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小阳春的暖阳慵懒地洒在金沙县安洛乡木杉戛村。在村里的佳柱家庭农场里,游客或拿着篮子在菜地里采摘新鲜蔬菜,或坐在鱼塘边,忙着上饵、抛杆、起鱼,欢笑声不绝于耳。农家乐厨房里,热气腾腾的铁锅“突突突”地冒着热气,四溢开来的鸡汤香味让人垂涎。

种植致富经_致富种植视频全集_70后种植致富

宋华国在厨房里忙碌

“今天用的鸡肉、鱼肉、猪肉和蔬菜全是我们自己种养的,现摘现宰,保证新鲜。”不一会儿,农场主宋华国将一盘盘香气扑鼻的农家菜端上桌。

今年47岁的宋华国是木杉戛村村民,身形健硕、双目有神的他曾是一名军人,身上自带着军人的拼劲和干劲,说话和做事雷厉风行。在退役后,宋华国回到家乡,创办了集养殖、种植、垂钓、农家乐、旅馆于一体的金沙县佳柱家庭农场,并于2020获得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心系故乡

退伍军人回乡建农场

喂鱼、喂猪、摘菜……一大早,宋华国就忙个不停,敏捷麻利的动作还能看出军旅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

1995年12月,怀着对军人的敬仰,宋华国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战士,去到西藏墨脱县当兵。在部队服役期间,他刻苦努力,先后在全军大比武、98抗洪抢险等工作中多次荣立三等功,被所在部队授予“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11年12月,服役16年后,宋华国从部队退役,当时的他跟大部分退役军人一样,对未来面临着是转业安置、干着稳定的工作,还是去大城市闯荡的选择?正当家人们在期待着他做出人生中重要选择的时候,宋华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老家创办农场。

70后种植致富_种植致富经_致富种植视频全集

然而,对此选择,宋华国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却表示不能理解,都在为他惋惜,“在部队我已经是四级士官,组织可以为我在户籍地安排工作,但我还是选择放弃工作,回到家乡创业。”

宋华国回乡创业的念头并不是偶然迸发的,在他看来,自己家乡的资源非常好,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乡亲,还有着各种特色的美食。一次回乡探亲时,宋华国发现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家乡很多土地闲置,有创业的潜力,村里也需要像他一样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年轻人去带动。

“我是一个农村里长大的孩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所以我始终相信农村是有发展前途的,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家乡的发展尽一点力。”围绕农业农村寻找机会,是可以开拓出自己事业的,坚定这一信念,回村后的宋华国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成为一名走在前列的创业青年,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作贡献。

在部队时,宋华国曾学习过养殖和大棚种植技术,回到家的他,经过在全县考察后发现当时县里搞综合种养殖的相对较少,即使有也不成规模,于是他决定安下心来,结合村里的实际,流转了70亩的荒地种植桃树、李树等经果林,还养殖了近百头猪,形成了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并取名为金沙县佳柱家庭农场。

不断摸索

种养循环开启绿色农业

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功,他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有一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的心。宋华国就有这样的一颗坚定不服输的心。

从创业开始,宋华国就开始面临不断的挑战。由于技术不到位和管理不善,山上种的果树只长枝,不挂果,还干枯了30亩。山下养的猪则是连续两年感染传染病,接连病死180余头。

“由于没有太多的实践操作经验,学的技术拿到家乡来也不适应,所以才会出现那种情况,当时心里难过死了。”16年的军旅生涯锤炼了宋华国不服输、敢于挑战的品格,虽然经历失败,但他依然没有放弃。

后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宋华国有机会去到了省农科院和毕节市农科院培训,系统地学习了种植蔬菜及养猪、养鸡的技术。学成归来后,宋华国重新补种上死掉的果树,并且完善基础设施。经过数年时间,原本稀疏的树苗长成一片绿林,荒山也逐渐披上“绿装”,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品尝劳作的果实。

致富种植视频全集_种植致富经_70后种植致富

宋华国常说,年轻人不能走以前老路,回来了就要创新,努力改变现状!

为了让农场的路越走越宽,宋华国又增加了垂钓鱼塘、林下养鸡、农家乐、乡村旅馆等业态,让农场形成了一个集种养循环农业、休闲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家庭农场,构建一个可以环环相扣的生态农业模式,让“小农业”拥有“大市场”。

“农场实现了牲畜粪便发酵后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有机肥种植有机生态果和蔬菜、果林中养鸡啄食害虫、鱼塘养鱼的生态循环种养。”宋华国说,农业种植的有机废弃物和养殖的粪污循环再利用,形成了种养循环的绿色闭合模式,不仅有效节约了化学肥料成本,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塘里养鱼,山上种果树,山中养畜禽,生产、生态、景观紧密结合,昔日的小山沟变成了今日生机勃勃、名副其实的“花果山”。

目前,佳柱家庭农场占地面积500余亩,其中蔬菜种植400余亩,鱼塘10亩、圈舍1亩(25间)、经果林70亩,年出栏生猪100头、鸡1000余只、鱼4万斤。2023年,农场经营收入200余万元。

反哺桑梓

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穿上军装,他是保家卫国的人民子弟兵;脱下军装,他是返乡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每天早上将孩子送上学后,村民袁光兰如往常一样,来到宋华国的农家乐后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由于要照顾孩子和老人,无法外出务工的她来到农家乐务工后,每个月能拿3500元。

“我已经在这里上了4年班了,家就在隔壁,几分钟的路程,在这里上班能顾及到家人,还能补贴家用,对我来说很好了。”说话间,袁光兰已经将一条鱼打整好。

饮水思源,致富不忘乡亲。除了农家乐,宋华国40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致富种植视频全集_70后种植致富_种植致富经

在蔬菜基地务工的群众(资料图)

“蔬菜基地常年生产季节性蔬菜,周边村民从种植、施肥、管理到最后采收打包,都可以来务工,120元一天。”宋华国说,今年,蔬菜基地就带动季节性用工人次2000多个,发放务工工资20余万。

上午,亲手采摘鲜美的瓜果蔬菜,体验农事活动;中午,吃上一顿接地气的农家饭;下午,参观特色养殖,到鱼塘钓鱼,亲手饲喂家禽……如今,宋华国的家庭农场人气十足,“我们旅馆有16个房间,每年接待常住的避暑游客200余人,他们走的时候还会带上我们的土鸡蛋、蔬菜、腊肉等特产。”

一步一个脚印,返乡奋斗11年,宋华国闯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大路,谈及未来,他表示,想法还是一如既往的坚定,就是要好好干、坚持干,把家庭农场经营好,带动周边更多村民致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乡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我希望能通过自己实干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农业,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宋华国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编辑 王星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