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做生意是长项的维吾尔族、游牧是生活主旋律的哈萨克族同胞,现在他们却成为沙湾县农民中的佼佼者。

种棉养羊两不误

“这两年我每年都种30亩地的棉花,亩产都在300公斤以上,种地的收入还不错,冬天再做点生意挣些零花钱,够我们一家4口人花的。”近日,安集海镇和平新村的维吾尔族农民卡德尔江・沙塔尔高兴地说。

卡德尔・沙塔尔说,他夏天主要种棉花,冬天还是发挥着维吾尔族人会做生意的特长,自己育肥些牛羊卖,一个冬季赚个一万多块够一家人的开销,就可以把种地挣的钱存起来,来年再种地的时候就不用贷款了。

而安集海村的维吾尔族农民阿合白・乌苏曼,则是多种种植以减少风险,他种了35亩,其中近20亩地都是承包别人或村上的机动地。他种了10亩地的辣椒,25亩地的棉花,说是怕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如果种的太单一,万一价格不好就赔惨了。

阿合白和卡德尔江一样都是勤快人,他们会在冬天利用赶集日,自己宰牛宰羊卖肉,一冬天也能赚个万把块钱,供养两个孩子上学。

“两个孩子都很懂事,大女儿在县四中上高一,学习在班里名列前茅,二女儿在镇中心学校二年级汉语班学习,回到家都会帮我们做做家务,还到地里去帮忙,对于她们的未来要做啥她们自己选择,我不干涉。”阿合白・乌苏曼一脸幸福地说。

阿合白和卡德尔江的父辈们就是安集海镇的农民,但那时候种地条件差,全靠牛犁地人干活,家里人口多,生活也不好。

“父母也会和我们聊起以前的事情,说我们现在生活在福窝窝里了,以前一个人10亩都种不过来,现在一个人种100亩也不成问题,都是现代化的机械在干活,”阿合白・乌苏曼说。

说起他们都能把地种好,产量甚至比有些汉族农民种地的产量高时,阿合白・乌苏曼和卡德尔江・沙他尔异口同声地说:“都是现在的科学发达呀。”

“要是棉花有啥病了,我们就把生病的棉花拿到农综站,让技术员诊断一下,然后他们会告诉我们打什么药怎么治,他们态度也好。”阿合白・乌苏曼说。

农庄村鸭子沟小组哈萨克族村民托兰是通过大家帮助致富的,他告诉记者,他家4口人16亩地,最初种地的时候,他不懂技术,种什么都种不好。2008年村组合并后,村书记陈少华和小组长杰恩斯共同帮扶他,教他种地。告诉他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打药等田间管理的方法。

村上有一些民族同志种地种得好,村书记和小组长就领着托兰去看,和他们交流种地的经验,还鼓励他说:他们和你一样,种地都种得这么好,你通过努力和学习,也会和他们一样的。这些话给了托兰信心,也让他更加努力。去年,在大家的帮助下,他家8亩地的辣椒每亩地收入达3000元。8亩地的棉花每亩地收入2100元。

“遇到农闲时间,我就和妻子到附近的兵团打工,今年的工价很高,一天一人也能挣到七八十元,现在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托兰幸福地说。

民汉互助共致富

同村的哈萨克族村民黑旦通过勤奋、虚心向汉族同胞学习,不仅会种地了,还发展养殖业,使他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最初,黑旦家里比较困难,他干过木工活,盖过房子、牛圈、羊圈,很辛苦也挣不了多少钱,后来他开始学着种地,发现周围的汉族同志种得都很好,他开始向他们学习好的经验方法,汉族同胞也很热情,耐心帮助他,从播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详细告诉他。

渐渐地,黑旦的地种得越来越好了,还买了一台播种机,在种好自家的20亩地的同时给别人播种、追肥、松土挣钱。2009年,村里建了一个牛奶收购点,他买了4头黑白花奶牛,一头牛每天可挤20多公斤牛奶,一斤牛奶卖到3块钱。今年,牛奶收购点撤了,他就自己挤牛奶给每家每户送,一天也能卖三四十公斤,每公斤2.5元。另外,又养了4头牛,准备育肥了宰肉在赶集时卖。

从2009年开始,黑旦已经不满足只种自己家的20亩地了,他种了20亩辣椒,又包了别人的20亩,种了棉花,每亩辣椒收入在2800元,棉花一亩地收入在1500元以上。

“我去年又承包了村里的35亩地,现在我的生活越来越好。”黑旦开心地说。

据农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少华介绍,农庄村2008年经过村组合并,成了人口达2000余人的一个大村。全村共有少数民族78户,前几年,少数民族同志种地都较差,收入少。针对这一问题,党支部通过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展开一对一帮扶活动。全村43名党员,选择生活比较困难的少数民族进行一对一帮扶。一年下来帮扶对象可以独立种地后,再重新选择较困难的少数民族家庭进行帮扶,教会他们科、学种植、养殖。

“在春播、良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种地的各个重要阶段进行指导,帮助少数民族同胞能在各个阶段采取科学的田管措施,对于家庭特别困难地种不下去的少数民族家庭,以村委会的名义给担保贷款,帮助解决农资问题,我们会想办法让每一位少数民族同胞都过上好上日子。”陈少华说。

每年农闲时镇上、村上搞科普培训时他们都去参加学习,在田间管理上遇到难题时,就去镇上的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向技术员们咨询。

“我们镇上的少数民族和汉族长期居住在一起,生活习惯也改变了,和汉族同胞一起种地,一起学习科普知识,在种地过程中农业技术员也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呈现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安集海镇分管农业的领导姚军说。

在安集海镇4112名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农牧民中,像阿合白・乌苏曼、卡德尔江・沙他尔、托兰和黑旦一样会种地、懂经营、学科技用科技的人越来越多了。

搬迁农民转观念

“只要好好干嘛,钱就有了。”近日,沙湾县四道河子镇下八户哈族村民叶尔克说。

据了解,叶尔克一家是1998年3月从该县博尔通古乡搬迁到下八户的。在山上时是以放羊为主,全家大小7口人种了28亩地,除了种玉米、小麦还有土豆、葵花,只能吃饱肚子。

到下八户村后,村上给他们家分了56亩地,在该镇主要是种棉花,一下从放牧到种棉花,这个跨越式转变并没有难倒虚心勤劳的叶尔克一家人。村上的党员、村干部们也没有把他们当外人,不仅帮他们干活,还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种好棉花。

“他们家现在种的棉花产量比有些汉族人种的棉花产量还高。”下八户村党支部书记王金虎说。

现如今,叶尔克一家住进了2008年修建的100多平方米的抗震安居房,建房投资了6万多元,家里养了4头牛,其中两头是奶牛,还养了21只羊。2009年人均收入达到了7200元。

生活好了,思想也转变了,叶尔克现在不仅会种棉花,还会开大车,谁家有需要就去给人家开车挣钱,自己家地里的活干完了就去别人家地里干活挣钱。

“我今年种了40亩棉花,养了50只羊,奶牛13头,农闲时我还开家庭餐馆,估摸着今年能收入个七八万没问题。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住在这漂亮的房子,我以前都没敢想的,还是要感谢党。”四道河子镇草湖村的哈萨克族搬迁户哈毕激动地说。

哈毕一家也是1998年从博尔通古乡搬迁到四道河子镇草湖村的。他们搬迁以前生活很困难,媳妇没有工作,一家6口人的生活仅靠他一人在博尔通古乡当护林员每月700元的收入维持。

自从搬到草湖村以后,村上给分了土地。村领导、村民们都热心地帮着教他们种棉花,哈毕很快就掌握了种植技术。现在他们种的棉花产量在村上都是冒尖的,就连少数民族同胞都称赞他们家地种得好,并以他为榜样。

同时,哈毕受到汉族同胞的影响,农闲时还开了家庭餐馆,通过十几年的努力,现在住上了抗震安居房。拖拉机、摩托车都有了。

据悉,1998年搬迁到四道河子镇的29户哈萨克族同胞,通过镇领导的关怀和所在村的村干部、村民们传帮带及自身的努力,现在都过上了好日子。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