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3日技术分享 | 基于人行体验的枢纽空间和人行组织设计 —— 以惠城南站枢纽为例
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已不再是各种交通方式的简单集成,它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其中,高铁枢纽是交通枢纽的重中之重,它是交通功能与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其他城市功能的深度整合,通过各种功能的集聚和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催生新的城市空间增长极,促进城市空间结构重组。
高铁枢纽站城一体的设计理念是要营造交通空间与城市空间和谐共生,通过站点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创造活力发展高地。在方便换乘、便捷接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设计和管理措施,使得枢纽所产生的消极城市空间尽可能转化为积极空间,甚至成为城市新热点。但与此同时必然会带来复杂多样的人流,需回归人的视角,满足多样化人行需求,因此,如何提升行人体验、优化人行组织,是高品质枢纽规划设计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分析现状国内铁路枢纽的问题,借鉴国外枢纽空间规划建设经验,总结枢纽空间及人行组织规划的要点,并探索其在惠城南站枢纽规划中的实践应用,为国内高铁枢纽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01 现状问题
1.空间割裂严重,区域连通较差
铁路的延展性和封闭性对两侧城市区域造成了空间割裂,导致两侧地块联通性差。其巨大尺度对周边环境影响极大,容易沿铁路线产生大量的城市负面空间。
2.内外功能单一,空间品质不高
传统交通枢纽重点满足基本到发功能,对人行需求关注较少。内部候车及换乘空间局促单调,外部集散广场只有部分简易街头商业,难以满足人群多样化需求。
3.步行距离过长,换乘接驳不便
大部分枢纽集中了公交、出租、小汽车等交通接驳方式,但布局分散导致步行换乘距离过长、人行流线互相干扰等问题。另外,地铁逐渐成为高铁重要的接驳方式,而部分枢纽在规划阶段未进行一体化谋划,导致地铁与高铁换乘不便。
02 经验借鉴
1.案例:“站城一体化”理念下东京涩谷站的改造提升
东京涩谷站位于东京副都中心涩谷区,由于交通发达,周边形成了以商业、办公功能为中心的街区,近年来吸引了包括音乐、时尚、影视等创造性产业入驻,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及产业特征,吸引了众多观光客的驻足。涩谷站设有6个站点、9条线路(分别为:JR山手线、琦京线、湘南新宿站、东急东横线、田园都市线、京王井之头线、东京地铁银座线、半藏门线、副都心线,其中前三条线路类似于我国的城际铁路),形成了一个大型“城际—城内轨道交通枢纽”,日均乘降人数达330万人。
图1 涩谷站线路图
涩谷站线路众多,各线路所属公司不同,内部换乘流线异常复杂,而且站前空间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乘流量,导致行人体验舒适度和便利性降低。随着设施老化、站前道路事故频发等问题暴露,涩谷再生计划开始启动,提出“通过促进广场、斜坡路和沿街商业化,建设具有步行环线,与环境共生的街区”的规划愿景,对站点及周边地区进行改造。
(1)创造城市回廊,构建步行环线
一方面因地制宜建立一个地下至地上共四层的空间步行系统,连通了各轨道站点和周边建筑,打造一个连贯新颖的步行网络,解决地形高差与河流导致街区分断的问题。整个立体系统由“城市核”的电梯系统串联,并通过连廊、平台等连接设施,将乘客顺利地疏散到周边地区。另一方面强化枢纽与周边区域的步行连续性和通达性,使枢纽与更大范围城市空间衔接与融合。站区设计为网格状的步行网络,并以此为核心,依托周边市政道路形成一个放射状的大规模步行网络,并在主要步行节点上设置丰富多彩的休憩空间、各具主题的门户广场,为来访者提供快乐行走的环游路径。
图2 涩谷站立体步行网络图
图3 轨道、东栋、涩谷之光通过城市核和廊桥进行衔接
图4 涩谷站区域步行网络示意图
(2)融合多元功能,打造品质空间
涩谷站四楼的立体空中换乘广场作为重要的慢行空间节点,设计利用广场空间举办各种主题活动,例如时尚发布会、室外展览等,塑造多元空间。设计在紧邻车站周边建立新的商业设施,和原有的商业街连在一起形成充满活力的商业界面和底层商业空间;在车站周围植入剧场、集会场、站厅等文化场所并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众多来访者驻足,打造“二十四小时不眠街”。
图5 交通换乘广场主题活动
图6 涩谷文化祭活动
(3)重构设施布局,提升换乘体验
一方面对既有轨道设施布局进行调整。将东急东横线转置地下,实现与副都心线的互通;将崎京线站台移至与山手线站台并行设置;将地铁银座线站台东移退让出一个更宽裕的换乘大厅,这样一来轨道设施更加集中,换乘流线简单清晰,换乘距离成倍缩减。另一方面对交通广场进行扩充,将原有的东西出口广场部分的建筑局部架空,置入新的公交首末站和出租车乘降点,方便乘客换乘。
图7 涩谷站轨道布局调整前后示意图
图8 涩谷站交通广场扩充前后示意图
2.枢纽空间与人行组织设计要点总结
(1)结合地形和功能聚集构建层次丰富的步行空间,多维度连接轨道站点与周边建筑和公共空间,形成连接车站与城市的广域网络,从而让来访者在高度回游的枢纽街区中漫游。
(2) 通过丰富的城市功能空间和活动空间与步行空间相互渗透、相互连通,打造让行人可以逗留、互动的宽敞空间,让来访者出站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和魅力。
(3) 通过集中立体化布置交通设施,优化枢纽空间布局,缩短进出站流线,减少路径交叉干扰,使换乘接驳更加便捷、舒适。
03 实践应用站城一体化理念下惠城南站人行组织设计
惠城南站是大湾区东部连接粤东北和闽赣地区的门户枢纽,也是惠州市“四主七辅”铁路枢纽体系的主枢纽之一,对助力惠州全面对接广深港,融入广深半小时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惠城南站将打造成为集铁路、城际、轨道交通、长途、常规公交、出租、社会车于一体综合交通枢纽。北侧站房为规划高铁站房,南侧为预留城际站房,枢纽北侧为规划新会展中心和惠南湖,南侧为惠南山。
图9 枢纽轨道布局方案
枢纽地势西高东低,南北两侧均为山体。基地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高架线性敷设的铁路对枢纽地区造成空间分割,增加了南北空间联系的难度,二是场地高差较大,增加了人行组织的难度。如何利用优越的山水本底资源建立特色步行网络、营造活力的步行空间、更好地实现枢纽便捷换乘将是惠城南站枢纽规划的主要挑战。
图10 枢纽周边地形分析图
1.与山湖对话的立体步行网络
(1)中央绿环,回游无界
枢纽周边生态资源优越,设计不同功能和尺度的步行廊道,有机串联南片区惠南山公园、北片区站前广场及周边各种功能空间节点,形成中央休闲绿环,并依托片区市政道路建立周边地块与中央绿环的联系,周边人群能通过步行很快到达中心绿环,形成良好的生态空间洄游体验。
图11 中央绿环示意图
(2)站展融合,多层衔接
高铁站位于半山上,而会展中心及惠南湖地势较低,设计巧妙地利用两者之间的高差,搭建屋顶、首层、地下空间三层立体连通的步行空间,让行人在各层都能便捷通达目的地。
地上依托二层平台向北串联车站、站前广场及会展中心建筑屋面,二层连廊从站前广场、会展屋顶往东西两侧延伸,串联两侧建筑。地下设置站展通道,南北向连接高铁、地铁与会展中心主门厅,东西向往两侧建筑地下空间延伸。利用下沉广场、垂直楼扶梯进行竖向转换,实现人流在不同层面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富有层次性、回游性的步行空间。
图12 枢纽与会展中心慢行衔接示意
图13 多向衔接的二层连廊系统
2.与城市共荣的魅力活动空间
(1)功能集成,全时活力
通过连续、宽敞的慢行空间,连通沿街商业、商业综合体、办公、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生态公园等,打造文化休闲、文体娱乐、游憩活动的公共空间,多元汇聚,开放无界,激发地区无限活力。
图14 枢纽片区城市功能汇聚
根据主要人行路径,在地下设置宽敞的人行通道,并沿“十字型”通道布置带状商业零售,营造商业气氛浓厚、全天候、步行友好的地下空间,让访客出站即可感受到城市的活力。
图15 地下空间布局及人行路径示意图
(2)多元活动,丰富体验
设计充分利用会展中心建筑屋面营造绿色公共空间,与南侧站前广场、北侧湖面呼应,营造金山绿谷、艺术花廊、运动公园、城市阳台等四大主题公共活动空间,让行人在步行时有不一样的体验,且枢纽周边山、湖、城一体的景观给行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让人流连忘返。
图16 人行空间与公共活动空间的融合
(3) 线下公园,活力慢行
设计将铁路桥下消极空间打造成为低线公园,融入充足的疏林草地、丰富多样的活动及交往空间,吸引周边人群来此休闲、游憩,赋予空间无限活力,消除南北隔离,增添乐趣。
图17 铁路桥下空间活化示意
3.与枢纽一体的便捷换乘体系
(1)立体换乘,无缝衔接
地铁站设于高铁站北侧主广场,利用站前广场进行转换。广场地面与铁路进出站厅相连,地下层与地铁层衔接,通过站前垂直节点进行快速转换,实现高铁与地铁无缝衔接。
图18 高铁与地铁换乘示意图
(2)紧凑布局,最短距离
交通接驳设施紧邻站房进出站口布置于站前广场地下层,地上为城市开发空间。广场地下一层布置公交、出租、社会车,地下二层为社会车停车场。上落客区均围绕垂直节点布置,既营造了连续、安全的人行界面,也使视线通透,更快识别目的地。
图19 北广场接驳设施布局示意图
规划高铁站地面层和二层均设置进站厅,设计在二层设置站前落客匝道,乘客在匝道临时落客区下车后直接步行进入二层进站厅,缩短竖向抬升距离,解决了地形高差带来的不便。
图20 站前匝道平面示意
图21 站前匝道剖面示意
(3)流线清晰,步行顺畅
高铁出站客流主要通过站前广场地下空间组织,高铁与交通接驳设施形成双向换乘流线,采用垂直交通组织提高换乘效率。乘客出站后通过垂直交通节点下至站前广场地下一层换乘公交、出租、社会车,下至地下二层换乘地铁、社会车。人流在出站后快速通过垂直交通节点快速分层疏导,管道化组织,路径清晰有序,行人能快速准确到达目的地。
图22人行进出站流线示意图
结语
站城一体化是目前高铁枢纽的发展趋势,交通空间与城市空间边界逐渐模糊化,要求回归人的视角,重新整合枢纽空间,自然融入商业、休闲、服务等城市功能,提升枢纽品质,更好地实现枢纽、城市、行人的融合发展。深城交拥有一支涵盖交通、城规、建筑、景观、工程、智慧等多专业协同的技术团队,致力于城市重大交通设施详细规划,通过精细化布局和人性化设计,形成世界眼光、国际一流的高品质交通枢纽设计,营造高效、绿色、舒适的城市。
注:文中所列方案仅为技术研究方案,不代表最终规划方案,不可用于他用。最终规划方案以官方正式文件为准。
东莞、惠州分院
撰写:何淑娴
审核:谢明隆
审定:杨应科
返回列表
RELATED NEWS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