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不多就是这个样,你自己说卖多少钱”

“4 块5 …… ”

“2 块5 ,实实在在,我直接就全部收购了”

“不卖!”

“最多最多,3块钱卖不卖?”

“不卖!”

在留坝玉皇庙镇两河口村扶贫社食用菌基地里,菇农雷刚在与商户一番讨价还价后,还是没有卖掉自家压仓的香菇,因为他知晓眼下正是夏菇出菇的尾声,冬菇尚未开始的空档,市场价格定不会差。果然,没过多久,雷刚的电话再次响起,新的客商正在赶往基地的途中。

今年40岁的雷刚,早年一次意外事,失去整个右臂,伤痛和失意,未能停下他追寻致富的脚步。养过大鲵、种过猪苓 ......当兵退伍之后,农村可以发展的产业,他几乎试了个遍,付出、失败与收获的经历,让他明白,产业发展只有找准方向,才能稳扎稳打致富。

随着县上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四养一林一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的确定,既有政策奖补,又有技术支持的食用菌产业成了雷刚眼中的“香馍馍”。

说干就干,2018年,在村扶贫社的帮助下,他搭建起 6个大棚,发展起 1万筒代料香菇和少量地栽香菇,一心扑在上面。雷刚深知懂得技术的好处,除了实际摸索,他还不断从书本上获取知识。

致富经食用菌种植_央视致富经食用菌种植_致富央视种植食用菌是真的吗

“制筒的关键在灭菌上,接种在消毒上 ......想卖好价钱,就要分等级,头等、中菇,还有大菇必须要分开 ......”如何栽种、怎样管理,他都心中有数。

在雷刚的精心种植下,大棚里面,夏菇虽然零零落落,但都菇正朵圆,还有一些经过他的特意风化,成了市场上非常走俏的花菇,雷刚十分满意。因为现在已经到了夏菇末期,别人只能采摘三到四茬,而他已经收了五茬。

“以前客户挑我们,现在我们挑客户。我的第一茬菇卖了 9500多元,第二茬、第三茬也都分别卖了 8千多元,到了现在的第五茬菇依然十分抢手。”头脑活、懂技术,勤劳自信的雷刚最为满意就是县上大力实施“订单农业”,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彻底打消了他生产销售的后顾无忧。

有时改变命运的是机遇,但更重要的是态度。在留坝产业发展、政策引领下,雷刚一直怀揣梦想,踏实肯干,通过食用菌撑起“致富伞”。

“这个产业挣钱,今年1万筒香菇,保守估计,净挣了3万多元,而且菇棚里面还有,陆陆续续还可能卖上几千上万...... 明年还要扩大规模,希望媳妇回来跟我一起发展这个产业!”对于来年致富,雷刚充满了信心与希冀。

审核:何 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