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能大批量地在稻田里养蟹,都得感谢李晓东。”在北方河蟹之都辽宁省盘锦市,说到稻田养蟹,蟹农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人。他就是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市人大代表李晓东。

盘锦地处九河下梢,水产资源丰富,特别是当地出产的河蟹,更是远近闻名。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盘锦野生河蟹的产量逐年下降。

看到河蟹工厂化育苗成本高,人工养殖难推广,多年从事水产行业的李晓东焦急万分。“为百姓办实事,让农民富起来,是党员的天职。”李晓东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去做的。

经过不断的摸索与研究,李晓东带着他的创业团队一起试着将室外土池改造为河蟹育苗池,模拟自然环境,让其生长。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经过风雨洗礼的河蟹苗种质量、产量都非常好,这样培育出的河蟹苗成本大大降低,农民通过养殖河蟹收入大大增加。

养殖河蟹的农民多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没有那么多的水面可以养殖河蟹,这该怎么办?“有一天脑子里闪现一个想法,盘锦这么多稻田,如果把蟹苗放到稻田里养,既解决了养殖水面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一地双收。”李晓东说。

李晓东的想法得到了一位农民的支持,两人带着探险的精神用四亩稻田做了一个实验。

“那段时间我就搬到稻田边上住,这样方便记录河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为以后的科学养殖

提供数据保障。”李晓东说。到了秋天,稻田养殖的河蟹个体均匀,活力旺盛,稻田里养蟹的试验取得了成功。

稻蟹互生共利的生态模式,是我国水稻种植上的新突破。这项技术在全国推广普及以来,养殖面积达1000万亩,累计为农民增收500亿元。

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家致富,李晓东用“公司+基地+农户+服务站”的创新经营模式带动了10000多户农民加盟。他每年无偿举办各类水产技术培训班;聘请专家到田间地头为养殖户举办讲座;自费编印大量水产养殖技术资料送到农民手中。

赵玉凤家住盘山县胡家镇刘家村,几年前,她的前夫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这位善良的女人回到丈夫身边,重新支撑起了这个家。“多亏了李晓东董事长给我家送来了蟹苗,还教会了我养殖河蟹的技术,当年我们家就挣了7万多块钱。”李晓东帮助自己养殖河蟹的事,赵玉凤逢人便说逢人便讲。

在李晓东的带领下,盘锦的河蟹养殖户累计创造社会效益200多亿元,养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近万人。2015年,他还免费为农户投保了全国第一份河蟹养殖保险,让农户又吃了一颗定心丸。

李晓东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多年来,李晓东的公司共出资120万元,帮扶困难农户130家,使92个困难农户实现脱贫致富。他还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参加志愿者活动,夏季为工地工人送清凉;为身边好人送年货;前往敬老院慰问;资助大学生创业等等。

李晓东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战线的人大代表,平时工作在第一线,接触的也都是农民,我理应收集农民的需求与呼声。”在履行代表职责中,李晓东始终亲力亲为,深入基层开展调研。

“平时,我经常阅读和学习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全国人大常委会面向代表发布的工作简报和文件,及时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动态,为自己在履职时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打下基础。”李晓东说。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李晓东领衔或单独提出代表建议40项,其中关于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就有12项。这些建议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明确回应,为改进政府的工作提供了参考。他提出的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实施办法、资源税转型试点城市发展、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受到了办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工作34年来,李晓东把精力全部倾注在水产事业的科技创新和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上,为加快推进盘锦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积极努力与探索。作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盘锦市第五、六、七、八届人大代表,他时刻牢记神圣使命爱岗敬业、认真履职、深入基层、扎实调研、谏言献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