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以下简称林业专项)围绕我国当前林业资源培育和利用所面临的重大需求,以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和资源加工利用水平为目标,按照主要人工林高效培育和加工利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示范“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思路,布局项目26个,投入总经费8.32亿元,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国家生态安全、木材安全、绿色发展和三区经济发展。
为将已经获得第三方成果评价和新产品鉴定的最新科技成果及时向社会发布,支撑行业发展和地方需求,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组织林业专项总体专家组、项目牵头单位,在各成果完成人的大力配合下,按照主要人工林高效培育、林业特色资源培育高效利用、木材加工利用、竹资源高效培育与加工利用4个领域,梳理出263项技术成果。希望这些成果能够对提高我国林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木材安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毛竹林下套种长裙竹荪栽植技术
成果背景
针对竹林林下经营模式单一问题,筛选出毛竹林下套种长裙竹荪栽植技术模式,可有效解决毛竹林空间利用率低、产品竞争力不足、产业链单一、劳动力成本增加、竹林抛荒等致使竹材、竹笋等竹产品价格下降、竹农收益减少的问题。为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竹林空间利用率、丰富竹林林下经营技术、实现竹林复合经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技术要点与成效
(1)林地选择和密度调控: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杂灌木少,近水源且排水良好的毛竹林,清除林下杂草、灌木,调整立竹密度120~160株/亩,1年生、2~3年生及4~5年生的竹比例为4∶3∶3,立竹分布均匀。
(2)培养料选择:采用竹木加工下脚料竹屑、木屑、谷壳、砻糠等作原料,宜两种或几种混合,质地软与硬、粗与细的原料搭配。新鲜或发酵料栽培,宜添加麦麸等富含氮的原料。
(3)竹林下沿等高线挖沟(宽30~40cm、深15~25cm)。挖沟时尽量避免挖断竹鞭,以减少对竹林的影响。沟间距根据竹子间距灵活确定,开挖新土堆放两边,一般每亩竹林挖沟的实际面积约为200m²。
(4)菌种播种:每平方米用菌种3~4包。将原料拌匀拌湿,导入沟内,采用三层料两层种,第一层约8cm厚培养料,撒上1/3竹荪菌种,块状为好,再铺一层约8cm厚的培养料,播种其余2/3菌种,覆上一层约4cm厚的培养料,然后覆土,覆土厚度5~8cm。
(5)发菌期管理:发菌期温度低于18℃时,需覆盖塑料薄膜。播种后10d左右,料内菌种块呈白色绒毛状,菌丝吃料,说明萌发定植正常,若菌种块变黑,说明菌种已霉烂,应及时补种。培养基质含水量50%~60%、土壤含水量20%~25%、温度23~28℃为宜。发菌期应防止雨水进入菌床,避免积水。
(6)出菌期湿度控制:播种30d后菌丝穿出土面,形成菌索,应撤去薄膜,在畦面加盖竹叶等竹林凋落物。形成菌蕾时应控制好湿度,增加喷水量,晴天早晚各喷1次,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
(7)菌菇生长期环境控制:出菇期苗床表面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温度23~32℃为宜。接种后70d左右形成子实体,菌蛋大量出现后,增加喷水量,提高土面湿度,除雨天外,早晚各喷水1次。在温度最高的8月,连续雷阵雨天气会导致菌蛋死亡,注意遮盖避雨。
(8)采收技术:一潮竹荪采收结束后,应停水5~7d,然后在畦面浇一次重水,第二潮竹荪的菌蕾长出后,管理方法同上。采收宜在上午6—10时进行,竹荪菌群开始下沿即可采收。采收时将整个子实体从菌托下方切断菌索,将菌托和菌盖剥下,与柄裙分开存放。
(9)菌菇保存:采用脱水机热风烘干。将竹荪整齐摆放在烘筛上,尽快使烘干室温度升至60℃,保持3~4h,后降至40~50℃,保持1~2h。烘干的竹荪放置20~30min后放入密闭的包装袋,避光干燥低温保存。
应用效果与推广前景
该技术已在浙江、四川、广西、江西、湖南等省(区)推广应用1000亩,竹林综合经济收益达到5000元/亩以上。
该技术适用于我国南方竹区,尤其是以竹产业为重要收入来源的低山丘陵地区。该技术劳动强度适中,适合妇女、老人操作,可有效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充分发挥竹林自肥效应,生态环保,产出快速,收益高,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市场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