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雨过后,艳阳高照。在淮南市毛集实验区夏集镇刘圩村的一条林荫大道上,“淮南市四季青种植合作社”几个招牌大字映入眼帘。透过十字路口的树木丛,看到不远处的田地里有一排排大棚,土地被分成一条条垄,几位工人正在里面铺设给水管道。在大棚对面,相隔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绿色的稻田一望无际,偶尔看到有村民在田间劳作。
谈到“四季青”合作社,村民们总是笑逐颜开。因为自从有了合作社,村里道路宽阔了,环境也变好了,乡亲们的收入提高了,生活也越来越好。
淮南市四季青种植合作社大棚
多途径提高村民收入
走进合作社,刘圩村村主任陈瑞金和合作社负责人刘庆娟正在办公室门口交谈着。刘庆娟介绍,今年7月末,连日降雨让五六十亩地的西瓜受灾严重,合作社损失了二十万元左右,不过幸好买了保险,相关部门也对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西瓜损失了现在可以种草莓,草莓出来之后还可以搞采摘,工人的工资基本没受影响。”
村民正在大棚铺设水管
据了解,在合作社成立之前,刘圩村一直都是传统大田种植,生产效益低下,除了出门务工,村民们的收入大部分来源于自家的水稻种植。如何让农民多途径增加经济收入成为刘圩村的难题。直到2013年,在了解到建大棚搞果蔬种植,效益好于传统种植,陈瑞金和刘庆娟等人共同发起成立种植合作社。2014年,淮南市四季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如今,“四季青“合作社已成为安徽省省级示范合作社、安徽省十大扶贫合作社,还是国家级菜蓝子储备园区。合作社现拥有会员156户,已流转土地600多亩,建设高标准大棚260亩,修建水泥路面12000平方米,建设秸秆发酵池2座,从业人员100多人,年生产绿色蔬菜、瓜果3000吨左右。同时,合作社还注册了商标,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统一标签,远销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的各大农贸市场以及大型连锁超市,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
除了种植绿色瓜果和各种无公害新鲜蔬菜,合作社还有20多亩的养殖水面,随着发展壮大,合作社将逐步建成集观光、采摘、垂钓、休闲、认购代管为一体的综合园区。
多方式助力贫困人口脱贫
陈瑞金介绍,合作社自成立以来,本着“致富不忘乡邻、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目前,合作社主要采取两种帮扶方式,一是采取“合作社+贫困户入股”的方式,吸纳夏集镇缺技术、缺劳力贫困户的扶贫专项资金入股分红,提高贫困户的收益;二是吸纳夏集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务工。目前,有6名贫困人口在合作社就业,月收入有2000元左右,吸收105户共计48万元扶贫资金带资入社,户均年增收1500-2000元。
今年60多岁的岳大姐和邻居姐妹们经常在合作社打零工,干的都是简单的力气活。岳大姐说,农忙的时候忙自家的农田,闲的时候就来合作社打工,不仅能和邻居们聊聊天,还可以赚点零钱。刘庆娟介绍,每到种植季节,村里不少五六十岁的贫困留守村民都愿意来合作社打零工,一天工资有六七十元,一年可以收入八千到一万元不等。
据了解,合作社还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并严格按照“市价高走市价,市价低走保护价”的原则收购贫困户农产品。在这种模式下,农户不仅掌握了田间管理和种植技术,同时也增加了收入,实现脱贫。
四季青种植农民合作社扶贫帮扶方式公示
在合作社党支部门口,四季青种植农民合作社扶贫帮扶方式在宣传栏公示,贫困户帮扶措施、流转土地和入园务工以及保底分红收入一目了然,公正、公开透明的扶贫方式让夏集镇村民切切实实感受到近些年来生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