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将油茶产业作为保障粮油安全和提升森林质量的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着力在扩面、提质、增效上狠下功夫。
政策开路,描绘产业兴旺蓝图。成功引进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进驻万亩油茶产业扶贫示范园,出台《隆林各族自治县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按照“政府服务,科技引导,以村示范,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形成岩茶乡、介廷乡、沙梨乡和平班镇油茶产业带四大产业片区。通过多次召开培训会、现场指导等,引导农户走出不科学、不规范的误区,推动全县油茶产业高效发展。1—12月,累计组织召开培训会、现场技术指导、观摩等共计10场(次)。目前,全县油茶总面积已达20.7万亩,涉及全县16个乡镇,年产茶油67.6万公斤,产值达8千万元。
源头优化,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实施油茶“双千”计划项目,积极推广“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导油茶企业、合作社、经济合作社、家庭农场、油茶种植等业主带头参加油茶新造、低产林改造,着力打造一批“小而精”示范点。加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新修油茶机耕道、林间道,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截至目前,建成油茶产业示范基地8个,培育油茶种植公司及合作社9家。2023年,全县实施油茶新造林1.3万亩,低产林场地改造2.1万亩,油茶产量从原来平均亩产7.5千克,增加到20-30千克,亩产值从900元增加到2400-3600元。
释放红利,实现助农惠农富农。积极筹措资金,在利用上级油茶专项资金的同时,整合涉农衔接资金,加大资金投入。为全县油茶产业经营主体实施“建档立卡”,将全县20余万亩油茶林全部作为特色产业列入林业保险范围,提供政策性保险等配套服务。针对偏远乡村种植技术缺乏问题,安排本土专家送技术下乡,先后邀请自治区林科专家教授赴现场传授油茶栽培技术,着力提高林农的信心,有效推动全县油茶产量呈现阶梯式上升。2023年,全县累计投入保险总保费8.6万元,共发放油茶产业奖补资金80.661万元,农户参与油茶产业发展年收入超过1万元,惠农5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