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央视财经频道《生财有道》播出节目《橘乡秋收生意火 高原湖边拍鱼忙》,让华宁县华溪镇和当地特有的极早熟柑橘走进了全国观众的视线。节目的播出,成为当地干部群众自豪热议的话题。近日,记者来到华溪镇,虽然当地早熟、特早熟柑橘销售工作已经完结,但随着冰糖橙的上市,部分果园和交易市场依然热闹,游客愉快地品尝橙子,农户开心地数钱揣进腰包,今年3亿余元的产业收入让群众眉开眼笑。
“近年来,华溪镇柑橘都是供不应求,农户根本不用为销路发愁,全镇4641户农户中柑橘种植户达3380户,仅种植收入户均就达8万元以上。”华溪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孔令娟介绍。
“每年从我们公司销售的柑橘就有6000多吨,收入达到2000万元。今年柑橘都快收完了,还不断有外地客商问我要货。”华溪镇惠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呈学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华溪镇这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有如此底气、财气,背后是让人称道的橘农致富经。
“当地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太强了”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当地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太强了”是记者听到最多的话。
华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勇讲了三件“小事”:其一,华溪镇每年都要组织橘农集中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全镇橘农每年至少能得到一次培训。“很多地方举办培训要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在我们这里刚好相反,一听到有培训,大家争着抢着来听,很多时候凳子都坐不下,只好建档立卡户优先。”张勇说。
其二,华溪特早熟柑橘一般7月初上市,比全国其他柑橘产区提前40至50天,不少外地客商为抢市场往往6月底就提前来收购,开出很诱人的收购价,但没有一户农户会抢先采摘。华溪橘农有一个可贵的共识:只有保证果子成熟的品质,生意才做得长远。
其三,2015年以来,华溪镇统一规划,对低效、老、病橘园进行改造。“当时很多需要砍除的柑橘树第二年就要挂果,但所有涉及农户没有一人反对,大家虽然心疼,但还是全力配合工作人员及时砍除低效果树。”张勇说。6000余亩橘园的改造,为全镇柑橘产业优质发展、农户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历届镇党委、政府的规划下,全镇橘园良种率达95%以上。
“土专家”绝活多
华溪镇政府办公楼楼道上挂着一幅字:“清林梅茄菜中宝,志伟喷灌效益好。农民照样获专利,科学践行智商高”。到过华溪镇的人都知道,这里的“清林”指的是华溪镇蚱蚌小组农民梅清林,其发明的“华茄一号”茄子高产优质栽培新技术,先后获2000年玉溪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比赛银奖;“志伟”则是当地名人杨志伟,作为一名普通橘农,他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山地水资源不足、灌溉操作不便是制约本地柑橘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便在自家果园做试验,研究出近地面微喷系统。在上级科技部门的指导帮助下,该项技术不断改进完善,“树木近地面自压微喷装置”于2009年5月获得国家新型实用技术专利。为了扩大微喷技术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杨志伟和柑橘种植大户合作,建了两个“柑橘近地面微喷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并利用这两个基地举办培训班,在向华宁柑橘产区推广的同时,也积极向周边县(区)推广。通过杨志伟良好的信誉、过硬的技术,微喷技术得到了橘农的认可,家家户户自筹资金邀请杨志伟帮助安装微喷装置。目前,该项目已被纳入云南省农机具购置补贴范畴。
除了梅清林和杨志伟,华溪还有很多和他们一样的“土专家”,比如在全市柑橘芽变选种技能大赛中获得最佳果面奖的农民赵云祥;在全市冰糖橙芽变选优技能赛中获得果肉颜色特别奖的钟玉兰和获得综合最优奖的施学德等等。这些“土专家”既是应用科技的带头人,也是远近闻名的“柑橘种植大王”,他们对某些高难技术和病虫害防治难题有独特的“偏方”,而且配方来源于丰富的实践积累,行之有效,易学易懂,操作性强,深受群众欢迎,每天上门求教的人络绎不绝。这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土专家”队伍,正成为当地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的先锋队、造血式脱贫增收的领路人。
异地开发抱团致富
经过近30年的柑橘产业栽培和发展,华溪柑橘早熟、优质优势明显,华溪镇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亚热带名优水果生产基地。2013年该镇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
随着当地可开发的空间逐年缩小,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技术的华溪柑橘种植大户把扩大再生产的眼光投向了玉溪市外。截至目前,华溪镇到市外开发柑橘种植农户有93户,开发土地106块,面积31576亩,涉及红河州、西双版纳州、文山州、昆明市、普洱市、保山市等州(市)。在经营方式上,有的种植大户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有的采取企业管理模式,有的则通过抱团开发形成连片规模。在红河州建水县盘江乡,华溪镇与盘溪镇的34户种植户抱团连片开发,当地政府有序组织土地流转2万亩,当地农户有的获得10多万元的地租收入,并投入劳力在基地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
“农户走出去发展,不仅扩大种植规模,进一步增收,也把生产技术辐射到多地,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真富。”张勇说。(玉溪日报记者 张丽梅)
短 评
“我要富”是脱贫致富的最大内生动力
□ 彭晓娟
“我要富”是脱贫致富的最大内生动力。贫困群众要想富,不但要有“我要富”的意识自觉,更要有“我要富”的行动自觉。
首先,要有“我要富”的意识自觉。在日渐深入的脱贫攻坚战中不难看到,大多数贫困群众转变思想,积极学习农业科技,依靠勤劳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但是仍有少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现象依然存在。10月27日,云南日报推出的《云南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视频曝光,却意外获赞无数》一文引起网友热议。说白了,网友为扶贫干部点赞,是因为主人公敢于一针见血指出“等靠要”思想要不得,激励贫困户靠双手去奋斗、去追求幸福,同时也道出了扶贫不是大包大揽,脱贫致富的关键在贫困户自身。在华宁县华溪镇,橘农们不是“要我富”,而是“我要富”,他们不等不靠不要,积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积极抓住党委、政府的帮扶政策,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奋斗,自豪地过起了好日子。
同时,要有“我要富”的行动自觉。贫穷的原因除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农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条件差以外,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何充分发挥县、乡、村农科服务组织人才资源优势,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村经济,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所在,也是扶贫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华宁县华溪镇,广大农户不仅想要富,而且抓到了如何富的根本,“信科技、学科技、用科技”在当地深入民心,科技成为增收致富的助推器。他们争着抢着参加培训,他们埋头苦干情系农业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氛围中,一大批勇于尝试、勇于创新的乡土人才应运而生,这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土专家”队伍,不但自己富了,还带动乡亲们一同致富,对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