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亮,此起彼伏的“嘎嘎”声打破乡村的宁静。狭长的鹅棚里,工人拉着斗车向棚尾走去,这边刚给料槽添满青米,围栏里一只只大鹅已探出长长的脖子争相啄食。

电白区旦场镇楼阁堂村鸡母岭上,荔枝林郁郁葱葱,占地200亩的黑棕鹅养殖基地依坡而建。养殖户喂养到期的幼鹅被接到这里,转入谷米喂养期;到期出栏的大鹅经过屠宰加工,经冷链车发往全国。

“山下池塘6条棚、坡上7条棚,另有2条棚备用。”茂名市牧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电白粤丰盈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华振细数着鹅棚的规模,“今年出栏量有望接近100万只。”

楼阁堂村群众口口相传:“早几年退伍后,杨华振先在大城市经商打拼,后来回乡搞肉鹅养殖当起了‘鹅司令’,更是带出了几个镇百余户养鹅专业户。”

喧嚣的鹅棚内外,是杨华振连续7年打拼的事业,也是楼阁堂村的一道脱贫密码,更是农户们奔向好日子的“向天歌”。

●南方日报记者 刘栋铭

通讯员 于粤龙

策划:黄小猛 张顶峰

返乡▶▷“鹅司令”领唱致富歌

黑色的嘴、棕色的羽毛,这些叫黑棕鹅的大家伙,是粤菜烧鹅最青睐的主材料。若在8年前提起它,与这个满眼荔枝龙眼树的粤西小山村八竿子都打不着。

彼时,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的楼阁堂村,被戴上了省定贫困村“帽子”。

自2005年11月退伍后,杨华振在成都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从事海鲜干货和冻品批发,也因此接触到肉鹅市场。

2014年春节那次返乡,在外长了见识的杨华振决定不走了。

得知杨华振要在家创业养鹅,父老乡亲纷纷支持,“要地?没问题,不够我去协调。”最终16户村民凑了6.5亩土地转让给他建鹅场,令他感动不已。

鹅从几百只、几千只、几万只,到几十万只……杨华振的事业越做越大,鹅场也从简易棚扩大到了拥有多条鹅棚的养殖基地。珠三角许多大客户纷纷慕名而来,杨华振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鹅专业户。

彼时,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得火热。村党支部抓住机遇,动员杨华振成立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参与到养鹅产业中来。2014年11月,杨华振带头成立了电白区粤丰盈种养专业合作社,以此开展黑棕鹅标准化养殖和初级加工技术示范推广。

“乡亲们对我返乡创业那么支持,我的生意稍为稳定后,带着大家一起走上致富路责无旁贷。”杨华振决定,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养殖、吸收困难户就业“两条腿”走路。

面对顾虑重重的周边村民,杨华振承诺:“鹅苗的钱我先垫支,饲料也赊给你们,每户还借给你们5000块钱打造育苗室。我还与你们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虽然给农户吃下定心丸,但整个2015年仅有6户加入养鹅队列。

靠着品质好、口碑传,杨华振的鹅销路越来越好,周边参与养鹅的农户一度达到28户。观珠、沙琅、罗坑、那霍等电白北部山区镇的农户也参与进来,最高峰时养殖户遍布5镇150户。

村委会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也牵手合作社,采用保底固定分红的模式,投入196万元参股肉鹅养殖扶贫项目。2018年至今,合作社每年都划出约20万元作为分红资金。

昆明、贵州、上海、北京、杭州、重庆……随着商业版图扩至全国,“鹅司令”领唱致富歌越唱越响。疫情发生之前,基地年出栏量达到60多万只,营业额突破6000万元,养殖户年收入平均增加30%。

起色▶▷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杨华振养鹅,并非一帆风顺。

“最开始遇到的困难是不懂技术。”杨华振坦言,“到外学习,别人也有所保留,很多关键的东西学不到。”

当存栏量扩充到5000只时,难题自动找上门来。杨华振回忆,鹅生病了,本来用小药调理一下问题不大,但自己不会看,一下子死了2000只。

“鹅密集了,就不那么好养了。”原本养几百只鹅还信心满满的杨华振,突然慌了:“养鹅并没有想像中容易。”

见杨华振一脸愁容,时任楼阁堂村党支部书记许日光劝他:“同行不肯教,你找兽医学呀。”村里伸出援手:“继续干,我们给你协调扩大规模。”

于是,杨华振遍访各地养殖户和高校畜牧专业专家求学技术经验。不仅如此,他还自己购买了几十本关于肉鹅养殖技术方面的书籍,挤出时间深读和研究,想方设法提升知识和本领。

找对了方法,杨华振的肉鹅养殖逐渐有了起色。“时刻保持冲锋陷阵的军人本色,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谈起闯关迈坎,杨华振深有感触地说。

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杨华振再次陷入困境。

原本,幼鹅寄养在养殖户家喂养草和饲料,在50天大的时候再领回基地,经过40-45天喂谷米,就可以出栏找“婆家”。可疫情暴发后,原本顺畅的链条卡住了。

“市场几近停滞了,基地的鹅运不出,养殖户到期的鹅又运不来,没位置放。”杨华振说,“在养殖户那,1000只鹅每天要吃七八百元饲料,多留一天养殖户就要增加多一天的成本。而且,继续喂饲料也产生不了效益。”

这一头,杨华振逐个打电话给养殖户分析形势,提醒做好各种准备。那一头,杨华振决定,把能出栏的鹅屠宰后放入冷库。自己冷库放不下又去租周边冷库,为养殖户的鹅腾出空间。

可毕竟空间有限,3月冷库和棚都饱和了。“我们痛苦,养殖户也痛苦。”杨华振回忆。

急难关头,父老乡亲再次伸出援手。那时,区领导在调研中发现了鹅滞销的情况,动员全区教育、政法等多条战线消费帮扶,大家一下子消耗了1万多只鹅。

“这头一动,整个链条就动了。”杨华振说,清明节后基地运转开始恢复正常了。

尽管疫情让原本冲击100万只销售量的年度计划泡汤,2020年的营业额比2019年减少2000万元,但杨华振越挫越勇,拿出了打造生态鹅小镇的计划。

新程▶▷向生态鹅小镇出发

鸡母岭上,7条养殖大棚分两列顺着坡势建造。与最初建在鱼塘上的6条大棚不同的是,在这些棚下修筑着同等面积的硬底化蓄水池,上面养鹅,下面饲养罗非鱼。乍一看,还以为鹅住在二楼。

“棚下硬底化水池有8厘米厚,水不会渗入下面的土地。池中养有罗非鱼,能搅动水,化解臭味。”杨华振介绍,鱼塘中的塘泥经处理后又可以作为养殖场周边果树的肥料,形成种养循环链条。“含磷含氮特别高,用它浇灌,连化肥都不用放了。”杨华振说。

站在坡顶,眺望周边种植的各类瓜果蔬菜,今年刚到不惑之年的杨华振对下一步的发展成竹在胸。“如今生态休闲旅游正在兴起,你看这边养殖、加工,那边餐饮、垂钓,坡上的菜园还可以私人定制,我们要打造一个适合家庭周末休闲游的地方。”杨华振说。

杨华振把这个美好蓝图称为生态鹅小镇,一个以鹅产业为支柱,集家禽养殖、屠宰加工、安心农场、特色餐饮、淡水渔业、休闲农业于一体的全方位生态农业产业园。

步伐已经迈出。4个月前,在基地办公区附近设立的特色鹅庄餐厅对外营业。“省去了员工食堂的一环,节省费用不说,又能把我们鹅的特色展示出去,一举多得。”杨华振介绍,基地原有30名员工,餐厅的开业聘请了8名本地人,未来园区打造还将增加30个新岗位。

新的厂房也在谋划。经过市场调研,杨华振考虑建设一座300多平方米的厂房,用于制作半成品鹅供家庭、餐馆烘烤。“把屠宰、清洗、入料、晾干、急冻等环节留在我们这里,再打包分发到客户手上。只要有个小烤箱,就能买回家烤制烧鹅。”杨华振说。

如今,基地设施已初具规模。20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7座急冻冷库合计约1500立方米、1间半自动屠宰加工场,配备4台冷藏运输配送车……而杨华振已经把改造升级的目光投向了养殖大棚的棚顶,有意改造成太阳能光伏发电棚顶。

“不用多占土地,利用16条大棚30多亩面积的棚顶空间来发电,估计还能省下一笔开支。”杨华振盘算着。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们也得添砖加瓦。”杨华振说:“我们带头干了,等效益稳定后,还能带动大家一起搞。”

■记者手记

创业潮头再当“尖兵”

脱下军装,脱不掉的是军魂;放下钢枪,放不下的是初心。

2005年,杨华振作为一名海军航空兵雷达兵士官退役。5年的军旅生涯,赋予了他骨子里的坚韧和毅力。在部队期间,他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0年年初疫情蔓延,杨华振先后向黄冈市红十字会、珠海中大五院捐赠合计9.8万元的黑棕鹅。还动员合作社的成员一起就地取材,自己动手为一线防疫人员送出营养美味的暖心便当1600份,并通过区农业局捐赠一次性橡胶手套1400双,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退役军人、一名基干民兵的责任与担当。

创业路上,尽管艰辛远远超出他的想象,但他硬是凭着从部队中磨练出“不服输”品格,敢打硬仗冲锋陷阵,养鹅事业越做越红火,创业潮头再当“尖兵”。

创业不忘故土,致富不忘乡邻。7年来,杨华振带动5个镇百余农户养鹅,每年还定期组织养殖培训4次,免费为养殖户传经送宝。可以说,乡村振兴的大势成就了杨华振的事业,杨华振也努力为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