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在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池州市5个开发园区、12家企业,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与韩国企业进行交流对接。自2020年10月安徽中韩(池州)国际合作半导体产业园挂牌运营以来,园区坚持特色高端错位发展,全力打造全省一流半导体基地和国内有特色的封装测试产业基地。目前,园区拥有近100家半导体产业上下游企业,产业年产值近1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逐步培育形成从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电子元器件及智慧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经济提质扩量增效,加快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坚持拉升标杆,以横向比倒逼纵向比,奋力在全省实现‘增速居前列、人均争上游’。”池州市委书记方正说。

保护好山好水 擦亮生态名片

今年10月以来,石台县丁香镇库山村潘村组的蓄水池旁,村支书吴斌几乎每天都要在这里仔细查看水源环境。

“水安全直接关乎群众生命安全,我们认真检查这些水域及附近土壤有没有农药或者垃圾污染,如发现就第一时间处理。”吴斌说。他作为库山村的环境监督长,每天都要来村里的水源点、林场和周边企业等重点区域巡查,当好环保工作“监督员”“宣传员”“战斗员”。

“宣传引导、日常巡查、信息报告和跟踪问效促整改,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吴斌告诉记者,“‘环长制’落实以党政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利用基层力量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确保各地生态环境专人专管。”

池州生态本底优越,绿色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市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从严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着力提升环境治理能力,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环长制”试点工作形成的“池州经验”不断完善;加快构建上下联动、专群结合、部门协作的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环长制“多长合一”的生态环境监管“一张网”,完善生态环境问题主动发现、闭环处理机制,打造皖江最美绿色生态廊道。

“名山、秀水、富硒地、好空气,是池州最珍贵的底色和生态名片,我们通过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因地制宜实施碳达峰行动,更加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池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马卫中说。

生态兴则文明兴。今年,池州市以成为全省“环境监督长制”全域试点推进市为契机,加快构建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监督体系,积极打造示范标杆,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按照‘四长三办一员’的要求,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监督网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的监督体系。”马卫中说,目前,池州市共设立1105名环境监督长,落实专职环境监督员892名、义务环境监督员1692名;深化25个示范点建设,石台县率先全域推广河(湖)长、林长、环境监督长制联动“一张网”。同时,排查发现各类生态环境问题15608个,已解决15547个。

壮大新兴产业 锻造产业链条

12月16日,池州市安安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全神贯注地控制手中机器装配、切割……经过一道道工序,一块块铝合金产品成形。

“这些产品将作为重要材料应用于5G基站的建设。”安安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作为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铝基产业基地的龙头骨干之一,该公司已获得及正在申报的专利有133项,产品向新能源、轻量化拓展延伸,多应用于全铝轨道车体、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等高端综合工业铝材领域。

引进一家企业,壮大一个产业。安安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后,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大力发展铝基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铝合金新材料产业链,培育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目前,集中区拥有安安、万峰等上下游企业30多家,引进铝基材料生产及配套项目56个,基地铝产业集聚态势初步形成。去年,全区铝基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8.5亿元,规上企业达12家,其中安安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今年预计铝基企业产值可突破50亿元。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池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到2025年,该市力争培育形成新材料1000亿元级和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3个以上300亿元级产业集群;在全市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面推行“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积极探索“环保管家”“安全管家”模式,推动园区内涵式发展;以重大项目增量优化产业结构、做大经济体量,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招商,市委、市政府每月集中调度、重大项目随时调度、季度现场观摩调度,推动形成项目为王、招商为要、园区为先的发展氛围。

今年以来,池州市瞄准经济工作“第一战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八大新兴产业,聚力打造新兴产业集群。1月至10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409.3亿元,同比增长53.5%,增速居全省首位,战新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3.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省级半导体基地获批以来,年均产值增速超过25%,以分立器件和封装测试为代表的特色细分领域竞争力不断增强,年产能分别达到1000万片、250亿颗,居全省前列,大功率车用雪崩整流二极管芯片等国内领先技术工艺不断涌现。1月至10月,池州半导体产业基地产值突破百亿元,达到110.9亿元,同比增长93.8%,增速居全省27个战新基地首位。

实施“双招双引” 提质扩量增效

在2020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主会场项目签约中,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闪亮亮相,该项目由宝钢金属和云海金属共同投资113亿元建设,建成后,可形成年产30万吨镁合金及零部件产能,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利税超10亿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镁合金生产基地。

“依托该项目,以安徽宝镁公司为龙头,在青阳开发区、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打造世界级镁基新材料及轻量化应用示范基地,形成千亿级全镁产业链集群。”池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池州市用横向比倒逼纵向比,凝心聚力,埋头苦干,聚焦八大新兴产业。开展强链、固链、延链、补链招商,引进先进制造业、高端文旅康养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实施百亿级产业链招商行动。主动走访对接500强、央企、国企等大型企业,以及各类优质创新企业、行业隐形冠军、细分领域“小巨人”,推动在池设立区域总部、制造基地、物流和结算中心,争取在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上取得突破。同时,八大新兴产业推进专班围绕主导产业重点谋划85个重点招商项目,推动“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产业园招商”“委托招商+平台招商”。

“1月至10月,全市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253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40.56%;实际到位资金617.4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8.33%;引进博士、副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25人。”池州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说。

合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支撑坚实有力。池州市遴选宝武镁合金等10个牵动性重大项目,组建市领导包保联系的重大项目专班,建立“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工作机制。1月至11月,全市185个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6.4亿元,超时序进度20.5个百分点。同时,初步摸排2022年全市重点项目630个,总投资5745.5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14个,2022年计划投资124.1亿元。

“深入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党代会精神,全面提标对表,聚焦半导体、新材料等八大新兴产业,大力开展‘双招双引’,以项目拉动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池州市经信局局长唐礼虎说。

依托生态优势 推进乡村振兴

11月20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开幕式上,中国渔业协会将“中国鳜鱼之乡”称号授予池州市。

“目前,全市鳜鱼养殖面积3万余亩,主要养殖区位于贵池区和东至县,年产量5000余吨,开发出臭鳜鱼、茶香鳜鱼、黄精鳜鱼、鳜鱼丸等系列产品,年产值3亿余元。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成为国家级鳜鱼遗传育种中心、全国现代鳜鱼种业示范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该公司研发的秋浦杂交斑鳜,填补了安徽水产新品种空白。”池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水产工程师荣家平说。

“近年来,池州市以绿色食品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为方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新发展理念,依托生态优势、优质富硒资源,生态‘绿’与产业‘红’交相辉映,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池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吴作知告诉记者,到2025年,全市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40亿元,年均增长不低于10.4%。以富硒为主导的绿色食品体系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全,一二三产业融合更加紧密,产业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形成具有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绿色食品产业。

秉持生态优先理念,让池州获得了大自然丰厚的馈赠,茶叶、黄精、鳜鱼、焦枣、土鸡等优质资源散布全市各个角落。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幕拉开,该市从培育集群、打造品牌、绿色发展中破局,高点谋划、高位推进,优化绿色食品产业布局,着力打造长三角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地。

近年来,该市立足茶叶、九华黄精、池州鳜鱼、皖南土鸡、富硒农产品、林特产品六大特色优质产业,深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

目前,池州市国润茶业等6个基地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皖南草鸡产业化联合体等6个基地入选第二批省级示范创建名单;东至县食用菌入选省“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创建名单;全市已创建6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其中,青阳县成功创建九华黄精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0月25日,该市在上海成功举办绿色农产品推介会,面向长三角展示400多种高品质、有特色的农产品,现场签约18个项目。

“我们建立绿色食品6大产业重点项目库,对在建项目、已签约项目、在谈项目、目标招引企业进行梳理摸排,分类建立重点项目库。”池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0月,全市共梳理重点项目71个,其中在建项目20个、已签约项目4个、在谈项目18个、谋划项目29个,拟定目标招引企业68家。

面向“十四五”,池州市将打造“农业+康养”“农业+旅游”新业态,依托丰富的康养资源和旅游资源,推动农产品向“康养品”转变,积极开发文创产品、旅游商品,让更多“池州味道”走出池州、飘香全国。

·记者手记·

“全面动起来、立即干起来。 ”当前,池州市围绕 “坚定走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之路”“增速居前列、人均争上游”的目标,抬升发展标杆,强化担当实干。以构建上下联动、专群结合、部门协作的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环长制“多长合一”的生态环境监管“一张网”,打造皖江最美绿色生态廊道, 在池州落地生根见实效;以“双招双引”优化经济结构,招商引资快速推进,招才引智优化环境,八大产业聚链成群,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采访中,记者感受到池州上下围绕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展示滨江城市形象的浓郁氛围;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全域美丽乡村,正成为池州广大干群努力奋斗的目标和动力。(记者 徐建 见习记者 阮孟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