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1989年夏天,19岁的马涛高中毕业。这一年,怀着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他扛起父辈的锄头,在老家的10亩土地上开启了自己的耕耘岁月。

20多年挥汗荷锄的日子,马涛体会到了政策之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借着这股东风,他随即成立了黄龙家庭农场,成为南京市首批家庭农场之一。自此,家庭农场作为南京市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开始迸发活力,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探索。

摸着石头过河,走过初生的5年,南京市家庭农场的数量与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全市已有家庭农场3750家,经营比重超过40%,户均效益约20万元。不少种养大户“变身”家庭农场主后,改变了小农经济单兵作战的策略,走上了抱团发展、集群集聚的道路,家庭农场已成为南京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有生力量。

虽然前景乐观,但南京市家庭农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并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如:资金乏力、人才缺失、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等。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的发展还需要循序渐进,才能使之真正扎根农村,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数字· 5年,全市已有家庭农场3750家

本月4日,一场大雪悄无声息落满山野,浦口区桥林街道林山村一片银装素裹。趁着下午雪势稍小,48岁的农场主马涛急匆匆赶到了地头,查看小麦长势。“盼这场雪盼很久啦,瑞雪兆丰年嘛!”马涛喜滋滋地说,对自家1000多亩小麦而言,这场雪不仅能防寒保暖,还能减少病虫害。

作为林山村土生土长的农民,马涛在这片土地上已经耕耘了28年。从最初的10亩薄田到如今的千亩沃土,他关注着这片土地的春种秋收,也感受着农业政策利好所带来的改变。

马涛回忆:“刚开始地少,不懂技术,也没有什么扶持,所以稻麦产量一直上不去。对一家五口而言,10亩地带来的收入很有限。”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引起各方关注。我市在当年就出台相关意见,大力推动家庭农场发展。借着中央一号文件的东风,马涛随即成立了黄龙家庭农场。5年来,他的农场已经从最初的4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亩,全年稻麦生产总量达1000多吨,亩均净利润接近800元,比一般农户高出10%。

马涛介绍,农场成立以来,他每年都要参加市、区农业部门举办的水稻、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培训,提高种粮技术水平。近年来他的农场优质专用良种覆盖率达100%。

除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每年马涛都会申请二三十万元的“金陵惠农贷”购置农机。目前,农场500多平方米的库房存放了收割机、植保机等各类机械20台套,农场稻麦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达100%。

除了以马涛为代表的农民,还有不少新农人也耕耘在家庭农场这片沃土上。园艺专业毕业的陈文龙从小就有田园梦,2012年年底辞职回高淳老家,跟父亲一起发展生态循环种养,并在次年6月成立了文龙家庭农场。

作为漆桥镇第一家家庭农场,陈文龙在摸索中不断前进。他引进了高淳本地山羊、贵妃鸡和扬州白鹅,放养在100多亩的茶园中。畜禽粪便作为茶树的肥料,茶园里的黄豆、玉米作为山羊饲料,使农场实现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目前,农场300多亩土地亩均净利润达8000元。作为新型职业农民,陈文龙的品牌意识也远高于父辈。2013年,他申请了“御竹园”品牌,并注册了“淳慢城金花”商标。“自己的东西跟别人的肯定不一样,走上市场还是要打品牌提升知名度。”陈文龙说。目前,借助高淳国际慢城的区位优势,他已经把农场打造成了集采摘、垂钓、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观光生态农场。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京市家庭农场共375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06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69家。其中,粮食类的占34%,平均经营面积349亩;蔬菜园艺类占30%,平均经营面积199亩;水产类占23%,平均经营面积198亩;种养结合类占9%,平均经营面积250亩;畜牧类占4%。家庭农场经营比重超过40%,户均效益约20万元,达到与城镇居民大体相当的收入水平。

·亮点· 集群集聚实现种产销一条龙

与马涛、陈文龙等农场主单兵作战的方式不同,浦口区星甸街道后圩村的74家农场主走上了抱团发展、集群集聚的致富路。

地势低洼的后圩村湖荡众多、水网密布,村民一直有养殖螃蟹、龙虾等水产的传统。但是配套设施的落后及资金、人才的乏力始终掣肘着圩区万亩蟹塘的发展。

41岁的浦口区胖子家庭农场农场主唐思和说,在没有集群发展前,圩区沟渠路不顺畅,自己对市场信息掌握不足,螃蟹经常以30元/斤的价格被蟹贩直接收走。加上混养过程中技术缺失,龙虾生病殃及螃蟹,一年下来亏损达七八万元。

浦口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后圩抱团发展的先天优势,从2014年起,他们就在后圩建设家庭农场集中区,从基础设施、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区农业局通过区家庭农场发展专项资金,帮后圩修路、开挖沟渠、制作标识牌。同时,专项资金还对省、市、区级示范家庭农场都给予适当补助。浦口区珊珊家庭农场2017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后,先后获得了共4万元补助。

集聚发展不仅完善了基础设施,还统一了购苗、生产、销售等环节。“以前各买各的,现在几家或者十几家蟹塘主一起去高淳、宣城等地购苗,一次采购上千斤,价钱会更便宜。”27岁的珊珊家庭农场农场主周喜说,螃蟹养殖过程中,区水产站定期派工作人员到社区推广技术。此外,圩区每几户就有一名指导员,指导蟹塘主们养殖。

浦口区顺和家庭农场是后圩村渔业科技示范户,80后农场主姚健毕业于淮海工学院水产养殖专业,他常与周边养殖户分享养殖经验、做好技术服务。经过几年的示范带动,后圩村家庭农场集中区螃蟹养殖面积近万亩。去年,集中区上市水产品300万斤,毛利上亿元。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市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配套基础设施、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开展服务,引导产业相同的家庭农场集群发展。浦口区石村也成立了由10家家庭农场组成的龙虾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提供龙虾虾苗购买、培育、养殖、销售等相关服务。江宁区谷里街道建立了家庭农场联盟,为辖区的家庭农场提供生产资料、植保、农机、粮食收购等统一服务。

除了集群集聚发展,近年来,全市家庭农场突破传统生产领域,探索农产品精深加工、体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电商等经营机制创新试点。

栖霞区周诚家庭农场依托缘派蔬菜专业合作社,使用“派缘”商标销售蔬菜产品,在门店直销的同时,创立淘宝店铺和微信公众服务号进行销售;浦口区刁檀家庭农场积极拓展“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渠道,与北京华联集团精品超市合作,拓展了10家“翠云山”品牌生鲜线下销售点。同时,与淘宝·南京馆、广电猫猫、联创食惟天等本土专业生鲜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合作,成功进入中高端农产品市场。

·瓶颈· 资金、人才等问题掣肘发展

经过5年的发展,作为南京市新型经营主体的家庭农场,目前已成为南京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有生力量。而这一切,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为了缓解农场主们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南京市建立了“南京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市级财政安排4亿元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为家庭农场等主体进行无担保、无抵押、利率为基准利率贷款。近两年,已为405家家庭农场累计贷款近2亿元。同时,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财政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等贷款进行40%贴息,近3年累计贴息160多万元。

虽然前景乐观,但是南京市家庭农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并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如:经营规模小、资金乏力、人才缺失、抗风险能力弱等。

记者了解到,国外家庭农场一般规模较大,现代化水平更高。美国大半农产品出自大型家庭农场;加拿大家庭农场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大致配备有2台拖拉机;荷兰家庭农场生产高度专业化。相比国外,南京市土地流转价格逐年上涨、部分土地流转较为零散,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仍存在困难,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机械化水平及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此外,由于农业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不少农场主申请贷款只是缓解了一时的困难。江宁区子枫家庭农场农场主任伟介绍,去年5月他申请了一笔50万元的贷款,用于农资采购及农场循环水工程的建设。但是受制于农业本身的特点,回报周期较长,加上后期农业种植,不少品种还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因此,小额信贷难以满足部分家庭农场的实际需求。

不可否认,“资本下乡”解决了不少中小型农场主的燃眉之急,但浦口区胖子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唐思和更担心的是:“我干不动了的时候,谁来接手?”

浦口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后圩村上万亩蟹塘,更多的还是老农场主们在经营,像张伟钢、姚健、周喜一样的年轻人也就10个左右。很多养殖户都遵循老的养殖经验而不愿意接受新技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场主少之又少。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专业化及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看,南京市家庭农场主素质依然有待提高。省市两级也在不断加强对智能家庭农场主的培训,围绕市场营销、“互联网+”、规范管理、科技应用、生产服务等内容,实行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和跟踪服务三段式培训。浦口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浦口或将加大对青年人在农业领域创业的补贴力度,以鼓励有想法、有知识的年轻人回到浦口创业。

除了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掣肘,市场波动及自然灾害也给家庭农场主们的经营带来不少威胁。今冬的一场大雪压垮了八卦洲上坝村徐磊家庭农场的不少设施农业大棚,很多即将上市的蔬菜被冻死,农场主徐磊一年的辛苦损失大半;鱼市行情的波动让江宁区子枫家庭农场囤住了自家价值六七十万元的水产,不敢轻举妄动。正是由于农业的相对脆弱性,家庭农场的发展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与保护。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