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宁村全景
春分时节,步入尤溪县溪尾乡埔宁村,一幢幢小洋楼错落有致,门前屋后干净整洁,村民漫步在百米廊桥上,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河道两旁,绿油油的烟苗长势喜人,烟农们除草、浇水、施肥……一派农忙景象。
埔宁村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户籍人口1817人,常住人口500余人。近年来,村里依托优势资源,整村推进“烟稻轮作”,大力改善人居环境,获得“省级美丽乡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2022年实现村财收入60万元。
整村推进富民众
埔宁村的“振兴曲”,唱得并不容易。“村里早年以种植香菇、黑木耳、水稻、烟叶等为主,随着劳动力大量外出,许多土地都成了抛荒地。”埔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纪孝高一语道出了此前村里面临的困境。
发展如何破题?纪孝高了解到,每年烟叶采收后,土地主要用于种植水稻,近年来,部分村民开始发展烟后杂交水稻制种,效益远高于水稻。何不整村推进“烟稻轮作”(烟叶种植+杂交水稻制种),促进村民增收,实现产业升级?
2021年,纪孝高带领村两委开始了新的探索。一方面,村两委干部走村入户,广泛动员村民发展烟后杂交水稻制种,逐步将单一种植水稻的农田改为“烟稻轮作”;另一方面,将全村可利用的抛荒地、撂荒地开垦成良田,实行土地集中流转,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水稻制种农村专业合作社,统一与福建天力种业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式种植协议,减少因不同种业公司制种所需的隔离农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不会种”“担心收成不好”……面对村民们的诸多顾虑,埔宁村积极向种业公司争取更高金额的水稻制种保险,定期开展杂交水稻制种培训,并以制种大户示范带动,促进产业发展。
姜能务便是制种大户之一。他种植烟叶28年,2013年开始从事烟后杂交水稻制种,现有烟叶种植面积30亩,制种面积190亩,2022年通过种烟、制种实现收入40余万元。
“政府多次组织我们到建宁学习制种技术,遇到难题随时都可以请教农技员,机械化收割效率高,重点是制种效益不错,收成不好还有种业公司每亩1600元保险兜底。”姜能务笑着说,“现在烟叶和杂交水稻制种轮着种,每天都有事情忙,日子过得很充实。”
在姜能务等制种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埔宁村陆续有30余户农户加入到“烟稻轮作”中来,制种面积从2020年的650亩发展至2022年的1316亩。
2022年,埔宁村民通过种植烟叶,实现收入740余万元;通过发展杂交水稻制种,实现收入390余万元。
烟叶田间管理
杂交水稻制种培训会
多措并举促发展
产业发展了,配套基础设施也要跟上。埔宁村不断完善机耕路、排洪沟、烤烟房等基础设施,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村财增收。
“去年,我们以村委会的名义投资新建了20座新型拆装式轻钢保温结构烤烟房,烟稻均可烘烤,并出租给农户使用。”纪孝高介绍,新型烤烟房每年租金1200元,每座烤烟房可单次烘干稻种3000公斤、烘烤干烟750公斤,不仅使用成本低,烘干后的稻种品相好、杂质少,还能有效避免天气对稻种晾晒的影响。
如今,机械化作业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2022年,埔宁村投入170万元建设河道护岸工程,修建机耕路、水渠等,为农户田间作业提供便利。目前,工程已完成50%。
与此同时,埔宁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雇用保洁员每日进行村庄清洁,入户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乡村颜值不断刷新。
“现在家家户户都收拾得很漂亮,我们住在村里特别舒心!”村民姜能胜说。
腰包鼓了,环境美了,人心也更齐了。近年来,埔宁村民积极捐款共建百米廊桥、广场、篮球场、戏台等休闲娱乐场所;自导自演乡村春晚,家家户户参与春节舞龙……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打造统一管理、更高标准的杂交水稻制种示范点,修缮通向烤烟房的田间路,完成河道护岸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此外,尤溪县精细化工园区(溪尾片区)就落户在我们村,我打算借助园区发展,增加村财收入,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餐饮、旅游等产业发展。”关于埔宁村的未来,纪孝高想做的事还有很多。
烤烟房
机械化作业
环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