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磐安县冷水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铁皮石斛基地。该基地面积达100多亩,组培室面积5000多平方米,年组培苗生产能力4000多万株。作为磐安种植“仙草”铁皮石斛的第一人,磐安科普带头人郑方正用实际行动实现理想:种一片“仙草”富一方百姓。
转行尝试种植“植物黄金”
郑方正原来是一名药材商人,做了10多年药材生意。2004年,他发现铁皮石斛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而且冷水镇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合种植这种稀缺药材,一直以来都有野生的铁皮石斛生长。
“据我所知,磐安之前还没有人种植铁皮石斛。这几年不是都在讲创新吗,我搞农业也要讲创新,要走在别人前面。”郑方正说干就干,当年下半年就开始培育铁皮石斛。
可是,培育铁皮石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创业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郑方正的首次尝试以全军覆没告终,损失惨重。
2004年下半年,郑方正高价购入10万株铁皮石斛种苗,搭起简易塑料大棚,由于自己在外做生意顾不上,雇工又不懂种植技术,霜冻时没能及时将塑料大棚压实保暖,一夜之间,大部分种苗都被冻死,几万元钱打了水漂。
第一次种植铁皮石斛就遭遇惨败,郑方正并没有气馁。他多方讨教,认真学习铁皮石斛的种植技术。很快,他再次买来一批铁皮石斛种苗重新种植。
郑方正成功了,不但种活了铁皮石斛,而且存活率高达80%,让农业专家都为之惊叹。被称为“植物黄金”的铁皮石斛,在郑方正的手里成了真正的黄金。
带头走科技创新、共同富裕之路
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郑方正主动带领和支持当地农户走科技创新、共同富裕之路。
2010年,郑方正牵头组建了月塘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既解决了基地的资金短缺问题,又为更多农户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同时还带动了磐安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在发展基地的过程中,郑方正始终坚持研发新技术,不断推广新技术、培育新品种。2010年,该基地组培室攻克重重技术难关,经过反复实验,批量培养出6万瓶铁皮石斛试管苗,这些试管苗大田成活率达95%以上,可种植面积达10亩,市场价值30万元。2011年,郑方正又联合当地11位村民共同投资200多万元,建成无菌恒温的铁皮石斛种苗基地,成功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种苗。
不断创新和完善种植技术,以科技实现石斛产业效益的最大化,是郑方正一直以来的追求。不久前,郑方正与他人合作,在福建省泰宁县承包数千亩崖壁作为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目前该基地已种植铁皮石斛300多亩。
把铁皮石斛种在崖壁上,是仿野生栽培的重要方法。据郑方正介绍,福建泰宁为我国五大丹霞地貌所在地之一,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湿度适中,特别适合铁皮石斛生长。公司请来16名攀崖高手,组成专业种植团队,在山崖上进行种植。公司承包的山崖中,适宜种植铁皮石斛的面积可达2000亩。
“尽管种植成本很高,但后期管理成本低。崖壁种植完全利用了自然优势,回归了铁皮石斛自然的生长状态,与野生铁皮石斛在质量上保持一致。目前,崖壁种植的铁皮石斛鲜品市场价格达每公斤4000~5000元,为同类地面栽种铁皮石斛的10倍。随着今后崖壁种植的发展,价格会有所下跌,但高品质的特点决定了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除了发展崖壁种植,郑方正还在福建建宁县利用黄花梨果树基地发展林下栽培,把铁皮石斛种植在有20多年树龄的黄花梨树干上。目前已在500株黄花梨上种植了铁皮石斛,同时通过跟当地果农合作,准备把林下栽培面积发展到100~200亩。
如今,郑方正又在石斛抗冻性方面动起了脑筋。他以一亩多基地作为试验,去除了大棚外侧用于保温的薄膜层,让棚内的石斛在完全自然的环境下生长。目前,大棚内石斛经受住了第一波的冰冻考验,长势良好。前几天,气温降到零下,大棚内的石斛苗上结出了冰棱,郑方正拍了张照片放到微信上,许多人看见后纷纷咨询,想购买这类抗冻苗。
郑方正介绍说,石斛抗冻性研究成功之后,在室外的板栗树、梨树、松树等落叶树种上都可以种植,能够节省大量的耕地资源。此外,移栽室外树上的石斛比在室内种在地上的虫害会少很多,不必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只要保证有干净的水源即可,所以品质也相对较好。
由于郑方正崇尚科学、勇于创新,带动农户共同致富,2010年,他被磐安县科技局特聘为创业型农村科技特派员,成为该县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的首位农民科技特派员,也是该县农民科技协会副理事之一。2011年,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行动中,郑方正被评为磐安县级科技示范户,他牵头的铁皮石斛培育基地被选为磐安县级科普示范基地。
相关报导:
日前,由于气温较低,冷水镇月塘铁皮石斛基地大棚内的石斛苗上结出了冰棱。种植户郑方正拍了张照片放到微信上,结果引来不少关注,许多人留言咨询,想要购买这类能够抗冻的石斛苗。
郑方正是一名普通的药材商人。2004年,他了解到铁皮石斛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考虑到当地自然环境适合种植这种稀缺药材,便开始了培育铁皮石斛的“创新”之路。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郑方正一度遭到惨重损失,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通过长期艰辛努力,郑方正终于培育出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植物黄金”,存活率达80%。
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郑方正主动带领和支持当地农户共同富裕。2010年,郑方正牵头组建月塘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进一步规范完善了2006年创建的农户组培室。在40多名社员的精心栽培和辛勤耕耘下,目前该基地组培室面积已达5000多平方米,年组培苗生产能力达4000多万株,基地面积达100多亩。
不断创新和完善种植技术、以科技实现石斛产业效益最大化是郑方正一直以来的追求。不久前,他与他人合作,在福建省泰宁县承包数千亩崖壁作为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到目前止,该基地已种植300多亩。除了发展崖壁种植,郑方正还在福建省建宁县利用黄花梨果树基地发展林下栽培,把铁皮石斛种植在有20多年树龄的黄花梨树干上。此外,方正公司还在冷水镇岩潭村基地利用段木发展仿野生立体栽培。
如今,郑方正在石斛抗冻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从2012年开始,他就有了选育抗冻石斛品种的想法,不过当时只进行了小范围试验,他在自家门前的枇杷树上种植了一些石斛,又将部分石斛盆栽放在门口的空地上让其自然生长。去年冬天,玉山台地有个石斛基地的石斛大面积冻死,损失惨重,这坚定了他驯化石斛抗冻性的决心。今年以来,他在1亩多的大棚进行试验,去除了大棚外侧用于保温的薄膜层,让棚内的石斛在完全自然的环境下生长。他介绍说,石斛抗冻性研究成功之后,在室外的板栗树、梨树、松树等落叶树种上都可以种植,能够节省大量的耕地资源。此外,相比室内种植,移栽室外树上的石斛虫害会少很多,不需要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只要保证有干净的水源即可,所以品质相对较好。
到目前止,月塘铁皮石斛基地大棚内接受驯化的石斛苗已经经受住第一波冰冻考验。前几天,冷水镇岩潭村气温曾达到零下4度,石斛苗上虽然结起了冰棱,但并未被冻死。郑方正说,估计零下7度左右石斛苗也能承受。明年,他打算尝试将大棚内经过驯化的石斛苗移栽到野外进行林下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