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爱美的女人去养牛(20120410)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父亲不知道陈金娥为什么一下子要去养这么多牛,他只知道女儿自从回家后,话就变得很少,他盼着女儿早点离开那些牛,早点变回原来开朗的样子。陈金娥没有向任何人解释,开始了与牛相伴的日子。

采访中,陈金娥带着记者来到了她最早养牛的地方。

陈金娥:你看我现在这个光鲜的表面,以前我每天都要到这里来。你看,这些,还有这些,都是牛粪。

记者:牛当时就是吃这些草,是吧?

陈金娥:大米草,海边的那个草。这个草没有的时候,刚好西兰花叶子上来。过几个月西兰花没有了的时候,这个草又开始很嫩了。

陈金娥家的空地就守着这样一片一望无际的大米草。那个时候,陈金娥每天都要把牛带到这里,从早忙到晚,连跟家里人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陈金娥:以前开店的时候,还可以跟我聊聊。现在看到的好像都是背影,反正那时候别人也不会体会。

父亲:我们同人家不一样,心疼她就是心里心疼她,嘴上不心疼她。

没过两天,父亲一声不吭地出现了。

陈金娥:这个是我爸爸,这个是我。

记者:旁边那个呢?

陈金娥:这个是我妈妈。

记者:一家三口。

陈金娥:那时候,我们就看着这些远方的牛,我们就觉得,我们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它身上。

牛在哪里,陈金娥就会在哪里插上一面旗,上面有她的电话号码,和她为梦想中的牛场起的名字——宇宣,那也是她女儿的名字。

2006年年底,牛可以出栏了,陈金娥赶上了一个卖牛的大好时机。

陈金娥:大雪就是刚好把高速都封道了,然后车子都进不来,我就放在这里,它涨五角,涨一元,一头牛就差好几千,涨到一万多元钱,从这里我就看到希望了。

最后,那批牛总共卖出了25万。陈金娥用自己赚到的第一桶金买回50头牛,开始实施自己的财富计划。要规模化养殖,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散养方式,建起标准化的牛舍,可剩下的钱连用于日常开支都已经十分吃紧了。

陈金娥从银行贷款30万,在家里的空地上建起了第一栋牛舍,给自己的50头牛安了家。可没过多久,陈金娥又开始四处筹钱,最后一共集资80万元,承包了村里上千亩土地。这个举动震惊了周围的村民。然而,更意外的是,包完地的第二天陈金娥就放出消息,原价向村民转租自己的土地,让他们种西兰花。

陈金娥的表哥林连方:比如说,她租来是500元,后来她就租给我500元,她不赚我们的钱。那时候人家都包去赚钱了,她为什么不赚钱呢?

好不容易竞拍到手的土地,马上又转租出去,而且不加价,陈金娥提出的条件很简单,只要西兰花的尾叶。

陈金娥:我也就跟他明确地说,这个菜心所产生的利润全部归你们,菜心你们卖出价格以后,留下不是菜叶嘛,这个菜叶子,反正对你们来说也是一个废弃物,那就归我。

村民们都很高兴,陈金娥的这个做法帮了他们大忙,因为村里对外承包的土地面积太大,他们都包不起,而从陈金娥手中租地,可以自愿选择承包面积的大小。奇怪的是,台州有“西兰花之乡”的称号,尾叶更是随处可见,很多种植户巴不得有人来清理这些废弃物,陈金娥为什么要自找麻烦,用这样的办法得到尾叶呢?

畜牧局局长戴夏友:西兰花采了以后,剩下来的茎和叶的量估计一下有十万吨左右,这几年也没有很好地利用,大部分可能都烂在田里了。

最早养牛的时候,陈金娥经常会到种植户的田里采收西兰花的尾叶。然而,有一次陈金娥又去捡菜,却被匆忙赶来的种植户赶了出去。

陈金娥:十月份以后,叶子都长得比较好了,十一月、十二月的时候菜心还没有处理。一般农户如果不是自己的承包土地,他也不让你摘,他怕你影响他,因为他这个投资成本是相当高的。

为了保证自己的牛总能吃到青饲料,陈金娥成立了种植合作社,降低投资风险。对于自己的社员,陈金娥提出,在不影响菜心生长的前提下,可以随时采摘西兰花叶,并且按照规定统一用药,从源头上保证每一头牛的品质。

现在,一看到满眼望不到边的西兰花,陈金娥就忍不住很兴奋。

陈金娥:在你们眼里,这些都是废弃物,但是在我眼里,我就感觉这些都是钱。

记者:怎么都是钱?

陈金娥:全部都是钱。因为那些牛吃了这些废弃物,就是尾叶,到它身上就转化为牛肉了,然后牛肉到我手里,我又转化成钱了。养牛就像养小孩子一样,看你怎么样去养,如果培育过小孩子的人,他都是很懂的,因为是用感情培养出来的,产出来的肉肯定是好的。

凭借独特的西兰花资源,陈金娥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然而,很长的一段时间,陈金娥只能通过经销商卖牛,卖价非常一般。

2009年,陈金娥先后从银行贷款共100万,她新建了三栋牛舍,肉牛存栏量最多时达到了四百多头。陈金娥准备打一场翻身战,可计划刚开始就遇到了阻碍。

这里是温岭市的一家菜市场,当地的牛肉批发点就设在这里。2009年,陈金娥在这里也租了一个摊位。

陈金娥:你做到一定的时候,肯定就会有一个发展方向、发展趋势,就是说打造我们的产销一条龙。

租下摊位后,陈金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摊位挂上一块牌子。

陈金娥:牛肉的品牌也很重要。比如说,卖牛肉的这么多,买谁的不是一样。那我们有个品牌以后,别人就会说,要买牛肉,就选挂着牌子的那一家。

然而,开始的时候,不管是来批发的餐厅,还是买来自己吃的客户,都没有买这块牌子的账。因为养殖周期长,成本高,陈金娥的牛肉价格比别人高出近一倍。

很长一段时间,牛肉的生意都很冷清。陈金娥每天站在摊位前,不停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牛肉,可到收摊的时候,还剩下很多好牛肉,只能送给朋友。然而,没过多久,陈金娥陆续接到了几个朋友打来的电话,要订购自己的牛肉。陈金娥马上意识到,要打开销路,就必须走出眼前的摊位。

接下来的几天,陈金娥每天都会挑选几块上好的牛肉精心包装,配上加工好的牛肉熟食,到酒店餐厅上门推销。

这是陈金娥上门推销的第一家餐厅。第一次上门,陈金娥手里拎着牛肉,站在门口来回走了几遍,才鼓起勇气走进去。

客户王金祥:我就说,老板,你是老板,对吧?你这牛肉比别人贵,这个牛肉贵,我们怎么卖?

老板王金祥丢下一句话就忙去了。没过两天,陈金娥又上门了。这次为了给自己壮胆,陈金娥还叫上了好朋友张平。

张平:这个时候,有时候我跟她在一起,我屁股都坐不住了,一下坐几个小时,我当时都很灰心,我就觉得你要吃就吃,不吃就算了,走了。坐了几个小时,我反正都等不住了,累死了。她就是信心很好,她就是有一点希望,就要把事情做好的那种。

这一次,在陈金娥的坚持下,王金祥答应留下两块牛肉试吃。

客户王金祥:我也不能全信啊。但是她拿来以后,我们厨师做了,做了以后,顾客吃了,确实不一样,那就值得了。

陈金娥的坚持慢慢有了回报,她陆续和几家餐厅达成供货合作,推出送货上门的服务。为了节省人工成本,开始的时候,陈金娥每天都要很早起来去送货。到了年底,生意更好了,可有好几次去送货的时候,陈金娥却感到无比心酸。

离婚后,女儿跟着前夫生活,陈金娥只能在周末的时候把女儿接过来住一天,好不容易等到寒假,可以多陪陪女儿,却又赶上了陈金娥最忙碌的时候。

陈金娥:有一次,我三点多钟起来,然后一看我女儿还在睡觉,我就把一个电话放在她旁边,要不然家里没人,她一个人要怕的。到四五点钟,她就给我打电话,妈妈你哪里去了,我一个人在家好怕的。/yangniujishu/20106174.html

很快,摊位的生意也跟了上来。这时候,让陈金娥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一个举动让她一夜之间红遍当地,不仅电话被打爆,还被称为“80后美女牛总”。

为陈金娥引来关注的就是这组照片,最具宣传效果的就是其中这张“对牛弹琴”的照片。有一次,当地记者来采访,对陈金娥给牛听音乐的事情很感兴趣。

陈金娥:拍照的人来的时候,然后他说拍拍你认为就是我认为有什么样的特色,我说那我们的牛就听音乐。你说又想拍整体的牛,又要拍音箱,这个图片上是显示不出音乐的,这样子的话,我想想我们自古有个成语叫“对牛弹琴”,一看这个“对牛弹琴”,别人就觉得,她的牛是听音乐的,就不用说别的,一个音箱放在那里,别人说这是不是卖音箱的。

本来是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牛听音乐,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有一天,陈金娥突然接到了一位学校校长打来的电话。

校长林崇辉:有一张照片,弹手风琴的。然后我就找这个地方,找找看,因为对学生来说,我感觉他肯定会感兴趣。

起初孩子们来的时候,陈金娥也没太当回事儿。有一天,她在路上突然被人认了出来。

陈金娥:在这个周边学校走了一下,然后有几个家长就跟我说了,我小孩去过你的牛场。

陈金娥马上意识到,在这些孩子身后,有很多的潜在客户。

陈金娥:小朋友们这一块,家长都很重视,所以我就从他们这一块开始,让他们亲身地去经历,去感受,他回去会跟家长、周边的朋友、爷爷奶奶去说,不用我说了到时候。

现在,陈金娥非常重视这些小学生,即使再忙也会用心地招待他们,有一部分已经成了她的客户。

2012年,陈金娥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带动三十多户养殖户利用西兰花养牛,年出栏肉牛八百多头,通过摊位、酒店配送等渠道销售,销售额达到了上千万。

这一刻的到来,陈金娥付出了五年心血,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创业重担,而镜头里她留下最多的是阳光的笑容。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