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
我这五年
我叫崔习平,1972年生,我自幼生长在怀远县淝河乡庙东村。 1992年就离家外出读书和工作,2012年硕士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但20年后我又重返家乡,成立了禹祥家庭农场,做起了职业养鹅人,至今已有5个年头。
我的家乡位于清沟河岸边,有林地和水面,非常适宜从事养殖业。但祖祖辈辈守着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只能侍弄着亩把地,艰难地讨生活。秀美的家乡景色吸引着我,我对农业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 2013年春节一过,我就投资30多万元,流转和承包了清沟河的上百亩水面和岸边林地,养殖“皖西白鹅”,发展林下经济,逐渐形成了“水上养鹅、鹅粪养鱼”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自己生产加工的“禹祥”牌盐水鹅,在前些日子举办的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上受到省城消费者的追捧,短短两天多时间就销售了近500只。
理想是美好的,创业是艰难的。在从事养殖业的第一年,我首批购买了3000只鹅苗,每天管理着这些鹅宝宝,同时学习养殖业专业知识,还要出去跑市场。到了年末,养鹅规模发展到1.2万只,初步盈利5万多元。但只出售初级产品,养鹅利润太单薄,只有拉长产业链,才能提高鹅产品的附加值。于是,我让我的爱人外出学习盐水鹅深加工技术,并追加投资60多万,建立了年加工能力6万只的盐水鹅加工厂。与销售初级产品相比,产品利润翻了几番。
我给你算账看看,一只三个月的商品鹅7—8斤重,市场批发价6—7元/斤,扣除养殖成本35—40元,每只毛收入10元左右。但加工成真空包装的盐水鹅后,每只盐水鹅可以卖到150元,纯利润40—50元。以年加工6万只白鹅计算,年产值900万元,纯利润240万元。
现在,我的养鹅场每年产出7万只白鹅,除了销往本地的饭店和熟食店外,还外销到上海、南京和合肥等大城市。与此同时,我还涉足餐饮业,在本地开办了禹祥老鹅馆,颇受我们这里食客的欢迎。最近我与某大型鹅餐饮集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年供应他们鹅产品4—5万只,这样,我的白鹅养殖规模又可以继续扩大。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水塘里的鹅粪促进了水中浮游生物迅速繁殖,造成水质变坏。我经过查阅资料和请教专家,把专吃浮游生物的鲢鱼、草鱼和鲤鱼请了进来,既净化了水质,又不浪费草料和饲料,一举多得。现在,我的上百亩水面每年水产品产值就有10多万元。在我的带动下,庙东村有50多户人家也养起了白鹅,我们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白鹅养殖村。
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