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池塘肥水是关键,既可以促进池塘浮游生物繁殖、稳定水体,又可抑制青苔、促进水草生长,科学的肥水有利于提高早期河蟹成活率,是河蟹养殖池塘早期的重点工作,不容忽视。
一、前期肥水的好处
1、稳定水体。前期水草没长起来,适当肥水可以培养藻类,稳定溶氧,蟹苗不易缺氧。
2、促进水草生长。伊乐藻不仅可以通过根部吸收营养,也可以通过茎叶吸收水体中的养分,定期肥水可促进水草的生长。
3、减少光照对蟹苗的刺激。水太清,光照对蟹苗的刺激大,蟹苗钻泥多,影响蟹苗吃料。
4、可适当抑制青苔。青苔少量时,肥水可以防止青苔暴发,但是如果青苔量大,肥水也很难控制住青苔。
二、以下几种池塘情况,不要盲目肥水
盲目大量肥水,不仅增加成本,还会带来很多副作用。
肥水过度,前期温度低,池塘循环代谢慢,大量的肥会沉积在池塘底部,等到温度升高后极易导致水浓、水浑,底脏底臭、虫多,氨氮、亚硝酸盐升高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以下几种池塘情况,不要盲目肥水:
1、青苔暴发的池塘:这时候肥水大多数是在助长青苔,极可能越肥青苔生长越旺盛;
2、水浅的池塘:水越浅水体(温度和溶氧)越不稳定,藻类越不易存活,越难肥水,这种塘口要多种草。
3、沟中底肥较厚的池塘:建议适当放螺蛳,定期少量多次肥水,配合使用活菌(“三环活力源肥水型”、“利菌多”等)。
图1 水浅、沟中伊乐藻多
图2 青苔暴发
三、科学肥水方法建议
1、施肥时间以晴天上午为宜。
2、肥水时水位要深,建议在80公分以上,水浅(40公分以下)肥水效果大打折扣。
3、适当引入部分河水,引进藻种,更易肥水。
4、肥水前先解毒(“碧水安”),消除毒素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提高藻类繁殖能力,更易肥水。
5、定期补肥、及时追肥,事半功倍。3~5天后及时追肥,在水色漂亮时定期(10~15天)少量补肥一次,成本低,效果更好。
6、选好肥。“肥水肽”为低氮高碳的可溶性氨基酸有机肥,使用后不会造成短时间内氨氮急速升高;可全溶于水,利用率高;肥料本身没有抗生素、农药等药物残留,绿色安全、不臭底;“肥水肽”为复配而成(不是简单的农家肥发酵)的氨基酸肥,碳、氮、磷比例配比更科学,为藻类、水草提供全面营养,非常适合蟹塘前期肥水、长草使用。
7、前期肥水,配合活菌制剂使用,有助于快速提肥,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更加稳定,水色保持时间更长;对于老塘口肥水起到提肥改底、降低成本,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水草生长、保草效果好,水草干净清爽;抑制、分解青苔和泥皮等。
8、使用肥量要根据塘口具体情况而定,茶籽饼清塘的塘口,水质可能会较肥,要少量使用或暂不使用,可适当放螺蛳,配合活菌制剂(“利菌多”、芽孢杆菌等)调节水体肥度。
9、良好水质的标准:肥度适宜、水质稳定,透明度在40cm左右,隐约看到伊乐藻为宜。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