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消息 栋栋大棚错落有致,片片枣林散布在山间,绿油油的庄稼长势正旺,农家院里安静清宁……金秋时节,记者来到朝阳县波罗赤镇南洼村。

过去,这个村的农民人均不足2亩耕地,整日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每人收入不足1000元。近年来,该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保护地、畜牧业和大枣作为首选,积极推进。目前,全村已经建起400多栋保护地番茄,靠此人均增收1000余元;其次是大铃铛枣成了气候,栽植面积已达5000多亩,人均百株;养殖业也迅速形成规模,养猪、养牛、养鸡等大户不下六七十户。这“三宝”算是南洼村的“钱匣子”、“台柱子”、“钱串子”。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三宝”,村民们的腰包一鼓再鼓,到去年底,全村人均收入已达4000多元。在一处成排连片的保护地小区内,主人肖辉庭迎了上来。“现今我共有2亩地、4栋大棚,栽的都是以色列189番茄,产品大都远销俄罗斯,年纯收入4万多元,生活比过去宽裕多了。”肖辉庭向记者介绍。来到村民李学民家时,李学民正在枣园内放鹅,见到记者来访,他指着满目葱茏、果实茂盛的大枣树和500多只引颈高歌的大白鹅说:“咱这叫立体农业,树下杂草喂鹅,鹅粪养枣树,草、畜、树综合发展,咱农村现在兴这个。”据介绍,现在的南洼村,家家都有产业干,户户都念致富经。

从村部前往石桥子组,农村常见的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油路,路旁是茁壮成长的绿树。村屯四处尽是建筑考究、错落有致的“北京平”,村屯中央有设施完善的超市、卫生所、文化活动室等一应俱全,而各家各户门前也鲜见柴草乱堆、垃圾乱放。近年来,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户户翻建了新房,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生产发展了,生活宽裕了,随之农民对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也逐渐多起来、高起来。这不,新文化室刚建完,这几天村里正忙着筹办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呢,同时还要对一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进行表彰。据了解,近两年,南洼村已先后获得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省级文明村等十几项荣誉称号。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深入地发展建设中。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