生活困难、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帮助,还为残疾人家属安排工作,让他们生活有保障。凉州区四坝镇海湾村五组黎丽云的婆婆是一名残疾人,基地合作社在包装车间为黎丽云安排了一份工作,现在她每个月都能按时拿到工资。“由于婆婆身体的原因,合作社特意给我安排了一份工作,让我们家里的生活有了保障,我特别珍惜这份工作。”黎丽云说。
合作社有8座日光温室无偿提供给8户残疾人困难家庭使用,并组建了技术服务团队和蔬菜、种苗、农资配送团队为残疾人服务。在基地合作社的带动下,如今,周边的残疾人有的开展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有的从事蔬菜、农资销售,有的在合作社务农打工。至目前,合作社已集中安置36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季节性雇佣残疾人68人,带动残疾人建设日光温室52座,残疾人月工资达1800-2000元,扶持残疾人家庭年增收8400元。
凉州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负责人、凉州区祥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齐瑞和告诉:“我们将努力为农村贫困残疾人提供就业平台,通过集中就业,技能培训、信息咨询等帮扶内容,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为了拓展残疾人就业岗位,创新服务模式,基地又开发了以残疾人蔬菜购销、农资供应门点为主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点,合作社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将蔬菜配送到残疾人服务点,并积极和各大便民市场协调为残疾人服务点提供便利,增加了残疾人就业创业的信心。在二一二便民市场卖菜的赵子义肢体三级残疾,他就是受益人之一。
“我在这卖菜也好多年了,去年政府给了我们这个平台,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到了这摊位费也没收着,卫生费也没收着,菜呢合作社给我们配送着呢,菜价比别的市场要便宜得多,除了菜价我们一天挣个一二百块钱,这对我们家庭有很大的帮助。”武威市凉州区二一二便民市场蔬菜经营户赵子义说。
如今,凉州区已逐步探索出了以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为基本点,建设“合作社+基地+残疾人”的就业创业基地,通过技术培训,农资供应,标准化生产,蔬菜销售,建立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通过基地辐射带动拓展城乡残疾人就业渠道,扩大创业空间,使残疾人通过劳动实现自食其力,致富增收,走“合作社+基地+残疾人”提供“产、供、销”多样化服务,基地“带、扶、助”残疾人增收致富的助残新路子。
凉州区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张德龙介绍说:“我们通过扶持残疾人就业基地建设,以基地集中就业安置,开发就业岗位安置,拓展了就业岗位;以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为抓手,激发了贫困残疾人的创业增收信心。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残疾人就业基地的优势,带动更多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创业增收。 ”
总监制:王宏山
监 制:铁 成 张生栋
责 编:田兴花
编 辑:王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