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摇钱树” “枣”圆致富梦

种下“摇钱树” “枣”圆致富梦

内丘人社局驻村工作队真情帮扶乡村振兴

“枣树花开迎风飘,蜜蜂授粉勤操劳,秋后结满‘红玛瑙’,钞票鼓起咱腰包……”夏日的清晨,邢台市内丘县柳林镇樊交台村600多亩嫩绿色的枣树种植基地里,三五成群忙碌着修剪树枝的村民,望着岗坡上,那一片片、一岭岭花蕾满枝,含苞绽放,香气袭人的枣花和树下的中草药,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拉着家常。

“俺家原来种了2亩地,一年下来最多收入不过1000块钱。后来,俺把这2亩地都承包给了合作社。去年,俺家光分红就得了4000块钱。俺平常又在合作社打零工,一人一个月还能挣1500元的工资,如今的光景好着哩!”正忙碌着修剪树枝的村民张金花,笑得合不拢嘴,“现在俺在合作社流转土地有租金、打工有薪金、入股分股金,真正实现了‘一地生三金’的愿望,这一切离不开驻村工作队真情帮扶啊!”

提起驻村工作队,内丘县人社局驻柳林镇樊交台村“第一书记”乔韶鹏,自从2019年9月,走出机关大门,迈进“农家院”那刻起,就立下了铮铮誓言:“到基层一线去,到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既然选择了驻村工作,就要竭尽全力,让所有贫困户尽早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樊交台村位于浅山干旱丘陵荒岗区,全村共有65户230多口人,其中贫困户就有33户,多年来,该村一直是“望天收”。经过一年多的奋力拼搏,450多个日夜的不懈努力,2020年底,樊交台村实现整村彻底脱贫后。乔韶鹏带领工作队脱贫不脱帮扶,为寻找有潜力的特色产业来巩固脱贫成果。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步伐,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尤其在当前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强大动力,真情帮扶村民种下“摇钱树”,“枣”圆致富梦。

樊交台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发展产业是根本之策。工作队起早贪黑,走村串户,跑遍全村沟沟坎坎,当看到樊交台村到处生长着酸枣树后,他们深知,小酸枣不起眼,却是村民心中的宝贝。它全身是宝,其果肉和果皮能加工成酸枣汁和酸枣酱,酸枣嫩芽还可制成枣花茶。尤其是枣仁,具有静心、健胃、滋养、安神等多种疗效,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邢枣仁”即产自内丘,有着近500多年的生产史。

依托本地野生酸枣资源丰富的优势,乔韶鹏和工作队员在吃透村情、摸清民情、把准实情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立足当地干旱丘陵地形、土壤、气候等特点,确定将发展种植“酸枣棵”作为强村富民的中医药支柱产业。通过多方面调动当地农户发展酸枣产业的积极性,逐步将酸枣野生抚育、人工种植面积扩大,并且让枣树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乔韶鹏带领工作队,通过积极筹措资金,借力扶贫政策,帮助村里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并把破碎的土地集中起来、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帮扶资金整合起来、传统种植改变过来,将该村原来的葡萄种植变为中医药种植产业,让全村60多户以股份形式加入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发展枣树种植产业,并在枣树行间搭配种植黄芩和知母等中药材。同时,该村通过政府扶持、技术支持、项目带动、产业链延伸等多管齐下,切实把酸枣培育种植发展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不仅如此,工作队还采取以“合作社+农户+统一标准化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让群众通过枣仁产业每年得到20%的保底分红,基地用工优先雇用困难家庭成员,“让农户领着租金分着红利,又有工资保障,从而使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实现强村与富民双赢目标。”乔韶鹏说。

目前,该村已投入资金共计170万元,建起了中药材种植基地600多亩,每年不仅能给村民带来30万元的稳定收入,而且还可带动村里30多名农户就地实现就业。 内丘县人社局 孙玉晖 程建海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