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苗:放养时间在3月上中旬,放养水温4-8℃,放养的一龄蟹种规格为100-200只/㎏,密度为1000-1200只每亩。重要的是:同一池塘规格必须一致,规格的整齐度将直接影响商品蟹的成活率和残次率。
2、鳜鱼、鲢、鳙鱼、南美白对虾套养
为控制池中小杂鱼、提高投喂饲料的利用效率,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放养全长为5-7cm的鳜鱼,放养密度为10-15尾/亩。同时放养规格为8-10尾/㎏的鲢、鳙鱼种,放养密度6-8尾/亩,滤食池水中的浮游生物,净化池塘水质。放养淡化好的1.0㎝以上的南美白对虾苗种,平均放养密度为4000尾,摄食大闸蟹残饵、池水中的有机质以及浮游生物,提高池塘产出及经济效益。
江苏省一大闸蟹养殖公司一口60亩池塘,平均亩产大闸蟹94.6kg,平均规格148g;平均亩产鳜鱼4.01kg,平均规格469g;平均亩产鲢鳙鱼5.65kg,平均规格753g;平均亩产南美白对虾18.9kg,平均规格15.26g。
3、螺蛳宜分批投放,清明节前每亩池塘先投放100㎏,然后5-8月每月亩投放活螺蛳50㎏。
4、水质调控
养殖期间池水溶解氧控制在5mg/L以上,池塘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50㎝。水质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控:
一是生物调节。在池塘中适量搭配混养不同食性、不同栖息水层的鲢、鳙鱼与南美对虾,它们生活在水体的不同层,摄食池水中的浮游生物,可减少池水肥度,调节水质。
二是控制水位。3-4月环沟保持水深0.6m左右,5月初将环沟加满,保持水深0.8-1.2m,5月上中旬池塘中央滩面水深加到0.2m,7月上旬后环沟保持水深1.6-2.0m,中央滩面保持水深0.5-0.8m。高温季节加到最高水位,降低池塘底部水温,大闸蟹对高温适应能力较差,30度以上水域,为躲避高温,其穴居的比例大大提高,特别是蟹种,容易产生性早熟,夏季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三是换水。换水的原则是依池水的水温、季节、水质状况和大闸蟹生长情况而灵活掌握。一般在春季,池塘只添加新水不换水;夏季水温较高时,每5-10天换水1次,每次加深0.2-0.3m。
四是使用底质改良剂(如投放双氧底净颗粒等)和投放微生态制剂(如EM菌、生物絮团包等活菌制剂)
5、饵料投喂
投饵量应视季节、水温、大闸蟹的不同生长阶段来确定。总的分配原则是:6月中旬前动、植物性饲料比为60:40;6月下旬-8月中旬为50:50;8月下旬-10月中旬为70:30。
日投饲料量的确定3-4月份控制在蟹体重的2-3%;5-7月控制在4-6%;8-10月控制在7-8%。
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大闸蟹摄食情况,以此确定饵料投喂量。天晴可适当多投,阴雨天则适当少投,池塘透明度大于50㎝时可适当多投,少于30㎝时应适当少投并及时换水。精饲料与鲜活饲料隔日或隔餐交替投喂,多点均匀投在岸边和浅水区。每日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6:00-7:00点和傍晚18:00-19:00点,以傍晚投喂为主,其投饵量占全天的70%。坚持每日检查摄食情况,据此适当调整投饲量,投喂的饵料以4h左右吃完为宜,如在1-2h内吃完,说明投饵量不足;如到第2次投喂时尚有剩饵,说明投饵量过多。
6、水草管理
伊乐藻不耐高温,长期在水温30℃以上就会因高温灼伤而烂草。造成水质腐败,引起蟹病。因此每年7月份要将上层的伊乐藻割去,留下一部分短茬到秋天生长,或加深水位,使伊乐藻表面水层10公分以下(此层的水温会低于30℃ )。
清除残草。大闸蟹喜食苦草下部的白茎,大闸蟹吃剩或咬断的苦草叶片漂浮池塘水面,容易造成烂草而恶化水质。因此,要及时在池塘下风口清除漂浮的残草,以免破坏水质。
误区:蟹池水草不是越多越好。水草越多、越密,一是影响大闸蟹活动空间,更重要的是容易造成下层水缺氧,下层水草腐烂变质。因此,水草的覆盖率保持50-60%左右为佳。
7、加强营养,促使其尽快蜕壳
江苏河蟹塘口,老板说:今年螃蟹补钙,全程使用【芳钙】
今年用芳钙,不怕天气突变,缩短养殖时间,用了芳钙,蜕壳快,硬壳快,提前上市,芳钙将打破传统养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