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龙高铁计划明年开通运营,图为下黄田隧道进口路基桥梁段。邹佳兴 摄
2023年以来,梅州各大交通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吹响“冲锋号”,施工现场一片火热:梅龙高铁52座隧道全部贯通,为明年按期开通运营奠定基础;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双向4车道将变为双向8车道,助力梅州苏区加速融湾入海;瑞梅铁路建设如火如荼,计划2027年3月建成通车……
今年1—7月,梅州完成综合交通投资58.2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75亿元,同比增长88%。围绕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粤闽赣联通拓展的桥头堡,梅州积极布局谋划、加快推进交通项目建设,一条条交通路网正推动梅州从曾经的“神经末梢”向“中转站”转变。
●南方日报记者 何苑妮
梅龙高铁52座隧道全部贯通
8月28日下午,伴随着一声清脆的爆破轰鸣,梅龙高铁下黄田隧道掌子面最后一方岩土被清除,标志着梅龙高铁全线最长隧道顺利贯通。至此,全线52座隧道全部贯通,为高铁按期开通运营奠定了基础。
作为全线最长隧道以及重点控制性工程,下黄田隧道全长7377米,最大埋深290米,隧道穿越山区多条地质破碎带、岩溶强烈发育带、地下水丰富,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是整条高铁建设的“咽喉”工程。
该隧道工程开工以来,建设者采取“长隧短打”、斜井开挖的方式,多点施工、协同作业,确保施工顺利推进。“我们通过增设斜井,将隧道主洞由2个工作面增加至4个,施工效率提升了一倍。高铁通车运营后,斜井将作为应急和救援通道继续投入使用。”中铁二十五局项目隧道斜井工区长路腾介绍。
在施工过程中,该隧道穿越区围岩变化极快,发生涌水、突泥风险高,其中隧道出口处遭遇近百米岩溶带,围岩极不稳定,项目建设者通过采取“短进尺、强支护、勤测量、严监控”的策略,及时调整施工工法,攻克难题。
全长95.6公里的梅龙高铁,是广东省首条全额投资建设的时速350公里高铁项目,也是推动梅州、河源与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的重大项目,自开工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
“快了快了,请大家多来梅州吃腌面!”“期待快点开通,我要告诉我妈周末我也能从广州回家啦!”……此次下黄田隧道贯通的消息传来更是使人振奋,因为这意味着距离全线通车的日子更近了。
记者了解到,梅龙高铁建成通车后,从梅州乘坐高铁到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通行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内,不仅群众出行更方便,对加快构建珠三角、粤东地区与梅州、河源高速铁路通道,完善广东省高速铁路网布局,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助力老区联通粤港澳大湾区,搭建老区苏区振兴的“快车道”。
铁路方面,除梅龙高铁外,瑞梅铁路的建设同样有条不紊。
近日,记者在位于大柘镇程西村的瑞梅铁路平远段施工现场看到,运输车来回穿梭,平远1号特大桥及石乌嶂三号隧道施工同步进行。
据施工方负责人易宇环介绍,自开工以来,项目管理团队践行绿色施工环保理念,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以石乌嶂三号隧道出口为例,采取设置污水处理厂,挂网湿喷以及覆盖边坡等手段对水渠进行保护,避免因施工造成污染。
瑞梅铁路广东段位于梅州境内,正线全长75.061公里,是一条以客为主、兼顾少量货运的区域性铁路。其中,瑞梅铁路平远段长50公里,途经该县6个镇21个村,共设隧道22座总长23.08公里,桥梁40座共12.14公里,投资约43亿元。瑞梅铁路计划2027年3月建成通车,届时将有效改善平远县原本单一的对外交通方式,结束当地无铁路、无火车站的历史。
汕梅高速改扩建取得多项突破
车流阵阵、机声隆隆,混凝土运输车、挖掘机等施工车辆往来穿梭……这是广东交通集团所属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建设现场的画面。
翻阅项目线路图,记者看到,该项目总里程87.557公里,由G78汕昆高速公路揭阳新亨至梅州畲江段、S19汕梅高速公路梅州程江至畲江段组成,起于与S17揭普惠高速公路交叉的揭阳枢纽互通,途经揭阳市揭东区和梅州市丰顺县、兴宁市、梅县区,终于与G25长深高速公路、S12梅龙高速公路交叉的程江枢纽互通。
“项目现为双向4车道,将按照双向8车道标准进行改扩建,设计时速从80公里提至100公里,力争‘四年工期三年干’。”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管理处副主任、主任工程师李勇泉说,届时汕梅高速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将显著提升,助力梅州苏区加速融湾入海。
作为广东省第一条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汕梅高速既有道路建设年代较早,技术指标偏低,且沿线与铁路9次交叉,涉河流航道41处,国省道交叉6处,建设条件复杂。项目穿越多条断裂构造,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全线高边坡共93处,最高坡高达87米,边通车边开挖安全保畅难度极大。
“围绕‘修旧如新、修旧超新’目标,我们结合山岭重丘区特点,设置了多项设计专题和研究课题,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研发力量,为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提供技术储备和科技支撑,全力打造山岭重丘区改扩建高速公路典型示范工程。”李勇泉介绍。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处巧妙化地理劣势为优势,借助沿线丰富的铁塔高位资源,结合传统的低位监控,打造高低位融合全域视频监控技术平台,这也首创了我国高速公路高低位融合全域视频监控的新模式。
具体而言就是,汕梅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点多、线长、面广,需要从空间上对工程施工及路面营运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传统的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监控方案监控视角低、覆盖范围有限、适用场景单一,难以满足全时段、全区域视频监控的需求。
项目管理处利用现有通信铁塔的高位监控,通过三维建模仿真视域分析,全路段选取35个高位铁塔监控点,结合局部低位监控和无人机进行针对性补盲,实现改扩建道路全域视频监控的目标,不仅大大节约成本,从功能上还具备道路巡查、智能分析、实时研判等优势,实现远程可视、可管、可控。
记者从梅州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今年,梅州积极出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方案,大丰、平武、平蕉大等高速公路项目已报交通运输部争取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S242线梅南圩镇至北洞段、S334线蕉岭至平远段等“老大难”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梅县“东部快线”等出省通道也在加快建设当中。
广梅共建一体畅连交通运输体系
从地图上看,广州与梅州相距约400公里,自2013年确定对口帮扶关系以来,两地在许多领域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今年6月,广州启动第四轮对口帮扶梅州工作。2个月后,广州市与梅州市交通运输领域对口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梅州举行,会上两地签署相关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广州、梅州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原则,通过在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智慧交通、技术人才等方面开展对口合作,携手共建安全便捷、优质高效、生态友好、一体畅连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携手打造“湾区+苏区”对口帮扶合作的样板工程、精品项目,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助力广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梅州建设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先行区。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当前,梅州拥有众多发展新机遇,面临众多发展新挑战,广州此次在极为关键的交通领域对梅州开展深度帮扶,便是要助梅州扬长补短、扬长避短、扬长克短。
记者了解到,协议签署后,广州将在助力梅州融湾入海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两市物流供应链、加强信息共享和人才交流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州将加大合作推介力度,探讨推动大埔至丰顺高速、平远至武平高速、五华经河源紫金至增城高速、畲江北出口联络线及跨江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规划建设,助力梅州加快建设“一区两城”(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打造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城市和粤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梅州方面将学习借鉴广州在规划、建设方面的先进思路、措施和经验,促进在交通干线网络规划及建设、综合枢纽场站建设、智慧交通平台建设等领域的交流,强化在梅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运用。同时,依托两市已有的物流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广州在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等数字化、信息化优势,强化两市在交通运输、物流枢纽、公铁联运、物流信息方面的战略合作。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将认真履行职责分工,积极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加强统筹谋划,强化组织协调,做好沟通联络,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两市物流供应链联动、干部人才交流锻炼、乡村振兴‘四好农村路’等工作,推动两地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沈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