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参跟生晒参区别在哪?
功效上,红参温性较大。一般气虚偏寒性体质的人用红参更好。而生晒参性味相对平和,易上火的人用生晒参效果更理想。
第三类:白糖参。白糖参简称糖参,以浆气不足、体形欠佳、不适于加工红参的鲜人参经水烫、糖浸后再干燥。一般来讲白糖参的等级不会太高。白糖参温性不明显,比较平和,用法跟生晒参比较接近。
现在市场上多见的是生晒参跟红参,尤其是红参。红参多半为人工种植,原材料是园参。那是否意味着功效很弱?不一定。就红参而言,本身也分等级,现在到药店买红参,便宜的可能两三块钱一克,也有质靓价高的,之前讲的高丽参,就属于红参。
4、根据入药部位分类
一类是全须参,就是人参根须全部入药。与其他的单独药用部位比较,功效较强。
第二类是弯须参,只用须根。补气作用较弱,但生津作用较好。
第三类叫支参,只用支根。只用支根,功效当然比全须参要弱。
人参有什么功效?
下来我们具体说说人参的性味与功效。
首先,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
1、大补元气
所谓元气,就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教材一般这样描述,说人参可治疗体虚欲脱,脉虚欲绝。也就是说气虚得很严重,接近气脱,通俗讲,就是人虚脱的那种。这种情况可以用人参。注意了,显然,这里最好是用野山参。假如没有野山参,就用林下参。如果林下参也没有,就用生晒参或者红参,但要用品质较高的那种。
另外,是不是一定要到虚脱程度才用?不一定。
我们把元气的概念外展一下。元气虚,除了气脱或者气欲脱,这种状态下,一般肾气也虚,我们可以将肾气虚作为大致接近元气虚看。
另外,元气是通过三焦,敷布全身,是各个脏腑之气的后援。那么,当脾气虚、心气虚、肺气虚时,倘若不严重,通常会选用补相应脏腑之气的药,比如脾气虚、肺气虚,可以用黄芪、党参来补脾肺之气。
假如某个脏腑气虚得很严重。例如,正常人气足时,类似100分,那某个脏腑之气亏虚严重,比如到了50分以下,即便诊断还叫脾气虚、肺气虚,其实,已经伤了元气。所以,当脏腑气虚很严重,我们往往习惯用人参来大补元气。
再强调一下概念,元气通过三焦敷布全身,元气是脏腑之气的后援。
大补元气的方剂中,出名的有独参汤。独参汤最好用野山参。还有参附汤,人参加附子,不单大补元气,还大补元阳。另外,生脉饮,三味药,人参、麦冬、五味子,用在气阴两虚的情况下。当然,生脉饮中,参也分档次,中成药中假如配伍的是党参,功效相对弱一点,配伍一般人参,功效就强一点。假如开成汤剂,而非中成药,如果用野山参或林下参来配麦冬、五味子,这个生脉饮的功效就非常强了。
2、补五脏六腑之气
我不太喜欢教材补脾气,补肺气的功效表达。
说补脾气,补肺气,那心气能不能补?胆气补不补?胃气补不补?其实人参它都补。所以,我会表达为人参补五脏六腑之气。也就是说,不管哪个脏腑气虚,都可以用人参。假如一个人气虚,你没把握定位精准,那你就用人参,因为五脏六腑的气它都能补。诚如《本草新编》所言“人参,乃补气之圣药,活人之灵苗也。能入五脏六腑,无经不到,非仅入脾、肺、心而不入肝、肾也。“
3、生津止渴
这个功效用在气津两伤状态。
《伤寒论》里有一个方叫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人参汤主治高热。大热、大汗、大渴,同时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就是热伤了气,伤了津。用白虎汤来清热,用人参既补气也生津。
同样是《伤寒论》中治疗热病后期,气津两伤的竹叶石膏汤,里面也用了人参,主要也是补气津。这种气虚不甚的情况下,我会选人参须。补气作用是人参须不如人参主干,但人参须的生津作用比人参主干要好。
所以,选部位要看是补气为主,还是生津为主。
另外,现在市场上见到有很便宜的,长得很粗壮的鲜人参,广东人经常拿来煲汤,作用也是补气生津,但功效比较弱。
需要用到人参生津作用的还有糖尿病。糖尿病在中医一般归为消渴病,经常会有气虚、口渴的感觉,所以人参也常用于消渴病。
4、安神益智
我不太满意教材用的“安神“两个字。
我们知道,人参有提神作用。也就是说,当精神萎靡,神疲时候吃人参会提神。但假如一个人很疲惫,越疲惫越睡不着的时候,这时吃人参能睡了,这才是安神。
所以,人参对于神的作用,应该是双向的。神气不足时,人参提神;当气虚气上浮,神不安或睡不着时,人参可以安神,所以我更愿意把人参的作用表达为:调神。
关于人参调神的作用,《神农本草经》有上面这么一段描述:“主补五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5、益气壮阳
一说到壮阳,很多人会想到性功能。人参有没有提升性功能的作用?有。但单用人参来提升性功能,其实作用不算很强。一般需要配上鹿茸,鹿茸能大补元阳,人参大补元气,这两味药配合,能治疗男性肾虚阳痿,女性性欲淡漠。在香港,你经常看见中药店,不叫中药店,叫参茸店,参茸就是人参鹿茸。用参茸命名,也可能寓意这个店卖的都是质量好,或者是贵重的中药。
6、扶正驱邪
这是教材的表达,让我来讲的话,我会谨慎点,把驱邪两字去掉。人参其实是通过扶正来帮助驱邪,而并非直接有驱邪作用。
比方说,一个人外感,或用辛温解表药,或是辛凉解表药来发汗。
大多数中医粉,大概会有感觉,气虚之人特别容易外感。这时候,外感药通常可以配上适量人参,用来补气。
为什么用人参?因为人参补气,不容易留邪。
对比另外一个药~黄芪,黄芪补气,还能固表,一般用在平时容易感冒之人补卫气。但在感冒当下,用黄芪就不理想了,因为它固表,所以就不容易发汗。感冒当下,气虚底子用黄芪不理想,但用人参就没问题。中医里有些代表方,人参败毒散、参苏饮,都是这个意思,用人参对付本来气虚的部分,用其它解表药来解当下的表证。■
【来源:中医老师潘毅,作者:潘毅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