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羊养殖技术简介_湖羊养殖方案_湖羊生态养殖模式

甘肃庆阳市环县培育良种基因建肉羊种业“芯片”。图为当地通过三级二元杂交后的羔羊。(资料图) 李文 摄

甘肃庆阳市环县培育良种基因建肉羊种业“芯片”。图为当地通过三级二元杂交后的羔羊。(资料图) 李文 摄

中新网兰州5月27日电 (杨蕊 乔洁)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甜水镇张铁村村民张清北连日来精心照顾饲养的羊羔,通过专业培训,他熟练处理了羊羔的疫病问题。在30年前,遇到羊羔生病、产子等问题,张清北一家人要提心吊胆好多天。

“以前羊羔生病,只能一个一个去试药,用‘土方子’治疗。”张清北说,“土方子”走向“科技养”,当了30余年羊倌的他学会使用“全日粮”满足羊只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需求,羊羔的品种也不再是单一的湖羊。他还听说,县城有培育新品种的制种公司。

张清北所在的环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当地农民一直有养羊传统。多年来,环县官方借助自身独特的自然隔离区、天然草场以及牧草种植等优势,发展羊产业,农户家家在养羊。

湖羊养殖方案_湖羊养殖技术简介_湖羊生态养殖模式

图为大学生羊倌和他们的“羊宝宝”。(资料图) 李文 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黑山羊、滩羊是环县人放牧式养羊的主要品种,但因为产羔率低,效益也仅能维持家庭生计。后来随着天然草场退化严重,草场压力过大,加之遇上的干旱天气,环县羊产业面临诸多困难。

2003年开始,环县当地统筹发展羊产业,养羊被环县各个乡镇的村民当作一项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从最初的“满山遍野放牧,家家户户养羊”到“满山遍野种草,家家户户养羊”,再到“全设施养羊新品种引进”,现今实现了“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

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环县通过“科技制种、基因育种”高新技术推广和良种基因培育,成为中国肉羊种业“芯片”的生产基地“羊业硅谷”,这也为国内养羊业提供了“环县方案”。

随着科技含量进一步丰富,环县肉羊产业将迈入“基因”时代。2018年,环县引进了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羊科学试验。

通过紧盯国际、国内先进制种和养殖技术,环县全力打造“国际队、国家队、地方队”专家团队。聘请澳大利亚胚胎移植协会主席戴维德·奥斯本博士为技术总监,负责国际先进技术引进;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实施“肉羊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推行科研成果转化;由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环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技术骨干作为高新技术推广和良种基因培育的基层执行力量,负责各项科技创新措施落实。

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智说:“我们从2018年就着手开始二元杂交,引进了南丘羊、无角陶赛特羊、白萨福克杜波羊等肉羊良种,与环县的湖羊实施杂交试验,为环县羊产业筛选杂交父本。”

湖羊养殖技术简介_湖羊养殖方案_湖羊生态养殖模式

图为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的分栏羊舍。(资料图) 李文 摄

2021年,该公司在环县20个乡镇开展“三级二元”模式推广,向环县羊产业输出产肉基因,完成2万余只母羊的人工授精,产出杂交羔羊4万余只,在曲子镇西沟村、木钵镇等乡镇养殖户中产生了巨大反响,让养羊户的湖羊后代产肉能力提升20%以上,极大提升了养殖效益。

“种养加销”的一条龙全产业链让环县在2019年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推动羊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循环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合作社的枢纽作用至关重要。环县研究出台了《环县扶持多元经营主体创办肉羊合作社的意见》,扶持在职干部和畜牧技术人员、未就业农牧专业大学生、企业职工以及村干部、在乡能人“五类人员”创办带贫养殖合作社368个,为整条产业链的良好运行搞联合、扩规模。

环县曲子镇唐掌湖羊标准化养殖示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颜永锋介绍说,合作社在产业链上的作用就是上联龙头企业保销售,下联农户搞服务,向企业提供销售育成羊,为社员提供养殖技术指导,提供基础母羊和种公羊,同时解决就近种草农户商品草销售问题。

为更好拓宽销售渠道,环县中盛羊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延锋表示,随着市场拓展,客户、消费者对产品要求增加,要把当地育成的好羊经过精深加工变成好肉,送到消费者手里。

目前,环县养羊农户超过4.8万户,羊只饲养量超过300万只。至2021年底,该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38元,其中来自羊产业的收入超过6000元。羊业产值突破了50亿元,环县正在全力打造百亿级肉羊产业大县。(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