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片
幸福桥村距场镇约3公里,属于旱片死角村。有4个村民小组,农户394户,人口1174人,耕地面积946.1亩。因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没有支柱产业,农民增收困难,2014年该村被评定为贫困村。近年来,在市县相关部门的扶持帮助之下,幸福桥村大力发展高淀粉红薯产业、优质水稻400亩、白芷产业、水产养殖、光伏发电产业助农增收。
●2016年底,幸福桥村19户贫困户分别搬入两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当年,全村实现整村脱贫。
●2017年,村两委落实了光伏发电产业。如今,光伏发电产业能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点贫困户户均年收入1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000元。
●2019年,村两委建立了水产养殖基地。引进业主,吸纳全村47户贫困户共同参与,以“业主+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共同进行罗氏沼虾养殖。目前,村集体年收入3万元,贫困户每户收入300元。
·脱贫致富经:
4个村民小组,近400户农户,900多亩耕地,地处旱片死角,村组道路建设不畅通,没有支柱产业……在蓬溪县任隆镇幸福桥村大学生罗鑫眼里,这是2016年前家乡的“白描”。
“这几年都在外地上学,每回来一次,村里都有大变化,路修好了,村子建设得很漂亮,村子里产业搞得红火,像是架起了一座‘幸福桥’。”罗鑫说,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心里感到格外欣喜。
蓬溪县任隆镇幸福桥村的光伏发电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刘昌松摄
强基建
打通致富道路
幸福桥村的村民和罗鑫有着同样的感受。
“水利设施也差,山坪塘、蓄水池、渠道、提灌设施年头久,灌溉没保障,有时候吃水都难。”“主要种点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收入低。”回忆起以前的日子,村民们打开了话匣子。
2014年,幸福桥村被评定为贫困村。近年来,在各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幸福桥村基础设施得以改善,旧貌换了新颜。“要致富、先修路。”经过几年奋斗,村民小组之间的水泥路已完工,直通每家每户,村民出行便捷了,农副产品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
在幸福桥村1组有一口山坪塘,2019年,这口年久失修的山坪塘整治完成,解决了29户、83名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整治使用的10万元资金来自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幸福桥村第一书记李海告诉记者,除了整治山坪塘,村里还为贫困户新建水井,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正在源源不断地给幸福桥村带来美丽的嬗变。
兴产业
筑起振兴基石
8月26日,幸福桥村职业村支书刘晓金起了个大早赶到基地。这天有买虾的订单,他手中的渔网中,一只只罗氏沼虾不停跳跃。2019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刘晓金以集体经济入股的方式流转土地57亩,在幸福桥村建起了罗氏沼虾养殖基地。
以“业主+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幸福桥村吸纳贫困户、非贫困户和党员共同参与,成立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争取产业发展资金40万元,村集体年收益不低于3万元,贫困户户均收益600元以上。
幸福桥村还引进省农科院新品种——高淀粉红薯231,在2019年发展高淀粉红薯68亩,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发展优质水稻400亩,免费为村民提供水稻种子,户均增收300元以上。
光伏发电收入也成为幸福桥村的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之一。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万余元,单是光伏发电一项就达1万余元。
产业扶贫提高了幸福桥村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的收入,而一村多品的开发极大地增强了幸福桥村农业的发展韧劲,产业发展的薪火也越燃越旺。
脱贫困
让幸福触手可及
“告别土坯房,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家,房子暖和,我们心里更暖和,真心感谢党委政府的好政策,我们现在是真正的幸福村民了。”8月26日,正在自家菜园地刨土的村民唐思化满脸笑容,他是幸福桥村第一户入住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贫困户。
“加入水产养殖合作社,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完善管理好村光伏发电站,预计增收2000元,村集体投资蓬溪宏达机械租赁有限公司,预计增收3万元,2020年,村全年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4.2万元。”李海开心地算着村集体的增收账,从他身边走过的村民则乐呵呵地和他打招呼拉家常。
自当上幸福桥村的第一书记以来,李海和帮扶工作队的队员们一户一户走访、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和喜欢。“每个村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也是最大受益者。村民跨上‘幸福桥’,我们信心十足。”望着村民们院坝口晒着的谷子,李海说出了自己心声。
罗氏沼虾养殖基地助幸福桥村村民增收。刘昌松摄
·百姓幸福事
不等不靠不怨天
六旬老人自立自强
在蓬溪县任隆镇幸福桥村的田土里,经常可以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她满脸汗水,却是笑容满面,她就是幸福桥村63岁的贫困户潘玉华。
“感谢党委政府的好政策。要不是靠着党委政府的好政策,真不知道该怎么熬。现在家庭条件越来越好了,生活也越过越有味。”8月26日正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潘玉华趁着晴好天气,一边翻晒院坝里的稻谷,一边向记者介绍情况。
潘玉华一家原有7口人,她、丈夫和女儿、儿子、媳妇,还有两个孙儿。十年前,潘玉华的丈夫患上胃癌,为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最终还是去世了。大儿子出生即是聋哑人,媳妇和小孙儿均为智力障碍患者。
面对厄运,坚强的潘玉华咬紧牙关,带着家人顽强拼搏,自强自立。今年,潘玉华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红薯等,总产量超过3500千克,耕种面积有11亩多,其中7亩多田土是亲戚和邻居的撂荒地。潘玉华还喂了牛,养了十多只鸡。“早上4点多就起床煮饭,天擦亮就带着儿子、媳妇到田地去干农活。”潘玉华说,他们要趁党委政府的好政策,全家总动员,不拖全村人民的后腿。
2016年末,潘玉华一家搬离了原来的小青瓦房,来到安置点住上了好房子,家里冰箱、彩电等一应俱全。她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再一次证明“幸福都是靠奋斗得来的!”
·回乡创业记
的哥回乡创业建砖厂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
如果不是回乡创业,罗志文现在可能还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毅然回乡创业后,他建起了一个年产值达千万元的企业。而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带领父老乡亲一起致富奔小康。
今年46岁的罗志文是任隆镇本地人,做过瓷砖生意,后来带着家人去浙江省瑞安市,当了一名出租车司机。在外打拼的时间里,得知家乡的政策越来越好,罗志文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和家人商量后,罗志文确定了创业项目,与家人一道回到任隆镇,来到幸福桥村开办了蓬溪县幸福砖厂。
蓬溪县幸福砖厂占地约40亩,经过罗志文的精心经营,砖厂现在年产量达6000万块砖,产值可达两三千万元。产品包括空心砖、实心砖等,有10多种规格。砖厂采用订单式生产,产品销往遂宁、成都、重庆等地,并与遂宁的保利、敏捷等建筑项目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砖厂的不断发展解决了不少当地人的就业,还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50多岁的何光友是幸福桥村的村民,他和儿子都是砖厂的工人,父子俩每月收入上万元。据罗志文介绍,砖厂现有工人30余名,其中本村人就占一半左右,每年厂里要支出工人工资约200万元。“普通工人平均每个月都能挣3000至4000元,而劳动强度大、手脚麻利的工人一个月能挣到5000元。”罗志文说,还有几位头脑活络的村民自购车辆,为厂里拉物资挣运输费用,收入更高。
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永恒的话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更具竞争力和生命力。“今年一贫困户家的孩子高考考了658分,前几天我们以砖厂的名义送去1万元钱,帮助这个家庭缓解孩子的就学压力。”罗志文说。
·人物访谈
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
——访蓬溪县任隆镇党委书记黄海鑫
今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蓬溪县任隆镇党委书记黄海鑫表示,全体党员干部一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工作要求,尽锐出战,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务实作风,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向县委和全镇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黄海鑫表示,在具体工作中,任隆镇紧盯目标任务,制定计划措施。积极主动与县扶贫开发局及23个扶贫专项部门对接,落实医疗、教育等基本保障政策,积极争取到中央、省、市、县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项目,扎实提升脱贫成效,确保全面实现小康。
激活内生动力,“造血”助推脱贫。任隆镇在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求突破,实现贫困户高质量稳定增收。在矮垭口村发展核桃50亩、李子60亩,苏家沟村发展蓬溪仙桃200亩,在远景村、依姑村和木桶村集中连片发展香桂1000亩,高岩村发展青花椒300余亩,幸福桥村建成占地80亩的罗氏沼虾和南美对虾养殖基地,在五郎村、八角村、红五村发展一批扶贫特色产业。
黄海鑫介绍,任隆镇还积极推进消费扶贫,帮扶干部和社会力量通过“以购代捐”“以购促扶”“以买代帮”等方式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扎实推进扶贫产品进商场、进社区、进机关活动,适时组织开展农特产品集中展销,多渠道推动更多的农村特色产品转化为商品。加大电商销售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电商+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确保所有已建成村的项目规范运行,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
·记者手记
每一个新变化就是一个新希望
在采访中,幸福桥村文化大院内一排排崭新整洁、错落有致的房屋让人印象格外深刻。家家户户的屋顶上,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而与之相辉映的,则是村民的笑脸,一张张笑脸淳朴自然,眼神中充满了幸福神色。
“幸福桥村光伏扶贫项目是一项惠民工程,村里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发电板并网发电,让村民尽早获得收益。”蓬溪县任隆镇幸福桥村党支部书记刘晓金说,通过供电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光伏扶贫产业综合效益释放出来,切实为贫困群众送上“阳光收益”。享受“伏”利仅仅是幸福桥村村民获得的幸福之一,该村还通过壮大产业,通过专合社发展养鱼、养虾、养鸡等产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让每一个幸福桥村的人都感受到了幸福,还让记者感受到了他们的喜悦。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幸福桥村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而每一个变化,都是一个新的希望。和过去贫困的生活相比,现如今浓浓的满足感就是村民幸福的源泉。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幸福桥村干群一条心,实现了祖辈的愿望,他们相信,未来还有更好的光景在等着他们。
(全媒体记者杜林德李佳雯贺建平刘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