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福建省福州市的超市出现了一种特别的猪肉,这种猪肉价格惊人,每公斤平均价达到60元,最贵的肋排卖到130元,这件事吸引了当地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也成了市民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

市民:“我觉得猪肉价格都是一样,怎么会有100多元呢。”

市民:“我不会买,猪肉都一样,怎么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呢?”

让市民感到不可思议的高价猪肉名叫槐猪肉,这种槐猪倒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能卖到这样不菲的价格呢?记者决定到距离福州600公里的槐猪产地--福建省上杭县一探究竟。

槐猪

槐猪

这个村子是上杭县白砂镇的大金村,村里500多户人家,有三分之一都养了槐猪。

记者:“老乡你好,你们家养槐猪了吗?”

农户:“养了。”

记者:“在哪里?”

农户:“山上。”

记者:“为什么在山上?”

农户:“在山上跑,这样养出来的猪漂亮,肉结实。”

记者:“带我们看一下行吗?”

农户:“行。你看,这里都是,草丛里面还有很多。”

槐猪又叫乌猪,在上杭县有上千年的饲养历史,槐猪的外形很奇特,每头猪生下来额头都长有标志性的皱纹,槐猪的背呈弯弓形,肚子下垂有的甚至拖到地面。

上杭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要通过十个月以上养殖,十个月到一年,我们这边有一个习惯,这个叫年猪,养一年的猪,一般就是150斤左右。这种猪它的一个特点就是沉积脂肪能力特强,乳猪的时候板油就可以达到90克,别的品种是没有这个特点的。”

槐猪虽然脂肪长得多瘦肉少,但肉嫩味美,老百姓称它为好猪,在当地方言中好与槐读音相近,因此逐渐得名槐猪。现在上杭县槐猪存栏量达到1万多头,但是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就在几年前当地的老百姓却都不愿意养殖槐猪。

农户:“我们村前几年也没人养了,那时候没钱赚,卖不了价钱还要养很久。”

农户:“就是没赚钱了,这个时间这么长,别的四个多月可以卖,这个要一年多可以卖。”

槐猪的生长速度很慢,养殖一年左右才能长到75公斤,以前和别的猪一样都在本地销售,卖价也相同,因此农户不愿意养殖。1999年上杭县畜牧局对槐猪进行普查,发现全县槐猪不足1000头,而纯种公猪只剩下一头,槐猪品种已经濒临灭绝。上杭县政府打算进行保种繁育,但是以后该怎样开发槐猪,才能提高它的经济效益呢?

福建省农林大学的肖天放教授曾参与上杭槐猪的保种工作,对槐猪进行过全面研究,对于怎么发展槐猪产业他有着自己的见解。

肖天放:“虽然它生长很慢,但是它有很多优点,肉质细嫩,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比外来猪种要低一点,这个是作为高端猪肉一种基本的要求,这个地方资源就不要走大众化的路线,我们就走一个高端的路线。”

肖天放教授为槐猪产业发展提供了思路,上杭县决定要把槐猪打造成高端产品,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

上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如果我们政府去引导,作为一种优质的肉品推向市场,走优质高价去发展的话,应该说就体现它的优质优价吧,也就是它的效益就出来了。”

2003年上杭县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繁育场,多方收购槐猪进行保种繁育,到2008年槐猪存栏量达到1000头。县里鼓励有经济实力的人建立扩繁场,凡是养殖50头以上母槐猪,每头公猪一次性补贴500元,每头母猪一次性补贴400元。

因为之前养槐猪都不赚钱,听到消息很多人心存疑虑不敢尝试。上杭县彩霞村的陈大荣以前从事建筑生意,他认为这是很好的商机,以前濒临绝种的槐猪,陈大荣为什么会看好呢?

陈大荣:“我认为前景很好,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好的资源,我们想利用这个资源。”

陈大荣没有想到,他要养槐猪县里还提出了很特别的养殖要求。

上杭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这个猪不一样,要有活动场地,一头猪我们要求有十几个平方的活动场所,每天都放出来,放出来运动。不控制那个猪肉不适应这个市场,市场不太喜欢这个肥肉。”

为了改变槐猪肥肉多的劣势,县里要求出栏槐猪的体重要在70--80公斤,养殖时间达到一年,饲养中青饲料的比例要达到30%。陈大荣租下本村的4000亩山地,投资800万元建起了扩繁场,养了1000头槐猪,饲料加上人工费用一头槐猪一年要花费1100元,活猪每公斤就要卖到16元才能保本,这样高的价格能不能被市场认可,陈大荣的心里有些忐忑不安。

2009年3月,陈大荣的槐猪快要出栏时,一个陌生人突然找上门来,提出要高价收购他的槐猪。这个人叫曾广德,现在福州市区工作,老家就是上杭县的。

曾广德:“因为这个槐猪的品质非常好,我小时候就是吃这种槐猪长大的,目前在福州市场上面,还没有这种原生态养殖的高端肉,这个市场还是一片空白的。”

曾广德打算抢占商机在福州销售槐猪,他给出了30元一公斤的收购价,这是普通猪收购价的2倍左右,陈大荣喜出望外和曾广德达成了供货协议,但是他也为曾广德担心,收购价这么高曾广德能卖得出去吗?

2009年4月,曾广德在福州市区的超市设立专柜,开始销售槐猪肉,他通过收购价格及流通环节的成本核算,把槐猪肉平均价格订在每公斤60元,最贵的肋排卖到130元,虽然价格不菲,但是槐猪独特的品质还是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记者:“你觉得这个价格贵不贵?”

顾客:“我觉得还行吧。”

记者:“怎么觉得还行?”

顾客:“因为它这个味道要比平常的肉感觉要好一点。”

顾客:“一个觉得它比较原生态吧,然后一个口感比较好。”

现在这家超市每天能卖出一头槐猪,成功打开了福州市场后,上杭槐猪还销到了厦门、龙岩等地。从几年前的濒临绝种到现在重新走俏市场,上杭槐猪并不是个别现象,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曾玉荣告诉记者,在福建省莆田黑猪和福建黄兔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现在重新开发后也打造成了高端产品,莆田黑猪的市场价达到50元一公斤,福建黄兔卖到了40元一公斤。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曾玉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有的一个消费者,他的消费一定都是从开始的温饱,到后面就是要吃饱,接下来肯定是要吃好,那么吃好之后呢,就开始要求吃品质了,那么到吃品质的时候,这个是跟经济发展是结合在一起的。”

曾玉荣还告诉记者,以前在满足温饱需求时,人们追求农产品的产量和数量,养殖时间长出肉率低的槐猪才会被淘汰,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看中农产品的品质,槐猪才会重新兴起,这也是今后农产品的发展趋势。

几年前快被淘汰的上杭槐猪,现在产业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出栏销售7000多头,实现产值1500万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县槐猪存栏量将达到5万头。

编导:张辉

摄像:王浩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