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两年通过注会六科 来分享一下心得交个作业~
今年注会成绩出的有点早,都没心理准备然而昨天听到风声今天跟着上午就能查了,虽然都不是什么高分但是今年的四科都过了已经非常满意,加上去年过的两科,明年可以干综合。
成绩:
去年税法73,经济法79.5,会计没过;
今年会计71.25,审计70.75,财管72.5,战略63.25。
东奥的微博小编私信我说希望分享一下心得,其实一开始并没有这个打算,因为毕竟现在一年五科六科都不少见了,而且我的分数也一般,不过想想其实自己的情况是挺有代表性的:本科是工科,这六门读书时都完全没接触过;工作后先在本专业做了一年,然后在一个创业型的小公司呆了几年,是典型的创业型结构,没有内控和职责分离可言,所以连这方面的知识之前也是微乎其微,说道零基础,相信没人比我更零了。所以觉得把自己的一些心得记录下来,至少可以给很多人以信心和决心,如果看过后能对你的备考有实质性的帮助,那更是一件幸事啦。
因为个人的实际情况,我是报网课来学的,所以我的心得基本上是站在零基础或基础很差,而且基于听网课的心得,当然网课买哪家关键还是看老师,虽然我都是在东奥听的不过这个因人而异就不多推荐了。
写在前面的几点
1、要不要考注会,我能不能过?
注会虽然是挺难的考试,然而它是一个60分就可以通过的考试,如果我跟你说足够努力就能考上清北本科,那是坑人;然而注会是一个努力就能考过的考试,个人学习能力的差距可以很大,但是考过注会的单科60分,学习能力绝对不会是瓶颈。不能一年过六科,但是踏踏实实每年两三科,是每个人投入足够都可以做到的。
这一点说在最前面,其实是想提醒大家,不要去问别人我这种情况能不能考能不能过,只要符合报名条件,就可以考,至于能不能过,不如问问自己,我有多希望考过,愿意为了考过投入多少,做了多大的觉悟。
2、自学还是报班
写这个标题我是有点纠结的,因为太像一个软文开头了,但还是写了。注会教材真的写的太晦涩难懂,而且很多知识点 都是欲拒还迎,没有说透,个人觉得这个教材只适合原来已经掌握大部分的人来作为复习,并不适合基础差的人来啃,一句话总结这本书就是原来懂的人才能看懂。报网课来学真心是事半功倍的。
3、零基础的报考顺序
会计的基础对财管和审计都很重要;所得税是会计和税法的重点,因此哪科的所得税掌握好对另一科都有帮助,反之就会影响,而所得税对财管也有影响;虽然审计对战略略有帮助,然而战略和经济法是可以不受其他影响来学的。
综上个人觉得对于零基础考生,科目搭配并没有太多的选择。
一年三科就先:会计、税法、加经济法或者战略
一年两科就先:会计、税法;第二年:财管或审计搭配经济法或战略。
另外非常建议在第一年认真的学一下财管里面货币时间价值和债券价值评估这两个点,在财管里面并不是难点,但是对会计非常有帮助。
4、关于基础班老师的选择
作为基础差的考生,这个选择无疑是非常关键的,而且这个真的有点见仁见智,我在选择之前也有过很多纠结,有些老师是开始听就觉得可以听进去,有些也经过调整,参考自己之前的这种经历,所以不会直接推荐老师,只是把自己在这方面的心得写一下:
(1)主打老师(东奥为例就是编写轻一的老师)并不是你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2)不要过分在意老师的经验,甚至对经验丰富的老师有押题的期待。注会考试各科的特点就是重点突出但小知识点广度大,基本上来说常规的重点考点都在那里,老师经验丰富当然非常重要,但是稍年轻的老师,对自己当学生时候的心情和想法更有印象,相对来说会更有同理心。可以说是各有优势。
(3)如果这一科是你之前没有形成知识体系的,那一定要选一个能让你觉得听起来逻辑清晰的老师,这一点对科目入门非常重要。
(4)第一次选的老师觉得听起来不错,就不要摇摆不定尝试其他,一直听就好。听了一段时间觉得科目也开始入门了但是听课觉得不是很对自己胃口,考虑换一下。
(5)即使时间紧张,也不要仅仅因为哪个老师课时短而选,即使课时差距真的很大,也要选自己能听懂的,欲速则不达。
5、打印讲义 以讲义为核心
非常建议大家打印所有的基础班讲义,我学所有六科的核心就是基础班的讲义,单面打印,虽然不环保但是背面可以补充书上或者轻一上的内容和自己听课的一些理解。这样复习的时候就是看讲义为主,千万不要教材轻一讲义铺满一桌子,轮着看,相信我这样除了对你多年的颈椎病有点治疗作用之外没任何好处。
还有不太建议打印调整过的打印版课件,一是留白略少,自己写理解和批注的时候可能不够用;二是打印版左边空白距离不够,不方便夹子固定后翻看。
6、投入
很粗略的回顾了一下这两次备考的时间,大概接近2000小时,所以什么时候开始看都好,注会就是一个要耗时间多次复习 的东西,相信对多数考生来说并没有捷径可走。不要纠结于自己考了几年或者多早开始就复习还是考不过,是不是笨,要回 想一下自己每天真金白银拿出了多少单独的时间,效率又如何,方法是否对路,有时候觉得自己努力那是一种错觉。
7、不要去凑60分
60分可能凑凑就到了,然而40分更是稍微放弃些考点就没有了,虽然很多人老人吐槽注协这些年放水,然而注会考纲要求的深度和广度都足够,想怎么考都有道理,考虑到出题的不确定性和发挥的不稳定,至少要给自己80分甚至以上的要求。
而且考场情况也有不稳定性,拿我今年的考点来说,在济南一个很破的培训学校,准考证上两个考场的人在一间大教室,开了空调呼呼响,左右后方的考生距离我不超过20cm,前面的桌子放了键盘就放不下一张A4纸,椅子完全是硬的不带坐垫坐两个小时屁股都麻木了,审计入场更是因为效率低下晚开考了10分钟。这种情况其实也是非常影响发挥的,所以备考一定要有更高的要求,所谓“求之上者,得之中”。
关于各单科
会计:对我来说最难的一科,第一年学到还有两个月考试的时候只看到所得税,权衡之下完全放弃了。第二年也是最早开始学习的一科(3月下旬)。建议大家早点开始,一年考四科像我这个时间现在回想起来已经有点晚了。
重点自然是长投合并、所得税、日后事项、差错更正、股份支付、金融资产和收入确定之类,就不一一列举了。
想特别提到的就是类似总论、所有者权益、公允计量这种非重点章,基本上一章一道的选择题是跑不了的,而且多选居多,注会多选要求一定完全选对,一个考点的模糊可能让其他的努力白费,所以小章节也要精准掌握。
不管哪科,我的建议都是第一轮就要比较高的要求去学,而不是快速观其大略,不要求记住绝大多数,但要求基本上都理解,没有太多的混乱点,对老师讲解和知识点的理解,要详细的记在讲义上,这一点非常重要,会大大减少复习的时间,防止重复听课。每章做完要做练习,选择题肯定都要做,大题尽量做,当然第一轮遇到难点不要死磕,记下来回看;第二轮依然要比较细致,因为多数人其实学完了第一轮,即使做过题巩固,回头一看也会觉得忘记了不少,正常现象,这一轮再细致点加深印象,同时攻克之前记下的难点。两轮比较细致的学习过后,就可以有重点的来看,非重点的章节,个人推荐快速多次的过。这种安排以下几科基本上我也是这个路数,就不再赘述了。
财管:借用郑晓博老师的一句话,就是要多做题,做大题。财管的大题可考点是六科里面最多的,而机考答计算主观题显然更不好上手,所以平时真的需要多练来摸清各章可考点的题路。
财管的章节编排就是难的都在前面,所以一上来学的有挫败感是正常的,早下手一开始慢点学也可以,如果开始的晚,在前面尽量理解和做题熟悉的情况下,坚持往后面学,10章以后的知识,前面掌握的不好依然可以学,整体学完后找时间攻难点,多复习。
对于上学时就惧怕计算科目的同学,除了多练计算之外,建议多记选择题的非计算考点,选择题概念性的考点是绝大多数,实在搞不定太难的计算,把选择题尽量抬高,如果能拿到35分以上,通过就有非常好的基础了。
今年的财管,个人觉得中注协给广大考生传递了一个信号,对各科都是适用的,就是不要猜我会考什么,拿我抽到的题为例,往年非常高频而去年落空的企业价值评估、混合筹资与租赁、现金预算编制、短期投资决策今年依然没有,而去年考过几年才出现一次的期权计算题依然有,所以明年是不是肯定不考期权计算了呢?之前连续两年落空的重点是不是一定考呢?不要去跟出题人来斗心眼儿了。
借这里说一下机考答计算好了,先把做题的方法思路理顺,手写先顺手了才考虑练机考答题的问题,不太建议一开始就在电脑上做计算题。考试系统的公式编辑器我没用,对多数人来说专门研究和用我觉得并不划算,除非对科目本身已经掌握很好,学有余力了。
审计:需要早下手并且多看多体会的一科,难度挺因人而异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考点分散,讲义也好轻一也好,每章前面都会有个概述,会计有28章,但是经常会看到本章平均考分2-4分,是不太重要的章节。然而审计一共是22章,除了第五章,没有任何一章被归类为不重要,事实上也确实都可以考,而且考什么都行,所以要清楚理解和精准掌握的点非常多,早下手,多轮复习十分必要。另外的特点就是,虽然要求考点的精准掌握,但是具体到做题,会有很多点是那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模糊地带,要找到对错的判断感觉,不能钻牛角尖,要做到这点,依然要多复习多体会,并且善于总结。
不过相对于会计、财管,审计好的一点就是大题中的各小问互不影响,不会出现开头做错后面崩溃的情况,遇到不会的主观题,不要过于担心,毕竟一问一分,别太影响心情。
税法:虽然作为小三科,但是真的别轻视,个人觉得通过难度并没有和以上三科拉开明显差距。被放在其后,其实挺主要的原因是篇幅明显短了不少,这样主观题也没什么可猜的,每年的考点都在那几章:综合题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简答题个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等等,但是答起来并不轻松。最重点的企业所得税,最好有一些会计知识来铺垫,这也是我开始就说要会计税法一起报考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主观题开始答题一定要细心,计算型的主观题都容易造成第一问算错后面都受影响的情况。
经济法:在很多考生看来应该是注会的软柿子之一了吧,然而背记和复习压力并不小,因为注会真心没一科是白给的。
这科重点真是比税法还集中了,四道大题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票据法。选择题各章都会有。方法也没什么特别,无非是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过以下几点是平时看考友评论的时候觉得需要大家关注的。
破产法和票据法,个人觉得是整个cpa专业阶段考试性价比最高的两章,稳定的出大题,而且也会涉及选择,加在一起70页左右的讲义,涵盖了近30分。不论是系统复习还是突击,都是要精准理解掌握的两章,尤其对于时间真的有限的童鞋,这两章可以作为凑够60分的基础。而现实是很多童鞋在经历过公司法和证券法毫无道理的硬性规定记忆之后,基本已经快崩溃了,学后面的章节开始觉得有心无力,这两章,真的要打起精神!
合同法和证券法这两章自然是最为重要,如果时间充裕,放到第一位没说的。
另外主观题的历年真题一定要多看,要多看,要多看。
关于后面三章反垄断 国企法律制度以及涉外,很多童鞋依然是学完了主观题考点之后,体力上和精力上都有些坚持不住了,甚至想说战略放弃这三章,然而这三章和税法税收程序法部分的三章在考分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没有说让你们放弃税收程序法哈!),加一起考到十多分的选择题也不奇怪,甚至有主观题出现小问的可能,如果有人说战略放弃了这三章,可以说基本上战略放弃了经济法,因为剩下的容错率实在太有限了。这三章确实考点多也难背记,然而没办法,经常翻看吧,哪怕当成税前读物或者厕所文学也好。
战略:不论篇幅还是复习难度,个人觉得是最简单的一科了,但是在战略上还是不能轻视战略这门,毕竟只这一科没过而不能考综合会更难受。对于这科其实不敢说太多,因为是跟大三科在今年一起考的,所以基本没给什么大块时间学,甚至主观题根本没单独练过,就是最后十几天有空读两个真题,然后脑子里想个答案就去跟标答对照,背记主要考点。分数也是六科里唯一70分以下的,所以不能说太多方法论上的东西了。只想说一点,虽然需要背记的东西比经济法少,但是由于这科多数考生平时都接触较少,一定要找一个能让你充分理解的基础班老师跟听,不要觉得这科最简单,就直接找课时最短的课来听,听懂最重要。多看主观题真题!
不知不觉写了好多,本来想删掉一些,然而回头过了一遍,真心没说太多片儿汤话,基本都是我觉得需要分享给大家的,谢谢你耐心读完,希望能有所帮助。明年还要考综合,一起加油!
最后,祝大家轻松过关。(此处广告费五毛,括号内删除)
Ps:去年备考是一边工作一边考,今年是7月份开始全职备考。
pps:真心不是什么学霸,只是对自己够狠心。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