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多,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阳西县程村镇长芙村的一处水塘边已是灯火通明。海鸭养殖户孙先锋早早就来到附近空地上,清理前一天被雏鸭弄脏的十多个料槽和饮水器,再倒入新鲜饲料,为饮水器注入清水。直到天色大亮,一切准备完毕,他才将鸭棚中的2000多只雏鸭放出,远远地看着它们进食。
从年少时期跟着家人养鸭,到如今成为海鸭养殖大户,孙先锋大半的人生都与海鸭有着不解之缘。依靠海鸭养殖,他不仅给自己找到了事业新方向,也帮助村里其他人走上了致富路。
年少时与海鸭结缘
孙先锋是土生土长的长芙村人,村内有丰富的滩涂,放养海鸭的历史可追溯到600年前。小时候,孙先锋要帮着照顾家里的近百只海鸭。雏鸭生长满20天,就可以采取放养模式。每天上学前,他和其他兄弟姐妹打开鸭棚,引着海鸭去滩涂进食,傍晚放学后,再去滩涂看着海鸭,等着海鸭自己游回鸭棚。伴着海鸭长大,是他童年记忆中的一抹亮色。
程村镇每月逢一、六有集市,孙先锋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将家中的鸭蛋运去镇上出售,一次可得10多元。那时候村里路不好,只能用骡子将鸭蛋运过去,全程都要小心看护,遇上天气不好,一路更是苦不堪言。
19岁的时候,孙先锋前往广州打工,几年下来省吃俭用,加上家里的支持,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运货,结束了漂泊无依的生活。他脑子活泛,和村内村外的人相处都不错。附近村子有人需要盖房子、运东西,都会传消息给他。遇到程村蚝丰收的季节,他更是连续好几天都忙得脚不沾地,一天最多能收入200多元。
随着年岁渐长,孙先锋开始意识到跑运输不再适合他。三年前的一天,他在驾着拖拉机返家的时候,看到沟渠中慢慢游动的一群群海鸭,突然就有了养海鸭的想法。“我觉得我还是喜欢养鸭,感觉亲切,而且是我所熟悉的。”孙先锋说道。
知天命成养殖大户
孙先锋跑运输的时候,经常会结识不同的人,他们中有企业老板,有政府官员,也有普通村民,大家对他最多的评价就是“这个人实在”。也是这份几十年如一日的“实在”,让他结交了很多朋友,收获了许多商机。
当孙先锋正发愁如何开展养鸭事业的时候,他的客户突然为他带来一个消息。程村镇的“红心蛋”很出名,这位客户需要购入大量的“红心蛋”和海鸭,只是对附近的养殖户不太熟悉,一直为货源发愁。孙先锋将自己准备养海鸭的想法告诉他,双方一拍即合。就这样,53岁的孙先锋再次找到了事业新方向。
2016年,孙先锋购买了2000只鸭苗,在水塘边的空地上搭起鸭棚。他采取“水面养鸭,水里养鱼”的养殖方式,在鸭棚附近安了水管,将水塘承包起来养鱼,每天用水管将海鸭的排泄物冲到鱼塘中,解决部分鱼饲料需求。这种生态的养殖方式,既节约了养鱼成本,也能净化鸭棚环境。
“很多人觉得50多岁了还折腾啥,但我认为只要敢去尝试,干事业什么时候也不晚。” 孙先锋说。随着时间推移,他渐渐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养有海鸭5000多只,鱼塘90多亩,每天凭借卖鸭蛋获得1000多元,鱼塘年收入近10万元。
带动乡邻共同致富
在孙先锋承包的鱼塘边有一间房子,日暮时分,他会将驾船捞取的海螺放在门前处理,为附近的海鸭“加餐”。而近两年来,这间房子也成了长芙村养殖户固定的经验交流点。
随着阳西县政府不断加大海鸭养殖的扶持力度,海鸭养殖规模也在逐年增加。2016年,政府设立了广东省红心鸭蛋标准化示范区,将孙先锋的海鸭养殖点列在范围内,引导农户进行科学养殖,促进农民增收。一时间,不少养殖户找到孙先锋“取经”。孙先锋干脆将鱼塘边的房子定为聚会点,大家不定期交流销售信息、养殖技巧等。
“现在有技术培训之类的通知,我们也会告诉孙先锋,他对这些事很热心,会帮忙通知到附近村子的人,培训效果比较好。”阳西县质监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孙先锋的房间里,随处可见各种养殖技术指导类的书籍和图册,他会在聚会的时候分发这些资料,有些养殖户有需要,也会直接过来领取。
孙先锋认为,他有今天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大家的帮助,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也会尽量回馈其他人。附近村有位姓李的海鸭养殖户,由于找不到好的销售渠道,连续两年严重亏损。情急之下,他找到了孙先锋,没想到孙先锋二话不说就给他推荐了一位大客户,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这样的事情,对孙先锋来说,只是随手的一件小事。
落日余晖洒在黄什河的滩涂上,成群结队的鸭群慢慢走在返家的路上,它们羽翼丰盈,精神奕奕。而孙先锋的海鸭养殖之路,似乎也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