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驻村第一书记汤旭希从广州召开的湛江驻外商会会长联席会上推介番薯回来,就马不停蹄乘车赶回吴川黄坡镇稳村,和其他驻村干部一起组织新一轮的推介活动。尽管距离今年番薯丰收还有一个多月,但驻村干部和村民已忙得不可开交:打理地里的番薯苗,外出推介、开展预售、谋划深加工……

湛江稳村地处鉴江下游西岸,长期以来,村民主要种植番薯和稻谷,经济收入较低。2015年该村集体收入仅6000元,贫困人口27户100人,人均年收入低于4000元。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稳村由湛江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市经协办、市基投集团共同帮扶。目前,稳村已形成“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和贫困户)+基地+农户+‘双订单’”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稳村番薯”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2016年,稳村48%的贫困人口当年实现脱贫,脱贫户继续当股东,享有以后年度分红。

打造“稳村番薯”品牌

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合作社社长吴田生每天都要去田头转一转,督促村民悉心打理番薯地。“过去只能以几角钱一市斤的低价卖到当地农贸市场的番薯,如今卖到了全国各地,价格大幅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也提高了。预计今年稳村番薯产量突破100万斤,较去年增加三成,贫困户股东又能分到‘番薯’红,腰包也更加鼓。”看着丰收在望的番薯,吴田生笑得合不拢嘴。

原本寻常无奇的番薯地,如今变成了贫困户的“聚宝盆”,这一切都得益于精准扶贫帮扶单位的帮扶。2016年5月驻村以来,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精准脱贫的新路子,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经过实地调研,驻村干部发现稳村生态环境好、番薯质量好的潜在产业机遇,于是成立稳村农业专业合作社,打造“一村一品”稳村番薯,通过发展产业,以分红的形式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收入。合作社赢利后,将按章程分红给村集体和贫困户,让贫困户享受红利当股东。

去年10月,在扶贫工作队的协助下,稳村申请注册了“稳村番薯”“稳田香”商标,并邀请著名作家洪三泰为稳村番薯题名作赋。

为确保村集体和贫困户有长期稳定的收入,去年11月9日,稳村农业专业合作社与万合隆农牧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期长达10年的《稳村番薯经营协议书》。合作社每年生产的番薯全部供给公司,公司每收购一市斤番薯就支付0.5元给合作社;合作社向农户收购番薯的价格略高于市场价。11月20日,稳村收获成立合作社后第一批番薯4000斤,当天合作社就有2000元收入入账。

截至今年9月,合作社经营纯利润超过20万元,贫困户股东已先后领取了两次共计1300元/人的分红,最高一户分红近万元;2016年村集体分红3.6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5倍。在今年7月14日合作社第二次分红大会上,贫困户、合作社社员杨瑞玲一遍遍抚摸着装钱的信封,激动得热泪盈眶。

“龙头”带动多元化发展

为了让贫困户实现长效脱贫,驻村干部开始思考稳村的多元化发展之路。今年以来,驻村干部协助稳村重新确定土地所有权,将村集体土地增加至200亩,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用地,为产业多元化打下了基础。

驻村干部还规划“稳田香”精准扶贫连锁产业,力争实现本土品牌和延伸品牌的有机结合,增加收入增长点。目前,稳村种植的稻谷已迎来丰收,合作社与万合隆农牧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十月红”红米、“稳米”也在热销之中,仅在“十一”长假前,就已销售15000斤“稳米”、4500多斤“十月红”。稳村农产品逐渐成为当地村民稳定增收的“摇钱树”。

驻村工作队把精准扶贫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深度和广度上带动扶贫工作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稳村地处鉴江下游,一直以来存在饮水难、行路难、排水难问题。帮扶工作队进村后,多方筹集资金,先后完成自来水、环村路、排水渠工程建设,并对稳村小学进行了升级改造。今年初,稳村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结束了千百年来从鉴江直接抽水使用的历史。

“过去每天一大早就要清洗过滤棒,常常弄得一身是泥。现在稳村小学窗明几净,地板平整,村道、路灯、文化广场一应俱全,臭水塘变风景池,全村彻底变了个样。”说起稳村近年来的变化,稳村小学校长陈绍钧十分感慨。

“我们着力打造长效帮扶和组织建设两支不走的工作队。”湛江市纪委常委、驻稳村工作队队长张宗胜表示,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稳村初步建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长效帮扶机制,形成了以‘稳村番薯’为主导的产业系列商标品牌,实现了村集体、贫困户、全村种植户的“三增收”。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