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养植_桔梗养殖技术_桔梗的养殖

桔梗栽培技术

桔梗为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别名为白药、梗草、紫花子、铃当花等,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其根的主要成分具有宣肺、散寒、祛痰排脓的功效,主治外感咳嗽、咳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腹胀、支气管炎、肺脓疡、胸膜炎等症,为传统的常用中药材。桔梗花期6~8月,果期 9~10月。喜凉爽湿润气候,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20℃,最适温度为20℃,地下根部耐寒,当年播种的幼苗可在露地越冬。桔梗怕风害,大风易使植株倒伏;忌积水,土壤过于潮湿易造成烂根。适宜种植在土壤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及腐殖壤土。桔梗是商洛市十大商药之一,发展优势明显。

桔梗养植_桔梗的养殖_桔梗养殖技术

一、采种与选种

桔梗花果期较长,9月~10月果实由上至下陆续成熟,果实采集应分期分批进行。宜选用紫花桔梗为主栽品种,种子选用一般采用株选。留种植株选择二年生粗壮,无病虫害株。6月上旬剪去留种株上侧枝,弱植和最顶端,以使养分集中于上中部,保证果实充分发育成熟。当果实由绿变黄,果柄由青转黑,蒴果未开裂,种子成黑色时及时采集收。采收时应连果梗、枝梗一起割下,先置室内通风处3~4天,然后再晒干、脱粒,除去瘪籽和杂质后装入干净布袋或牛皮纸袋低温干藏。桔梗种子寿命仅1年,发芽率70%左右,隔年陈种不宜作种用。

二、选地整地

桔梗为深根作物,以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土壤为好。播前深翻土壤 30cm 以上,空置一段时间。播种时再整地施入厩肥或堆肥30000㎏/公顷,过磷酸钙和油枯各750kg/公顷,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整平耙细,作成宽 1.3m 的高畦,畦沟宽 40cm,要求沟底平整,排水畅通。

三、浸种催芽

将桔梗种子浸入40℃~50℃左右温水中,不断搅动,让种子均匀受热,待温度降到20℃左右再用清水淘洗,去除杂质。再浸泡12小时,或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2小时后洗净,再用适量湿沙拌匀堆放或将种子用湿布包上,放置于25℃~30℃的地方,上面用湿麻袋片盖好,每天早晚用温水浇1次,约4~5天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能明显提高发芽率。

四、播种方法

桔梗播种可春播、秋播或冬播。播种时,保证温度在桔梗种子萌发适温内(15℃~25℃)。但以秋播为好,秋播当年出苗,生长期长,产量和质量均优于春播。

1、直播

因直播产量高于移栽,且主根直分叉少,便于刮皮加工,质量好,生产上多用。直播以10月下旬至11 月下旬为播种适期,亦可春播,最迟不过 3 月底。在整平耙细的畦面上按行距15~20cm开横沟条播,要求沟深 1.5~2cm,播幅宽10cm 左右,沟底要平整。播前将种子与草木灰等拌匀,均匀地撒入沟内,覆盖一层细肥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最后盖草或覆沙,保温保湿,于翌年3月~4 月初出苗,最后按株距5~6cm定苗。每亩用种量0.5~0.8kg,秋播约2周出苗。

2、育苗移栽

育苗于春季2~3月进行,选择避风向阳的砂质壤土地块,施入腐熟厩肥、堆肥和草木灰共22500~30000kg/公顷作基肥。整平耙细后作畦条播,种子处理方法同前,按行距10~15cm沟深1.5cm,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覆盖细肥土1cm,然后盖草或覆沙,保温保湿。气温在18~25℃ 时,15天左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去盖草,当苗高5cm 时按株距 3~5cm定苗。以后加强苗期管理,培育 1年即可出圃移栽。用种量每亩 1kg左右。

桔梗苗移栽在育苗的当年秋冬季茎叶枯萎后至翌年春季新叶萌发前进行,以春季3 月中旬移栽为最适期。移栽前先将种根挖出,按大、中、小分级,分别栽植。栽植时,在畦面上按行距 15~18cm 开横沟,深 20cm,按株距 5~7cm 将主根垂直栽入沟内,注意不要损伤须根,也不要剪去侧根,以免发叉,影响质量;栽后覆土略高于根头,适当密植有利于增产,每公顷应保持基本苗在75万株左右。

五、根头部(根茎或芦头)繁殖

此法可在春季或秋季收获桔梗时进行,以秋栽较好。秋季在收获桔梗时,选择个体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植株,从芦头以下1cm处切下芦头,用细火灰拌一下,即可进行栽种,这既可防止感染腐烂,又可刺激断面细胞产生愈伤组织,使栽后容易发根。选择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先深翻30~40cm,将土耙细整平,以1.5m开畦,要求畦高20~25cm,以利排水,在畦面上以20~25cm开横沟,沟深10cm左右,以株距10cm放芦头一个。每沟施入人畜粪水2~3kg,覆土,以盖没芦头为度,不宜盖得太厚,最后在种沟内撒一层经腐熟后的圈肥,每亩3000kg左右,它不仅可以防冻、保湿,也是开春出苗后桔梗前期生长所需的肥源。第二年开春出土,平均每株可有2~3个芽。

六、田间管理

1、秋播幼苗管理

秋播出苗后需及时扒去盖草,然后浇一遍稀薄粪水,苗高3~5cm时浅松土,拔净杂草。11月下旬幼苗经霜枯萎后立即浇一层掺水人畜粪,上盖一层土杂肥,保护苗根安全越冬,次春2月底~3月初扒开覆盖肥,以利出苗,以后管理和冬播、春播相同。

2、冬播、春播幼苗管理

4月份苗齐后,勤松土除草,苗情太差可结合追肥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苗高3~5cm时,进行1~2次间苗,疏去过密的苗,苗高10~12cm时进行定苗,按株距6~10cm留壮苗1株,拔除小苗、弱苗、病苗。栽种地若有缺苗,则宜选择阴雨天进行补苗。

3、中耕除草

桔梗前期生长缓慢,易滋生杂草,应及时拔除,以防蔓延造成草荒。定植地先浇透水,待干湿适宜时立即浅松土一次,以免地面干裂透风,造成死苗。中耕宜在土壤干湿度适中时进行。植株长大封垄后则可不用再除草了。

4、追肥

桔梗除在整地时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还要进行多次追肥,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定苗后应及时追施1次稀的人畜粪水;在苗高约15cm时,再施1次,或每亩追施过磷酸钙20kg,硫酸铵12kg,在行间开沟施入,施后松土,天旱时浇水;6~7月开花时,为使植株充分生长,可追施稀人畜粪水1次;入冬地上植株枯萎后,可结合清沟培土,加施草木灰或土杂肥。第二年开春齐苗后,施1次稀的人畜粪水,以加速植株返青生长;6~7月开花前,再追施1次,或施尿素10kg,过磷酸钙25kg,进一步促进茎叶生长,开花结籽,并为后期的根茎生长提供足够的养料。

在雨季前结合松土进行清沟培土,防止倒状。雨季及时排除地内积水,否则易发生根腐病,引起烂根。

5、疏花疏果与防倒伏

疏花疏果:桔梗开花结果要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根部生长。除留种田外,疏花疏果可提高根的产量和质量。生产上可以利用0.075%~0.1%的植物激素乙烯利,在盛花期喷洒花蕾,以花朵沾满药液为度,每亩用药液75~100kg,可以达到除花蕾效果。此法效率高,成本低,使用安全,宜推广应用。

防倒伏:二年生桔梗植株高达60~90cm,一般在开花前易倒伏,可在入冬后,结合施肥,做好培土工作;翌年春季不宜多施氮肥,以控制茎秆生长;在4月或5月喷施500倍液矮壮素,可使植株增粗,减少倒伏。

6、岔根防治

桔梗商品以顺直、坚实、少岔根为佳。栽培的桔梗常有许多岔根,影响商品质量。据观察:无论是直播或移栽的桔梗,如果一株多苗就有岔根,苗越茂盛主根的生长就越受到影响。反之一株一苗则无岔根、支根。因此,务必保证桔梗一株一苗,日常管理时随时剔除多余苗头,尤其是第2年春返青时最易出现多苗,此时要特别注意,把多余的苗头除掉。同时多施磷肥,少施氮钾肥,防止地上部分徒长,必要时打顶,减少养分消耗,促使根部正常生长。

桔梗养殖技术_桔梗的养殖_桔梗养植

七、病虫害防治

1、病害

(1)根腐病

是由真菌中半知菌类镰刀菌引起的一种根部病害。发病期6~8月。

症状:发病初期根局部呈黄褐色而腐烂,以后逐渐扩大,发病严重时,地上部分枯萎而死亡。

防治方法:①注意轮作,及时排除积水。在低洼地或多雨地区种植,应作高畦;②整地时每亩用5kg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③及时拔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④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克瘟散1000倍液灌注,每15天1次,连续用3~4次。

(2)轮纹病

是由真菌中的半知菌类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叶部,6月开始发病,7~8月发病严重,和密度大、高温多湿有关。

症状:受害叶片病斑近圆形,直径5~10mm,褐色,具同心轮纹,上生小黑点,严重时不断扩大成片,使叶片由下而上枯萎。

防治方法:①冬季清园,将田间枯枝、病叶及杂草集中烧毁;②夏季高温发病季节,加强田间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以减轻发病;③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退菌特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的1000倍液喷洒。

(3)斑枯病

是由真菌中半知菌类壳针孢属菌引起的一种叶部病害。

症状:受害病叶两面有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5mm,白色,常被叶脉限制,上生小黑点。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同轮纹病。

(4)紫纹羽病

是由真菌中的一种担子菌引起的病害。

症状:危害根部,先由须根开始发病,再延至主根。病部初呈黄白色,可看到白色菌索,后变为紫褐色,病根由外向内腐烂,外表菌索交织成菌丝膜,破裂时流出糜渣。地上病株自下而上逐渐发黄枯萎,最后死亡。

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及时拔除病株烧毁。病区用10%石灰水消毒,控制蔓延;②多施基肥,改良土壤,增强植株抗病力,山地每亩施石灰粉50~100kg,可减轻危害。

(5)立枯病

是由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引起的苗期病害。

症状:主要发生在出苗展叶期,幼苗受害后,病苗基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条斑,随着病情发展变成暗褐色,最后病部缢缩,幼苗折倒死亡。

防治方法:①播种前每亩用75%五氯硝基苯1kg进行土壤消毒;②发病初期用75%五氯硝基苯200倍稀释液灌浇病区,深度约5cm。

(6)炭疽病

症状:主要危害茎秆基部。此病发生后,蔓延迅速,常成片倒伏、死亡。

防治方法:①出苗前,喷洒70%退菌特500倍液;②发病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10~15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7)疫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根部亦可受害。

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雨季及时排水;②发病初起喷1∶1∶120波尔多液或敌克松500倍液,7~10天1次,连续2~3次。

2、虫害

(1)蚜虫

形态特征:无翅胎生蚜体褐色至黑色,复眼浓褐色,触角比体长,第3节有60~70个感觉圈,第6节的鞭部比基部长6倍。有翅胎生蚜体褐色至黑色,头幅比头长,额瘤显著外倾;触角比体长,第3节有突出的90个以上的感觉圈,第4节比第5节长,第6节鞭节比基部约长5倍;尾片有7对毛。

危害症状:蚜虫等在桔梗嫩叶、新梢上吸取汁液,致使桔梗叶片发黄,植株萎缩,生长不良。

生活习性:4~6月为害最烈,6月以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蚜虫量减少,至8月虫口增加,随后因气候条件不适,产生有翅胎生蚜,迁飞到其他植物寄主上越冬。

防治方法:①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越冬虫口密度;②喷洒50%敌敌畏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1500~2000倍液。

(2)小地老虎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6~25mm,褐色。翅上有3条不明显的曲折横纹,把翅分成3段,中段有肾状纹、环状纹和短棒状纹。卵馒头形,表面有纵横隆纹。老熟幼虫体长37~47mm,色暗,背线明显。蛹长18~24mm,赤褐色,有光泽,上有粗大刻点。

危害症状:常从地面咬断幼苗并拖入洞内继续咬食,或咬食未出土的幼芽,造成断苗缺株。当桔梗植株基部硬化或天气潮湿时也能咬食分枝的幼嫩枝叶。

生活习性:1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和蛹在土内越冬。成虫白天潜伏在土缝、枯叶下、杂草里,晚上外出活动,有强烈趋光性。卵散产于土缝、落叶、杂草等处。幼虫共6龄,少数有7~8龄,有假死性,在食料不足时能迁移,幼虫3龄后白天潜伏在表土下,夜间活动为害。第1代幼虫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生,苗期桔梗受害较重。

防治方法:①3~4月间清除田间周围杂草和枯枝落叶,消灭越冬幼虫和蛹;②清晨日出之前,检查田间,发现新被害苗附近土面有小孔,立即挖土捕杀幼虫;③4~5月,小地老虎开始为害时,用50%甲胺磷乳剂1000倍液拌成毒土或毒沙撒施300~375kg/km2,防治效果较好。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浇穴。

(3)红蜘蛛

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叶背吸食汁液,并拉丝结网,危害叶片和嫩梢,使叶片变黄,最后脱落;花果受害后造成萎缩、干瘪,蔓延迅速,危害严重,以秋季天旱时为甚。

防治方法:①冬季清园,拾净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清园后喷波美1~2度石硫合剂。②4月开始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50%杀螟松1000~2000倍液。每周1次,连续数次。

(4)大青叶蝉

又名大青叶跳蝉。分布很广,国内各省(区)皆有分布,成虫、若虫主要危害叶片。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7.2~10.1mm,青绿色,其中头冠、前胸背板与小盾片淡黄绿色。头冠中域有1对不规则黑斑,颜面侧区亦具黑色的斑纹。前翅绿色,雌虫绿中带蓝,颜色较雄虫深,前缘淡白,端部透明。卵白色微黄,香蕉形,长1.6mm,宽0.4mm,中部稍弯曲,表面光滑。若虫1、2龄体色灰白而微带黄绿色,头冠部皆有黑色斑点,3龄若虫胸腹部背面出现4条暗褐色纵纹,并出现翅芽,4、5龄若虫翅芽较长,并出现生殖节片。

生活习性:在长江流域每年可发生3~5代。以卵在其寄主枝条或杂草茎秆组织中越冬。第2年4月中旬至5月初,越冬卵孵化为若虫,并取食为害,但一般数量较少,危害较轻。6月上中旬以后数量增殖较快,此阶段,江南桔梗产区开始受害。接着7月、8月、9月3个月为严重为害期,10月份以后产卵越冬。

大青叶蝉成虫趋光性强,善跳跃,成虫羽化后经20天开始产卵,卵产于叶背主脉及茎秆组织中,卵痕半月形,卵块状,每块卵约7~8粒,每只雌虫可产卵6~8块。若虫性喜群集,常栖息、活动于叶背和嫩茎上。

防治方法:①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②清除药材园内及周围杂草,减少越冬虫源基数;③可用20%杀灭菊酯3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1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5)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主要危害根部,以侧根和须根受害较重。在侧根和须根上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瘤状物,即虫瘿。剖开虫瘿,可以看到无色透明的小粒——雌线虫。由于根部受害,影响吸收机能,地上部生长发育遭受阻碍,表现为生长衰弱或黄化,引起早衰,遇干旱易死亡。枯梗受根结线虫危害之后,往往又引起根腐生菌的侵染,使根瘤部位出现腐烂。严重时可以发展成整个根系腐烂,造成病株死亡。

形态特征:雌雄异型。雌成虫头尖腹圆,呈鸭梨形,内藏大量虫卵或幼虫,不形成坚硬胞囊。生殖孔位于虫体末端,每个雌虫可以产卵300~600粒。雄成虫细长呈蠕虫状,尾稍圆,无色透明。卵长椭圆形,少数为肾脏形。幼虫无色透明,形如雄虫,但比雄虫体形要小得多。

生活习性:根结线虫以病根或卵囊团留存于土壤中越冬,病土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来源。春季破卵而出的2龄幼虫侵入幼根,固定内寄生,刺激寄主细胞过度分裂形成瘤肿。幼虫经过第4次蜕皮发育成形态各异的成虫。雌虫交配或不经交配产卵,卵可以直接孵化或越冬后春天孵化,孵化出的幼虫,迁移到邻近的根上,又引起新的侵染。在适宜的温度(27℃~30℃)下,完成1代只要17天左右,1年可发生好几代。病土的转运,包括雨水、灌溉水、农具和人畜等的携带以及病苗的移栽是线虫传播的主要途径。

根结线虫为好气性动物。根结线虫的虫瘿大多分布在土壤的表层,尤以表层3~10cm处最多,凡地势高,干燥,结构疏松,含盐量低,呈中性反应的砂质土壤,适合其幼虫活动,因而发病重。连作有利于根结线虫危害,年限愈长,发病愈重。肥料不足,长势差,遇干旱地上部病状表现加快。

防治方法:①与水稻或其他水生作物轮作,或土地冬灌;②移栽无病种苗;病地栽苗时施5%克线磷颗粒剂60~75kg/km2。也可在栽种前1个月用D-D混剂(450~600kg/km2),80%棉隆可湿性粉剂(22.5kg/km2)或80%二溴氯丙烷乳油(15~22.5kg/km2)等药剂处理土壤。③培育抗病品种。

八、采收与加工

桔梗采收因地区、播期及用途不同,收获年限也不同。一般当年或第2年采收。用于食品加工生长1~2年采收,3年以上的粗纤维含量增加,口感变差。如为药用,则可生长3年以上,采收期可在秋季9月底到10月中旬或次年春桔梗萌芽前进行。以秋季采者体重质实,质量较好。

桔梗养殖技术_桔梗的养殖_桔梗养植

桔梗养殖技术_桔梗的养殖_桔梗养植

一般在地上茎叶枯萎时采挖,过早采挖根部尚未充实,折干率低,影响产量;收获过迟则不易去皮。起挖时,用刨钗逐行采挖,以防止挖断主根。挖出后割去茎叶、芦头,送加工厂加工;如药用,则将根部泥土洗净后,浸在水中,趁鲜用竹片或玻璃片刮去表面粗皮,或用去皮机去皮后洗净,晒干或用无烟煤火炕干即可出售。若桔梗收回太多一时加工不完,可用湿沙来防止外皮干燥收缩,这样容易去皮。

桔梗养植_桔梗的养殖_桔梗养殖技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