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昭君 本报记者 陈典宏 特约记者 罗文义

被誉为“世界瑶都”的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多年来,该县人武部官兵情系瑶胞,留下的一个个故事,就像圣堂山上的杜鹃花一样美丽动人。

文化周末传播新风尚

2010年,该县人武部和双合村开展对口扶贫活动。人武部政委肖海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到双合村调研时的一幕:村民覃建华到林子里采野香菇时着凉患了重感冒,家人认为是冲撞了山神,于是请来巫医做了两天法事,结果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恶化,最后还是肖海带来的几粒“白加黑”感冒药帮覃建华治好了病。

“扶贫就从移风易俗开始!”考虑到双合村村民大部分是文盲的实际,人武部决定先利用周末开展文化活动,从开办文化辅导班到举办农技知识讲座,他们坚持组织文化周末活动,帮助村民树立健康生活观念,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科学思想。

今年,县人武部又筹资设立了“春蕾助学基金”,资助双合村12名瑶族贫困学生到县城学习。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的瑶族青年,成为大瑶山的新希望。

护林队传递正能量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率高达83.6%,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金秀瑶族自治县开展保护候鸟专项行动,已收缴鸟网千余张,解救大量被困候鸟,确保了候鸟的迁徙安全。”2012年11月,《广西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了该县的护鸟行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场护鸟行动中,双合村青年民兵自发组织的护林队功不可没。

说到护林队队长韦红义,县人武部部长刘永红说:“大瑶山的一草一木都装在他的脑海里。”

在双合村,村民们有打猎的传统,随着“农家乐”生意的兴起,一些村民加入了猎捕的行列,当初,带头的就是韦红义。刘永红发现问题后,就带人挨家挨户进行生态保护宣传,可韦红义任凭工作组怎么劝也不肯听。

“不打猎我们一家吃啥用啥?”一句话让工作组犯起了愁。为让韦红义能够转变观念,肖海多次上门做工作,同时个人出资2万元帮助韦红义办起竹鼠养殖场,当年就收回了成本。从“捕”到“养”,韦红义的转型经历,为村里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全村形成了浓厚的生态保护意识。

如今,在县人武部的带动下,村里的青年民兵成立了护林队,定期巡山,成功打击了多起偷盗珍稀树木不法行为,从偷猎分子手中解救了大量候鸟。

致富经引领新生活

“有了人武部送来的致富经,我们家真是跑步奔小康了。”说起自家生活的新变化,双合村村民盘永中一脸兴奋。

2008年,盘永中与妻子到深山采摘灵芝,意外跌伤了脚,落下了毛病。2012年初,刘永红了解情况后,主动要求与他家结成帮扶对子。

一天,正在家中收看中央电视台《生财有道》栏目的刘永红突发灵感:组织村民开展特色种植。整整一个月,他上网收集了大量香菇种植资料。在他的鼓励下,盘永中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完全模拟野生香菇生长环境办起了香菇种植园,香菇收获后很快销售一空。一年后,盘永中不仅实现了脱贫,还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不久前,在规划新年度扶贫工作会议上,县人武部官兵与双合村干部齐聚一堂,为全村发展勾画了蓝图:打造集特色文化、生态景观、度假设施于一体的新农村,让乡亲们过上更幸福的日子。

多昭君 本报记者 陈典宏 特约记者 罗文义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