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屯区乐园村的党支部书记叫崔希凤,乍听这名,会让人联想到这是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子。错了!人家可是地道的东北纯爷们儿!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乐园村,见到了这位被誉为“金山屯最美村支书”的东北汉子。

崔希凤性格豪爽,说起话来干脆利落,“村支书是干啥的?就是为村民们服务的,一句话,领着大伙儿致富是真格儿的!”

为了这句话,崔希凤可是吃了不少苦,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过去,乐园村的农民主要以农耕为主业,到2009年的时候,人均年纯收入也不过2700元,是方圆百里有名的贫困村。

就在这一年,崔希凤来了。凳子还没坐热,他就和村主任一起走家串户地走访,了解村里的实际情况,征求村民的意见和想法。看到他没有架子,村民们都敞开了心扉,“我再也不想挑水了,想一拧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我想像城里人一样看上有线电视”……

崔希凤边听边记,密密麻麻地记了一本子,他知道,这本子上承载的是村民的希望,他们希望他这个支书能带着他们奔上好日子。

一连两三宿,崔希凤没有合眼,坐在桌前一条条地梳理,查看资料,苦苦思索着来钱道儿。

乐园村有土地,地能生金,但像过去那样单纯的大田作业是不行了,得往经济作物上使劲,得多条腿走路。

到任不久,他就与一家酸菜加工厂达成协议,由村民种大白菜,厂家来收,这种订单式的生产模式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过去,种一垧大豆的收入在5000元左右,而一垧大白菜的收入却可以达到万元以上。账往这儿一摆,村民们心里有了谱儿。

扩大养殖数量,变过去小打小闹的零散养殖为规模化养殖。没钱,村里帮助协调无息贷款,还给做担保;缺技术,村里出面邀请技术人员来给讲解。目前,村里已有两个成规模的养殖户,养猪500多头、养牛70多头、养羊300多只、养鸡4000多只。

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又让崔希凤从中看到了商机。居民们都上楼了,过去房前屋后的小菜园没有了,那我们就种一些时令蔬菜去卖,一定会有好的收入。为此,他带领村里的种田老把式去外地学习棚室种植技术,回来后集资入股自己扣大棚。刚开始有的村民不认,崔希凤就带头拿出4万元入股,在他的带动下,第一期集资了22.5万元,建起了8个大棚,种上了西红柿、黄瓜、芹菜等经济作物,几个月的工夫,本钱就回来了。见大棚来钱快,第二期再集资的时候就有很多村民主动前来入股,崔希凤趁热打铁,又建起了12个大棚,菜卖完后,赚了21万元,每股分了1700元,有的入股多的村民锹镐没动,就分了1万多元。

在崔希凤的带领下,如今的乐园村家家看上了有线电视,自来水入户率已达到68%,新盖砖房33户,向实现全部住房砖瓦化迈进了一大步,有的村民还购置了汽车,各家各户的农机具更不用说。

生活的变化,让村民们对崔希凤刮目相看,也对今后的幸福生活充满希望。 本报记者 王玉梅 庄严 见习记者 刘霁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