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回答_优质回答的100个经验_优质回答的标准是什么

优质回答的标准是什么_优秀回答_优质回答的100个经验

题图:《青春派》

1.你对填报高考志愿有什么心得值得分享?

知友:泰勒的哲学

我们的教育制度让绝大部分的学生在高考结束之前只知道怎么考试,从来没有了解、考虑过大学和专业的事情,加上志愿填报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所以有可能失误,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尽可能的希望大家避免这些问题。同时,通过写下经验,以舒缓自己内心对于大学生活的遗憾吧。

谈谈我对选学校的看法吧~

如何填报性价比最高同时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我建议大家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根据你的分数筛选出所有你可能上的最好的学校

高考前后学校一般会发那种以往高考分数线的资料,非常全,就从那里着手,拿起你的红笔,一个一个勾选出来,并按照自己喜好一一排列出来。

2. 上网去深入了解一下这些学校,排除那些你绝对不会去的

比如我最开始选学校的时候,吉林大学虽然不错,但是那里太冷了,我不喜欢冷气候,所以我一定不会去。考虑你喜欢的学校,除了那些你不靠谱的道听途说的学校声誉,你一定要好好的去了解下这个学校的各个方面:所在城市的环境,气候,学校综合实力,专业设置等方面。然后确定出一个名单出来。

确定好了心仪的几个学校之后,开始用数据更精确地确定那些你能上的学校。

用什么数据?

① 往年的录取线和一本线(二三四专以此类推)的分数差(你还可以多统计几个数据出来,这个时候,学习的数学就派上用场了),对比你现在的分数和今年一本线的分差,通过对比,大致确定你能不能上;

② 往年的一分一段。高考成绩出来后,教育局一般都会发布本省的一分一段线,你通过观察以往录取分数线在全省的大致排名,弄一个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出来,然后对比一下你现在的分数在一分一段中的排名,综合大致确定你能不能上。当然,这里说的是针对报考本省学校的同学,对于报考其他省市的同学,也是可以的,道理类推;

③ 观察下新闻,一般来说,本省的一些比较有名的报刊会报道一些预估分数线,这个也是有一定的参考性的,但是不要盲目相信,比如我当年报考武汉大学的时候,楚天都市报给出的分数线是585,但事实上是591,差了6分;

④ 密切关注你所心仪学校的招生政策,比如这个学校今年在本省,在其他省市招的学生有多少,在你所在的省招的学生占所招学生的比例,然后你再根据一些数据,比如上面提到的分差,一分一段等大致算出你是否能上,我想,学了三年的数学,做这么点简单的数据统计还是蛮简单的吧,一般来说也就是算平均数。

3. 筛选出了几个学校,但是互相有纠结,怎么办?

通过身边朋友或者网络找一下这几个学校的校友QQ群或者微信群,认识下学长学姐们,听听他们的建议,比网络上的文章往往更有参考价值,因为他们了解实际情况;记得要多问几个哦,因为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世界。

注:这条道理同样适合于专业填报。

2.关于上大学前的建议

1. 这个暑假,最好学一门乐器或者其他的特长

考完放松是必须的,但玩出点名堂最好,学一门乐器就是不错的选择。音乐是非常美妙的,会一门乐器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境界又上了一个档次,你的眼光又会上一个档次,你的机会的数量也会上一个档次,其他的我不多说,至少,把妹更加有筹码。本质上,会乐器给了人不一样的眼界,如果你渴望突破,从学习乐器开始。

2. 不要抱着大学是好玩的地方的观念,但要会玩

我们之所以会形成大学好玩的观念,是因为我们老师、父母等各方面的潜在错误观念影响——你就给我好好考,考上个好大学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让我来告诉你真相: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的开始。高中以前的知识非常基础,知识量也很少。到大学了你会发现,以往一本书拆分为几本书用几个学期来学,现在一个星期学一本书是很正常的,虽然实际情况不是这样,但累计学时是这样的,再也不会有大量习题。不过不要被我说的吓到了,通过课程是很简单的,我想要说的是多靠着那些自由时间,多学学,图书馆真的很美好。大学这两个字你应该扩充开来看,大学:大量的自学!

如果你真的执行好了这点,你的能力、成熟度是可以远超你的年龄的。

当然,除了书本知识,交往沟通等情商方面千万不能落下,情商高低更多决定了个人的发展空间。

3. 不要相信某些学长学姐说的大学不挂科就枉读了大学,但是要相信:跷课是一定要的!

在高中,挂科没什么问题,成绩好也顶多就是高考能考个好学校,但是在大学,你要是挂科了,你很多东西就没有了。首先奖学金一定没有,然后保研资格也没有了(如果你想读研究生的话),你做交换生(去其他国家,港澳台等做交换生)的资格也几乎没有了,等等等等。大学考试,本来不难,最好不要挂科,我就是挂过的人,深刻体会。

那么为什么要逃课呢?大学也有很多老师讲的课并不好,再就是有的课开设的并不好或者你一点都不感兴趣,所以,有时候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我强烈建议你去跷课。跷课去做什么?要么去听其他讲的更好的老师的课(一门课有很多老师在上,你不一定要去学校安排的教室去上课,学到知识才是最根本的),去图书馆自己学习,甚至可以去当地最好的学校上课(大学是没有限制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教室上课),但千万别跷课去打游戏睡觉。

就算你逃课,也要逃出点名堂。

4. 把英语学好,上大学后多听听讲座、读读书

英语不是一门苦逼的课程,而是一扇窗,这扇窗通往更为广阔的天地。这个世界英语是最通用的语言,所以重要的知识大部分都是用英语写就的或者有英文版,最厉害的人也往往都懂英语。

再说讲座,大学的讲座一般不会那么专业化,所以其启蒙作用非常明显,认真学习,你被掩盖十几年的心门就会打开,我主要指思想上的,那时候你会惊奇的发现,生活中,社会里原来有这么多和理想不一样的地方,雷锋其实是装出来的,历史上并不存在华佗这个人,什么地震仪都是瞎扯淡等等,了解这些有助于你独立思考。

希望大家多读书的原因是希望你们能尽快摆脱我党从小的教育灌输给大家在思想上带来的毒害,学会独立思考,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等等。文科生多学学理科知识,理科生多补补文科知识,完整自己的知识架构,学会理性思考。

就算我工作几年,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认知被重新刷新的感觉。人类历史积淀的智慧太深厚了,始终要怀有学习的心态,更别说我们才刚刚开始;而每一次认知刷新,就是自我突破的最好节点。

5. 无论是什么专业,学学计算机吧

学习计算机有两层含义,一是学习计算机应用,一般的office软件,常用的工具;二是学习编程;

对于第一点,无论什么专业,你都离不开计算机,学好计算机基础的意义不明而喻。计算机是一个工具,互联网是一个金库,计算机就是获取这些金库的工具。当然你得谨慎,平衡好诱惑。

对于第二点——学习编程,也是我想强调的一点:编程能教会你思考

最后:保持警醒,每隔一段时间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吗?

大学是改变、提升自我的黄金时光,真的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我建议,不如就现在,写下你对自己的期望,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必要的时候更新一下。

3.如何填报平行志愿?

知友:木木

1.平行志愿是什么?

首先要说明的是,平行志愿绝不是像某些人想象的"多了n次第一志愿的机会"(原谅我不想打知乎的招牌引号~)。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你不理解平行志愿的录取流程。事实上个人认为,平行志愿不仅增加了填报的风险,而且造成了某些好学校被成绩较差的学生混入的机会。

2.为什么会增加填报的风险?

因为不少人对平行志愿流程不了解,误以为是顺序志愿而乱填报可能造成悲剧。

首先自黑一下,我向父母解释了n次平行志愿的录取流程,但他们就是不相信。

学校的讲座就是一笔带过,根本不提根本性问题。教育考试院的公告也是这样。

3.填报平行志愿要注意什么?

首先要看自己是哪种类型的考生,是侧重大学的还是侧重专业的。

当然我想很多人都不清楚吧……

侧重大学的,可以按照传说中的"冲稳保"策略,甚至可以三个都直接冲!只要你有把握自己一定会被ABC中一间录取,你完全可以这样。当然,记得选服从分配。

侧重专业的,嗯,有把握的话你甚至可以在整个志愿表里只填一所学校一个专业……

当然上面的例子还是有点极端的。

4.你会在一流大学学三流专业还是在二流大学学王牌专业?

知友:王振宁

作为班主任我一般会鼓励学生尽可能往好的大学考,因为我自己就被刺激过三次。

第一次在大四下半学期。那会儿到处跑招聘会,后来几经辗转打听到华师大的专场招聘会的时间,于是就背着简历混进去了。最初投了几家,人家虽没让我坐下来聊几句,但也收下简历了。

之后投了一家黄浦区的学校,因为那家学校摊位前暂时没人,驻场老师就当场翻了翻(没让我坐下),然后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上师大的怎么跑过来了?我们不要的。”再往下翻了翻我的成绩单、奖学金复印件、各类奖状复印件,说的第二句话是:“这些我们都不信的。”那年我22岁,荷尔蒙还比较旺盛。但我发现人一旦穿上衬衫递上简历,一切桀骜和暴烈,就都踩在脚下了。

第二次在读研的时候。我考的语文教育的专业课质量很高,但公共课很水。研二的时候我打听到华师大同专业的课程表,于是逃了上师大的公共课,去华师大旁听。一比较才发现,从老师的个人素养、授课态度到课堂容量再到学生的听课态度,两个学校都有云泥之别。

同样是教育心理学,上师大课表上排的授课老师自己不来找了个学生来上。这个学生照着ppt把我们本科就学过,考研时又背过考过的知识点一句句念下来。而华师大的老师则在讲脑结构差异和心理差异的关系。平台不同,你能获得的资源,能遇到的人会有难以想象的差距。

第三次是在我现在的学校。

我的学校虽然是市重点,但排名不高。这几年学校有多位老教师退休,又增开了内高班,还有不少老师怀孕,教师缺口很大。虽然摊到每个学科头上其实也只招一两个人,但就这一两个名额,会有几百份来自全国各地的简历。最后录取谁,主要取决于试讲水平;请谁来试讲,取决于面试表现;可让谁来面试,取决于什么呢?

如果你一个二流大学抬头的简历混在几百份985、211抬头的简历中,你有脱颖而出的把握吗?更令大家想不到的地方是,如果你是魔都本地人,我们还会看看你高中哪里读的。所以,尽可能考进更高的平台,也是为了将来让人多看一眼。

不用担心专业不喜欢什么的,进了好大学还有转专业的机会,还有二专,还有考研。虽然都比高考难,但毕竟制度上给你机会了不是吗?

以上是正经地答题。

其实日常我一般这么告诉学生:

考进好学校,将来找对象也能找智商更高的。

5.如何评价一所大学?

知友:余光

评价一个大学的角度是多维的,就像评价一个人那样,如果从不同角度来看的话,有优点亦有缺点,之间甚至能相互转化。我个人觉得评价一个大学,如果目的在于让人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的话,需要根据自身的追求来评价。

我分了几个方面,学术研究,社会交流,人文素养,出国率。

学术研究:可以直接根据网上的各种专业排名,学术评估直接来评价,我暂时还找不到比这个更权威,更直接有效的方法。

社会交流:根据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评价,首选北上广深,东部沿海,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如果还要细分的话,北京属于政治中心,上海属于金融中心,广州商业中心,深圳科技中心(参考自君临的答案)。根据不同的专业有不同侧重。

人文素养:综合,理工,师范等不同分类学校相差甚远,尤其是理工类学校,人文素养严重匮乏。

出国率:除了参考各个学校公开的就业白皮书,出国率等数据,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利用linkedin的搜索功能。可根据不同国家分类大致获得国内各大学校毕业的,在海外人数比例,甚至可以细分不同学校对各大外企的侧重,比如清华在谷歌的总人数等。

回到开始所说的,如果你想要一心搞学术研究,可以参考学术研究的分类和出国率。如果你想有很多的社会交流机会,就参考社会交流和出国率。如果你想做个优质文艺青年,参考人文素养,社会交流。

如果以行业来划分的话,想要获得不同行业对哪些学校更加侧重,就得通过各种渠道咨询业内人士。比如就航空航天来说,北航,西工大,哈工大的行业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最后举个栗子。我想搞飞机(行业,学术研究),想本科好好体验大学生活(社会交流,人文素养),再谈个轰轰烈烈的恋爱(男女比例,社会交流),然后硕士博士出国深造(出国率,社会交流),最后回国赢取白富美,出任CEO,走向人生巅峰。

你稍微找到一点感觉了吗?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