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范文_村庄规划经验做法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规划经验做法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范文

文章|三炮叁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规划经验做法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范文

文章思维框架

本月(2020年12月)15号提交完了数据库,宣告这一轮的试点村庄规划已经结束,这也是今年我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从头到尾亲身经历的项目之一。

庆幸的是,在同事的支持帮助和自己的坚持下得以完成任务,尽管不那么完美,但通过这次实践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边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分享个人的经验感受,一边和全国各地的同行们通过网络一起交流学习,一路走来发现了很多共性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以后进行下一批次村规编制工作中再次面对的。

虽然这一轮的任务虽然完成了,但是我的这个【规划日志】专栏写作任务还得继续下去。一方面及时总结问题以作警醒,另一方面分享出来供同行借鉴参考学习之用。

距离过年还有1个半月不到的时间,原定计划是在过年和下一批次村规任务启动之前完成计划列表中的写作任务,但是从目前的进度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后面需要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这个专栏的创作上面,时不待我啊!

对我个人而言,在项目进度方面可能会滞后于其他人,但是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在做完某件事情后需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总结。

01

这一篇写下乡调研的三种调查方式,分别是问卷调查、田野调查、访谈调查。

在正式进入写作之前,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调研?或者说调研的目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们在项目的启动阶段为什么非得拿出一定的时间精力放在这个上面呢?

只有想清楚了这些问题,我们的工作才会获得前进的动力。

在《【规划日志04】试点型村庄规划||下乡调研进行现场踏勘如何准备?》这篇文章中我用一句话这样概括——只有通过充分的调研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其实在90年前就有一个人早已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这个人便是毛泽东。在1930年5月发表的《反对本本主义》中有一句话,想必大家耳熟能详,那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当时毛主席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思考,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环境大背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革命斗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认识论的角度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所以要作调查,其目的是尽可能获取全面客观的信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所以我们在做实际项目的时候,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注:此段部分观点参考公众号【八角楼上】文章《读:学会用联系和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从获取的这些信息中做一个理性筛选,发现问题,最后在编制的过程中再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某村庄的产业现状、道路修建情况如何、公共服务设施是否配套齐全、村民住房分户的需求、历史文物如何保护、特色风貌该如何发掘等等。

和室友峰交流经验,他说他们公司在召开例会的时候,领导就明确提出在看现场的时候,应该警惕走马观花式的调研,需要带着问题去看去思考。

这个建议看似合理,我们也认同,但还是得辨证的看。

毕竟领导还是领导,这种大实话谁不会说?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他们的一贯作风就是喜欢画大饼,给你开空头支票,开完之后呢?就没然后了!

因为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有时候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人手不够、时间不充足、出差补贴费用不到位等情况时有发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们设计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如此种种,便引出了本次村庄规划中面临的众多问题中的其中一个。

去看那些优秀的案例,前期的调研都做得比较充足。

有一次出去交流学习的时候,观看了同行前辈做的一场关于乡村概念性规划的汇报,看完后敬佩感油然而生,不禁感慨以前只能在推文中看到的那种案例居然被我亲眼目睹,从前期调研再到后期概念的构建都是那么的无懈可击。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规划经验做法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范文

有一点最值得警惕,那就是披着群众外衣却以一副精英者的面孔去搞形式主义。有些时候我们怕麻烦就自作主张搞做起了大包干,为了配合上面的相关文件精神,勉强去群众那里搞调查。在前面写过的文章中,“去精英化、去专业化”这个观点被我多次提及,其目的只有一个——实事求是。

用教员的话来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本次村庄规划的相关政策解读来看,强调的是“实用性”,做到“实用、好用、管用”,既然要求实用,那就得实事求是。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知道调研充分的重要性,但受制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使主观信念发生了动摇,最后选择了妥协或采取折中的方式疲于应付,所以才有了造假的情况发生。

这是一个同性问题,具体如何解决,笔者认知有限,暂时给出不了具体应对措施,希望有能人可以解答一二。

02

第一种,表格调查

在前面写的《【规划日志03】试点型村庄规划||下乡调研的调查问卷如何制作?》中提到了调查问卷,它属于表格调查中的一部分,这里不再展开书写。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份基础资料调查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基础资料】即可获得模板)。

总体来说这套基础资料的顶层设计没有太大问题,涵盖了人口、经济、自然风貌、历史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内的众多方面。但从具体情况看,需要统计填写内容比较多,足足有20页。在进行项目对接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把这项任务委托给村支两委,由他们牵头组织村委班子、村民、企业代表和乡贤等填写完成。

比如第一页的村庄历年基本情况,包括人均纯收入、总户数、总户籍人数、劳动力人数和外出务工人数以及总常住人口数。再到人口结构、性别结构、各小组人数统计情况等。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规划经验做法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范文

再比如社会经济调查、自然要素调查、村域现状历史要素调查、公共服务设施现状要素调查、道路交通设施调查、村域现状基础设施调查、村域现状入户调查、近期建设项目意向调查表等。

先说优点,可对村庄的整体情况做一个总体的把握,给我们的编制任务提供可行性参考, 尤其是产业、交通和住房分户需求这块。

再说缺点,资料回收后需要做一个初步的筛选和判断,千万不能当作金科玉律,因为有些数据年代久远,加上村委选举换届带来的权利交接,可能存在部分资料的丢失或统计不全。还有每个人总是有惰性的,基层工作者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有时也会偷懒参杂一定水分。

那么表格调查的难点又在哪里呢?

难就难在填写的繁杂,如果换作是我去填写这份资料,也会倍感吃力。

除此之外还考虑到不同地区基层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水平的高低,填写情况的各不一样,所以需要我们设计人员在进行项目对接的时候作专业的解答,或者由政府出面组织相关干部进行培训指导。

关键是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如果真心想为村庄未来规划建设着想,把每一项数据都填写详实的话,确实需要花费些许时间精力。如果仅是完成这项交待的任务,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做模糊化处理也可完事。

同时还得思考一个问题,我在【设计别话】专栏《设计别话(五十):【学术讲座】清华美院柳冠中教授||岳阳—长沙—湘潭之行》中曾写过一个观点:就设计而言,很多隐性的东西不是靠显性的问题能问出来的。

怎么理解这句话?

大多是时候我们动不动就搞个什么调查问卷,问卷一回收就统计各种数据,然后进行分析。问卷调查法并不是适合所有的领域,有些学科领域仅通过问卷是不足以有说服力的,它不是通过定量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的,而是定性分析。

隐性中蕴含着巨大而不易被发现和不确定性的因素,显性相对好把握,而隐性的东西才是设计方法论的核心难点,因为它涉及到很多学科,比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

比如像苹果、微软、飞利浦这种大公司都有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的参与,旨在研究出更具人性化的设计产品。

以上均是我基于现实情况一种合理化的表达,这套模板和最后回收上来的资料没有严格的标准要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03

第二种,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可以粗略理解为我们的现场实地踏勘,属于所见即所得的范畴,但不够准确。

个人认为此类调查方式最为重要,如果按照专业的划分,单这一项就可以直接拎出来做一个细分领域来研究。正如前文提到的“很多隐性的东西不是靠显性的问题能问出来的”那样,单凭调查问卷提供的样本容量数据分析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为什么这样说?

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博士毕业的周雪光教授在其著作《中国国家治理得制度逻辑之一个组织学研究》这本书的自序中写道,他在2004年夏天开始的后面十年中,每年数次来到北方某个乡镇做田野调查,有时候一住就是好几个月。

周教授和村内的基层干部还有村民朝夕相处,在持续的交往中,他跟随基层干部的日常活动来观察了解他们的工作过程和环境:落实政策、布置任务、检查工作、组织村庄选举、接待上级检查等。同时他也经常到乡野田间地头,与村干部、村民接触、聊天拉家常。

通过这种方式广泛地积累经验素材,所以才有了后面这本煌煌巨著。

田野调查得范围和领域相当广泛,涵盖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语言学等等多个学科。其本质就是“从群众来,到群众去。”,通过和当地人一起生活接触,了解并记录他们的生活日常习惯,进行实地踏勘,深入发掘村庄存在的隐性问题,进而为解决问题寻找突破口。

为什么要搞驻村调查,其原因莫过于此。但是我们现在的设计单位中又有多少做到了这点呢?答案不言而喻!

那么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又是如何呢?

优点是收获一般会很丰富,提供了可靠的素材,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参考方向。

缺点也很明显,费时又费力,回报周期长。当然我们做村庄规划不要求做到社会学家那样详实,但可以进行优化处理。比如缩短调查的期限,调整人员得配置等。

1917年的那个夏天,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的两个年轻人利用暑假开始了一场穷游。从7月中旬到8月16日,两人途径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城,历时一个多月,行程约900多里。

其中一个叫毛泽东,另一个则是好友萧子升。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范文_村庄规划经验做法

在这次游历中,他们身无分文,但通过写对联等方法自行解决了食宿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游学,他们接触到了城乡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包括地主老财、船工、县长、老翰林等,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

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范文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规划经验做法

可能是基于这次亲身实践的调查,才有了那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后面毛泽东几乎一有机会就会亲自搞调查,因为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研究并利用规律。(注:以上部分观点参考公众号【栩先生】推文《24岁毛泽东:我放长假,主要干这三件事》)

很早之前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是试点型村庄规划,就有试错的机会。在众多村庄在做同步推进的时候,可以尝试挑选出若干人选作排头兵,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保障和充裕的时间,沿此路线深入下去进行精准化“打击”。

最后的效果如何不好说,但至少可以减少同质化的情况发生,“千村一面”的局面才会有所缓解,特色化的规划案例才会脱颖而出。

不过这也是我的一种理想化的表达,毕竟屁股决定脑袋。

04

第三种,访谈调查

最后一种访谈调查也是调查中的最要组成部分,可惜的是在这次试点村中我没有用到,相关文件呼吁设计人员作驻场调研,和其它同行交流的情况来看,这个环节基本上直接被我们造假省掉了。

只能拿以前的经验来说事,本科期间参加了全国大学生乡村规划竞赛,当时虽然时间也有限,但是访谈调查这一步没有遗漏。这种调查方式其实属于田野调查的范畴,这里只是抽离出来进行表达。

当时我们小组成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进入项目基地的村民家中做面对面的交谈,其中就问出了一些隐喻性的问题,这一点一直存在我脑海中,时至今日才得以表达。

村庄规划经验做法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范文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

比如有一户人家的主人说,村干部在没有征求他们意见的情况下,强行推行某项政策,具体内容忘记了,总的来说牵涉到了农户的个人利益,而政府层面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所以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范文_村庄规划经验做法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

在那个地基调研的一天多的时间内,我们走访了多家户主,一边分发问卷指导他们填写,一边面对面地交谈。后面我总结的时候,发现其实大多数村民对于村庄的建设是持支持态度的,他们希望未来的村子和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

这次和同事下乡对接的时候,当时政府人员还没上班,我们在旁边的一家商店暂做停留。老板看我们来者不善,没有主动和我们搭话。于是我买了一包烟,给老板递了一根烟过去后才慢慢打开话匣子。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范文_村庄规划经验做法

我问他对于村庄规划建设相关政策是否有所了解,老板回答说基本上没有听到什么这方面的消息,他们也不太懂,只能让干部们去搞。

还记得前年(2018年)在结束竞赛调研回来后,进行【设计别话】系列创作,写了三篇文章,分别是《设计别话(九)【学术讲座】华科李晓峰教授——聚落认知和乡建误区》、《设计别话(十):【学术讲座】同济张尚武教授——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理念与城规教育》、《设计别话(十一):【学术讲座】湖大柳肃教授——关于乡村规划的几个问题》。

后面把这三篇文章分享给了一位北方同专业的同志,恰好他当时也在搞实习调研,给我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说问村民问题是一方面,记录和观察每一次村子的变化以及村民的生活状态则是另一方面。

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他问了一个问题:从家里到地里的距离是多少。从谈话中他读出了这位村民的无奈,虽然现在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但是总觉得心里落空空的,没有了以前自发形成的聚落时的那种感觉。

以前自家门前有鸡窝、鸭窝,还养着一大一小的狗和两只猫,虽然取水比较麻烦,但是他明显能够感觉到对方有一丝失落。因为搬进新房后,原来该有的东西突然之间就在眼前消失了,就像大厦在顷刻间崩塌一样,遍地狼藉却无可奈何。

村庄规划经验做法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范文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

以上种种只是我个人经历中部分片段,但通过这些事例应该有所思考,在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进农村建设的时候,是否适当停下脚步用心去聆听一下人民的声音呢?毕竟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访谈调查缺点也是比较繁琐,工作量较大,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却可以了解群众最真实的想法,这一点难能可贵。

2020年12月30日 子时 收笔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