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暖暖地照着大方县鼎新乡长丰村,两个年轻人沐浴着阳光,朝着村里的天然山洞走去。这里蕴藏着他们的创业梦想,孕育着乡亲们增收致富希望。

山洞里的食用菌架

“大家记得给菌棒浇水,采摘要细心,装框要整齐。”他们不停地指导工人。

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杨臣,一个叫汪巧;一个本地人,一个湖北人,都是九零后,都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是一个寝室的兄弟。他们选择来到乌蒙大山深处,联手创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梦想,在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

“为什么大学毕业后不去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找个稳当的‘饭碗’,而是创业?”记者问杨臣。

“因为穷。”随着杨臣的讲述,我们的思绪跟着他一起回到了十多年前。

过完年,大山里乍暖还寒,杨臣的父母便扛着行李,外出务工。

杨臣在整理菌棒

“娃,好好读书,听哥哥的话。”父亲拍了拍小杨臣的脑袋,转身离去。

倔强的杨臣憋住了眼里的泪水,站在院坝边,看着父母扛着行李的背影拐过丫口,消失不见。眼泪,滚滚而下。父母走后,杨臣就和大他两岁的哥哥相依为命。

哪个孩子不想在父母的陪伴下长大?哪个孩子不想在父母身边撒娇?杨臣知道,父母不外出务工,他们家连饭都吃不饱,读书更是奢望。

“为什么家乡这么穷?为什么父母在家乡找不到工做?我要是长大了,我一定要在家乡发展产业,让村子里的乡亲跟着发展,让外出务工的父母亲们回来务工,让那些娃娃们不再像自己一样成为留守儿童。”杨臣想。

梦想的种子一旦发芽,便成了杨臣不断奔跑的动力。他知道,只有好好读书,学好本领,梦想才会变成现实。

2011年,杨臣考进了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踏进了大学校园。他开始谋划心里早就萌芽的创业梦想。

杨臣接受记者采访

大二那年,杨臣选修了食用菌栽培学。“我就是想学这门技术,回去搞食用菌种植。”为此,杨臣把大把时间花在了图书室和实验室里。

挤出的时间,杨臣就到附近的食用菌种植企业勤工俭学,一方面挣生活费,一方面为创业储备经验。

纯天然食用菌

一晃到了毕业季,杨臣问导师:“老师,您觉得我现在创业把握有多大?”“60%吧。”导师想了想说。

那还得再学习。于是,杨臣应聘到广东河源一家食用菌种植企业,成为了技术员。

八个月后,杨臣辞掉了工作,揣着存下的2万元钱回到大山深处的家乡,他要把多年的梦想变成现实。

创业,把论文写在群山峻岭间

创业,2万元哪够?父亲拿出这些年除了送杨臣和哥哥读书,省吃俭用攒下的2万余元交到杨臣的手里。“孩子,干啥我都支持你。”

拿着父亲的血汗钱,杨臣发誓,一定要干出名堂。

大方县鼎新乡长丰村食用菌基地

4万元能干啥?杨臣搭起了简易板房,建起了简易实验室,简易无菌车间,用竹子和塑料膜搭起了32个简易大棚。

乡亲们好奇,这能种出个啥来?

2016年初,2万棒姬菇菌棒放进了简易大棚。一个月之后,嫩嫩的姬菇长了出来。

汪巧在分拣食用菌

杨臣成功了。2万棒姬菇,赚了将近7万元。

杨臣创业成功引起了鼎新乡党委政府的关注,于是,乡里先后整合扶贫资金90余万元入股杨臣的食用菌种植基地,扶持杨臣,希望他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有了政府的扶持,杨臣更换了实验室和无菌车间,购置了菌棒生产设备,新建了钢结构大棚,食用菌产业越做越大。

今年年初,山区干旱,杨臣把菌棒搬进了长丰村附近的一个占地大约3000平方米、没有开发价值的山洞。

“搬进山洞后,由于洞里温度恒定,姬菇生长周期要长一些,品质反而上了个档次。”杨臣顺手摘了一朵姬菇菌,“你看,颜色比大棚里种出的更深;你摸一下,肉质更厚。”

“贵阳几家批发商到山洞种植基地考察后,纷纷下订单,现在是供不应求。”杨臣说。

岩黄连产业基地

食用菌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新的问题来了,食用菌采摘后,废料怎么办?村里苗医周显谊对杨臣说:“要不你尝试一下种植岩黄连,这种中药材价格好,种植的人不多。”

杨臣和周显谊到大山上挖了一些野生岩黄连苗下来试种,结果种不活,杨臣找来种子试育苗,几次试验后,成功了。

长势良好的岩黄连

“我又用菌棒废料作肥料种植岩黄连,居然长得特别好。”这一试验让杨臣非常高兴,不仅废料实现了再利用,而且基地又多了一个产业。

“今年,溶洞栽培姬菇35万棒,产值超过了200万元。种植岩黄连200个大棚,产值近200万元。”杨臣说,下一季姬菇种植规模将达100万棒,岩黄连准备再种200个大棚。

联手,带领乡亲追逐致富梦想

随着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杨臣感到一个人有些力不从心。他想起了大学的室友,好哥们汪巧。

杨臣打电话给汪巧:“来贵州吧,咋俩一起创业。这里的政府很重视,这里的群众很需要。在这里,你会找到想要的舞台。”

山洞里的食用菌架

5月份,疫情松点后,汪巧自驾车从老家荆州出发,直奔贵州。

“进入贵州,我看到的是连绵无尽的大山。”汪巧说,下了高速,按照导航驶上弯弯曲曲的山路,他手心全是汗。

务工群众为食用菌喷水

“这么恶劣的环境,能创什么业?看看好兄弟杨臣,立即回去。”汪巧打定主意。

“因为这里自然条件差,因为这里群众贫困,我才要在这里创业。我创业不单单是为了赚钱,我更想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我想让村子里不再有留守儿童。”杨臣的话打动了汪巧,他留了下来。

杨臣在晾晒岩黄连

“经过半年多时间了解,大山里发展条件确实艰苦,但群众很朴实,发展愿望强烈。所以我决定跟着杨臣把产业做大做强,带领乡亲们趟出一条致富路。”汪巧说。

如今,杨臣和汪巧的食用菌和中药材种植基地长期解决40余人就业,月收入3000元左右,最多时每天用工上百人。

见到村民马学林时,他正在基地给菌棒浇水。“我和老婆原来都在外面打工。杨臣建起食用菌基地后,我们两口子就回来在基地务工。现在我一个月3600元,妻子一个月3000元。”马学林开心地说,收入不错,关键是能照顾娃娃。

群众在岩黄连基地务工

像马学林一样,返乡到基地务工的群众有10多人,他们有了稳定收入,又能照顾老人孩子。

“政府整合扶贫资金入股,覆盖了62户贫困户,按照6%、7%、8%的比例连续分红三年。三年后把本钱还给政府。”杨臣说,最高兴的是,部分群众跟着种起了食用菌。

“愿意发展的群众,我们大力支持。一个菌棒3元钱,群众出1元,剩下的我们垫付,回收菌菇时再扣除。”杨臣说,目前有3户群众跟着种起了食用菌。

新发村的李军年初从基地买了1万棒菌棒摆放在空闲的房子里,纯收入超过了3万元。“技术基地提供,销售基地负责,我一点都不操心。”李军开心地说,他准备再增加2万棒,一年挣个8、9万元就可以了。

“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进来,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进来。”说起下一步产业规划,杨臣和汪巧自信满满。他们坚信,通过发展产业,一定能把大量外出务工的乡亲吸引回来,一起致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朝政 汪瑞梁 闵建华

编辑 顾野灵

编审 李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