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视频剪辑 周萍英
通讯员 雷剑 薛文军
你见过85万元一台的拖拉机吗?你看到过秸秆变黄金吗?在湖北襄阳市襄州区,有个叫周白虎的农民,从一个倒腾水果的小贩,琢磨家乡的田和地,成立三家服务农民的专业合作社,引领农业走向现代化。凡是农民需要的服务他都有。几十架无人机一天能喷万亩地,之前一烧了之的废弃物秸秆变成能换钱的“摇钱草”。他自豪地说,当个农民有门槛,不是谁想当就能当:“我要做一辈子的专职农民!”
水果换粮食换出商机
“我是专职农民。”周白虎见到极目新闻记者的第一句话,透着小小的骄傲。利落的寸头、黝黑的皮肤,和一辆适合跑山地的柴油SUV座驾,让他在一众人里格外显眼。
事实上,今年43岁的他,年轻时也曾在城市里闯荡。在广东工厂每个月1500元的工资,相对当时自家的农活效益,自然高得多。
他说,他注定要当个农民。2004年,因为结婚,他回到老家襄州区石桥镇。“打工是浪费自己的能力成就别人的梦想,而自己干事业,是用自己的能力成就自己的梦想。”他盯上了农村广阔天地。
干事业没本钱,穷得叮当响的两口子,从哥哥那作价2000元赊来一辆小三轮贩水果。上午赶集在街上摆摊,下午散集后就将剩余的水果拉到各村去换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
走乡串村水果换粮,让周白虎从乡亲们口中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他听说,山东临沂有人收木材做家具。他就自己从村民手里买树,凑够一车卖到山东。
又听说人家是用机器旋出树皮子,一层层压起来制成三合板再做家具,他又买了旋皮机,自己做三合板,这样利润虽然大了,但他也意识到,树木伐得快,长得慢,毕竟不是长远之计。
2008年,一家国企在石桥镇建养牛场,需要饲料,有多少要多少。当地人丢在地里不要的玉米秸秆,一斤能出价六分到八分钱,最贵的时候给一角钱。头脑灵活的周白虎意识到:机会来了!
废弃秸秆变“致富草”
收秸秆利润薄,得靠量。
一开始,夫妻俩自己去地里割,不仅累还赚不到钱。他找亲戚借了四台车,雇人去地里割,够一车就拖回家。当年,周白虎收的秸秆就供应了农场总收购量的十分之一。后来,他干脆用机器收,仅两三年时间,养牛场所需要的秸秆饲料,周白虎全承包了。
2015年,襄阳市禁烧秸秆,他兴奋了:只要有秸秆就有钱,他购买了几台捡拾打捆机,到田里免费帮农民收秸秆,业务量更大了。
彼时的周白虎觉得很满足,直到认识了一位武汉的朋友。周白虎介绍,这位武汉朋友跟广东一家大集团有生意往来,而这家集团在广东、广西建有四个大牛场。
这位武汉朋友找到周白虎,让他帮忙组织秸秆货源,自己调配进口收割机等设备供使用,一吨货给15元提成,当年周白虎就赚到十几万元。经过两年合作,2017年,武汉朋友直接给他牵线,让他和那家大集团签订供货协议。
每天都要发五六十台半挂车的货到广东,一车装二三十吨。“那时候,镇上就像个大停车场,所有的大货车都慕名过来等着给我拉货。”他回忆道,他曾在2017年去钟祥12天,把1700亩地的货收完,卖到广东,这一笔就赚了37万元。
有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和收购量,在这期间,周白虎也成立了利国民秸秆再利用专业合作社,把周边村、镇农民都组织起来,与村里签订收购合同,村民一亩地平均多增收300多元,还减轻了当地秸秆禁烧工作压力。
与此同时,合作社也把秸秆生产从以前单一的粗饲料加工向多元化发展。除了牛羊的粗饲料代替,秸秆还能作为种双孢菇和杏鲍菇的菌草,一些黄菌霉素超标水分超标的,就送到电厂作为燃料,甚至建起了脱贫车间,将秸秆编织成工艺品“给草增值”。
“一人种三五千亩地”
周白虎给极目新闻记者展示了一段视频:玉米地里,几台捡拾打捆机缓缓轧过,乱糟糟的秸秆瞬间被卷进机器里。几分钟后,打捆机便吐出一个高两米、直径一米左右的圆柱形秸秆捆。
周白虎说,把蓬松的秸秆打捆,不仅方便存放,运输时也更好装车,还节省运费。而收割机、搂草机、捡拾打捆机……十几台设备是合作社的第一笔投入,共花了700多万元。
3月下旬,极目新闻记者在周白虎的合作社里看到,搂耙机、旋耕机、打捆机、无人植保机等一字排开,甚是壮观。
伴随着“突突突”的声响,周白虎从车库里开出一台拖拉机。极目新闻记者看到,这台红色的拖拉机光轮子就有近两米高。“马力大,前面可以装犁地机、打捆机,实用得很。”他说,这台拖拉机花了85万元,农忙的时候可以连续作战,为了抢农时,他曾在这台拖拉机上不眠不休连续作战三天三夜。
无人机也是周白虎的宝贝。团队总共有14台无人机,一天能给1万多亩地嗑药施肥,“那效率是人代替不了的”。人工打药施肥10块钱一亩,辛苦吃力,现在人手越来越少,没人愿意干,无人机收费不仅便宜还快。他还想组建襄阳无人机植保队,培训操作手一起去外地接活干。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合作社院子里有三组高耸15米的粮食烘干机。“一个就能烘干35吨粮食,三组一个批次能烘干105吨,烘干机使用天然气加温,经济环保。”他介绍着。
如今,周白虎除了最初创立的利国民秸秆再利用专业合作社外,还成立了石桥镇白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襄阳利国民农业有限公司。凡是农民需要的服务都有,他说。
“怎样成为农民最好的朋友呢?能用机械给你犁地,用无人飞机给你打药、撒化肥;收庄稼时,我给你用机器收割,你把秸秆给我;天气不好时,你粮食拉过来,我给你烘。一条龙服务。”周白虎认为,机械化、社会化农业服务是农业发展的趋势。“以后农民都当老板了,坐在田间地头,就有服务团队给他干活,一人种个三五千亩地,那都不是事!”
靠大脑养活一片人
在周白虎的影响下,近年来回乡创业、务农的年轻人多了起来。在周白虎的合作社里,投资入股的8人,其它方式入社的80多名社员,个个都是返乡创业年轻人。
石桥村五组的杜贵军父母身体不好,常年吃药需要人照顾。家里本就不富裕,自己结婚又欠下债务,伴随两个小孩的出生,开支更大。在回村前,杜贵军在工地上干活赚点辛苦钱。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周白虎主动和杜贵军联系,表示可以给他提供工作岗位,每月给3000元的工资保底和额外奖金。杜贵军答应了,生活也有了起色,但仍然不够支撑一个大家庭。
于是,周白虎拉杜贵军入伙。
最初杜贵军因没钱买机器表示婉拒。周白虎给他算了一笔账,一辆铲车4.8万元,由合作社借2万元给杜贵军,他只需要筹到2.8万元就能入股。
见周白虎如此有诚意,杜贵军发动身边的亲友,好不容易集齐2.8万元,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以每天用车800元价格租用他的劳力和车,就这样,杜贵军很快就还清了借合作社的2万元钱,又于2021年10月份,自筹资金买了一台20万元的钩机。
如今,短短几年时间,杜贵军的钱包鼓了,笑容也多了。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对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实行土地托管或者土地入股分红,周白虎和合作社的社员们时刻不忘乡亲们。他们还与多户经济困难家庭达成了劳务用工、土地承租、技术支持、秸秆回收等协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除此之外,合作社还免费为村民群众培训农机操作技能,一年来共培养了48名农机操作手,仅一季就为困难群众劳务务工增收近200万元,农机手增收60多万元,极大增加了困难群众的收入。
靠体力只能养活一个人,靠技术能养活一家,靠大脑能养活一片人。周白虎说。
靠大脑养活一片人的周白虎先后获得“襄州区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农业英雄金奖”等荣誉称号,其合作社2020年被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评选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2020年疫情期间,周白虎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活动50余次,为本镇村民提供新鲜蔬菜40余吨,捐赠各类防疫物资3吨,被襄州区农业农村局评选为“疫情突出贡献农民奖”。
2021年河南暴雨,周白虎组织社员成立“支援河南抗洪救灾先锋队”,共组织救灾车辆7台、无人机6架,为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无偿提供2万亩的农药,免费为当地受灾农田飞防作业3万亩,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为其合作社颁发了“支援抗灾救灾爱心合作社”荣誉证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