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许牡丹开”
文|上岸学姐
大家好,我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翻译专业的三跨考生,一战拟录取。感谢小专的帮助,也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教训及感悟,希望抛砖引玉,能为目前正在备考的伙伴们提供灵感。
考研原因:
我考研是因为在工作中受到很多启发,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学历,更是希望能够有机会去探索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
大专毕业后,随着个人成长和生活阅历的丰富,最初的无知无畏渐渐远去,我对知识的渴望变得越来越强烈。在职场中,我慢慢认识了更多优秀的人,接触过摩根大通和黑石的精英,也有机会和哈佛、耶鲁、斯坦福等优秀学府的教授及实习生一起工作。从优秀的人身上,我知道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也受到很多鼓励,对于语言的兴趣也重新回到我的生活中。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的指导以更加高效地提升自己,希望未来能从事喜欢的领域,当然,想进入更加专业的领域并获得长足发展,提升学历也势在必行。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还组织并参加了一些公益活动。在接触罕见病患者、听障儿童和被遗弃儿童等弱势群体的过程中,我看到“粘宝宝”(黏多糖贮积症患者)为了能够庆祝十八岁生日而竭尽全力,我看到他们冲破限制而努力活出精彩,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从这里我开始意识到,一个人应当去追求生命的质量,去做真正热爱的事。这让我觉得提升自己的知识更加有必要,因为有能力才能更好地品味人生和探寻意义,才能帮助更多的人。
因此,我参加考研既有现实的考虑,也有非常理想化的一面,这也是让我在整个过程中得以保持充足动力的重要原因。
择校择专业:
择校择专业方面,我主要以自身兴趣、生活需要及院校情况为重点,积极搜集信息和通过各个渠道咨询。
我最先确定专业,首要出发点是兴趣。因为兴趣,我从小就愿意付出更多努力来学习语言,但认知所限未曾珍惜这份热情,工作后我才发现热爱对于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是我的生活需要,虽然我是异地考生,考北京高校难度较大,但是我的生活和家人都在北京,我思考了很久,还是希望求学和提升能够融入我的生活中,而不是因此造成新的遗憾,所以我放弃了求稳而选择迎难而上。第三,确定专业和报考区域后,我开始进一步筛选院校,通过网络或电话咨询,查询各院校的报考条件、大纲、报录比等等,再加上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最终从筛选出来的几所院校中选择了自认更有挑战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回顾择校经历,我还是颇有些理想主义和勇者情节,所以请大家理性看待,仔细评估自己的需求和目标。选择很重要,而我的选择风险较高,比如地大招生简章公布以后,我发现去掉推免生名额,目标专业比去年缩招一半,找本校学姐咨询也说去年没有大专生上岸,此时有过犹豫,但是后来在预报名阶段积极咨询地大北京研招办,得到非常友好的回复说“以往曾有同等学力录取情况”。于是我在正式报名时,依然没有修改志愿,而是选择了落子无悔。
然后就是大家非常担心的“歧视”问题。我的思路是,在前期尽力压缩此类问题发生的空间,比如可以通过分析报考条件、初试和复试成绩占比来规避,还有参考往年考生意见、积极咨询院校等。此外,一定要对一志愿全力以赴,站得越高越好,要尽可能避免用自己的劣势与他人优势竞争(如调剂大战)。后期请不要继续精神内耗,如果你自己都只能看到自己的弱点,自然也很难让别人无视。我择校之后就全心备考,放心地把后背交给了目标院校,最后在考研整个过程中我都感受到了目标院校的公平公正,也在复试中取得了绝对优势而逆袭上岸。
最后,如果不得不在调剂中竞争,即使很难也请大家不要放弃,一定要竭尽所能去争取,争取才有希望。记住,凡是不能将你打倒的,必将使你强大。
关于初试的经验:
我的初试成绩并不出色,几乎在复试名单中垫底,而且因为专业和院校要求不同,具体科目的学习就不班门弄斧了,准备考翻硕的同学可以去关注一些翻硕公众号和B站老师,有很多详细的学习方法以及书籍分享。
说来惭愧,我的初试主要受政治成绩影响,我报了政治课全程班,但是节奏和方法不适合我,导致后期差点崩溃。所以请大家多多试听和慎重报课,盲目跟风会浪费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也要给自己设定容错率,一时的失误没有关系,及时调整,不要因此放弃全盘计划。
我最终的政治也仅仅是保住了及格分,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是理解学习型选手,并不适合最后突击死记硬背。另外这也暴露了我复习工作的短板,我想与我类似的同学一定要注意每天和一定阶段的复习,不断重复加深理解,才能在最后不被背诵压力击倒。
此外还有一些建议,因为初试成绩一般,所以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是学习进度的规划问题。我一开始做了非常详尽的打卡表格,结果因为节奏太紧而无法继续下去,最后不得不进行大规模变动。所以建议大家按照每月、每周、每天这样的层级来拆分任务,给任务设定好优先级,并留出一定弹性时间方便灵活调整,以防止无法达成计划而导致焦虑或赶进度。
第二,知己知彼,全力以赴。对自己的优缺点心中有数,对目标院校和考试大纲精准把握,学习有方法有重点才能事半功倍。全力以赴的意思是要尽力克服自己的弱点,比如拖延症、粗心、懒惰、社恐等等,如果因为这些弱点在考研中失利真的非常遗憾。
第三,特殊时期,学会扬长避短(针对和我一样在学习中有明显弱势的同学)。弥补短板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要耗费所有时间去死磕,综合考虑时间投入和产出的收益,不如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比如我的政治,死记硬背失效,时间紧迫,既然主观题已经无法取得质的突破,我就不会再增补投入额外时间,只是正常理解和保证有一定印象,而花更多时间保住选择题正确率,也把更多精力省下来去精进专业课。
第四,重点知识要深度理解和尽可能融会贯通,适度发散延伸相关知识,这样即使发挥不佳也能保住基本盘。学习过程中,可以去各平台找前辈、视频甚至论文等来辅助理解知识,知识掌握得够牢固,也能减小后期复习甚至是复试、加试的压力,尤其后面考核综合能力的时候,前期的积累和深度思考会带来好处,为你提供应对各种问题的灵活度。
第五,保持专注,一旦决定考研,经济压力、家庭琐事、儿女情长都不是眼前的重点。学会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尝试享受这个过程,有必要的时候寻求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帮助,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不过,如果人际关系给你带来帮助的同时也带来很多新的问题,请学会独处和自我支持,帮助自己成长。
第六,不要追求完美,学不完才是常态,最后无论自我感觉有多差都要考完,因为考研过程中不会有人时时给你评分,只有最后才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也要以平常心态看待模拟成绩,只有在考场上答出的成绩才有用,也只有全部考完才有结果,前面所有的模拟都是用来查缺补漏,发现问题应该高兴,因为还有机会改善。
第七,学会合并同类项,即学会整合任务,提升效率。比如,前期打基础时,我可能会分模块学习单词、语法、写作、翻译等,但是中后期我就会开始合并模块,通过一篇精读,我能学习新的单词用法、表达、语法、结构、句式,写一篇总结练习写作,甚至可以加入自己的观点,再通过 Grammarly或者有道写作修改基础语法、找到同义替换和句子结构的替换,最后选出片段进行英译汉和汉译英。整合任务可以在一个专题下同时完成输入和输出,将各个模块有效连接加强记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一下这个工作。
复试和加试准备:
最重要的是从初试中发现自己的弱势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升。初试后已有一定基础,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补短板了,这个时期因为考核综合能力所以要比较重视弱点。其次,经过长时间学习以后,我们要能够整合和灵活调度所学知识,不要贪求更多更新的知识,而是关注自己拥有什么储备,然后激活它们。最后,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很重要,要学会在压力状态下输出知识,即时问答和即兴演讲是比较实用的练习手段,后期我非常感激一位学姐能够带着我做更多的练习,给我提出改进意见,同时也给了我很多鼓励和认可,这些正向反馈在后期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加试应该是大部分院校为同等学力考生和跨专业考生设置的最低门槛了。就我的专业而言,我没有刻意准备这个部分,因为初试、复试、加试其实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这里我想建议大家要有一个创造“飞轮效应”的小目标,我们可以把学习的各个模块看做一个个咬合在一起的飞轮,刚开始运转这些飞轮非常费力,要一圈一圈地反复推,但是每一圈的转动会越来越快,直到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推动自身运转且不会停止。所以,从个人角度来讲,踏实学好知识,练习使用知识,后期也许会享受到“飞轮效应”的快乐,不要太恐惧加试。
写在最后:
考研过程中,我真的学到很多,仿佛经历了又一次成长,我非常庆幸自己做出了这个选择。最后,也挑一些自认为重要的感悟跟大家分享。
第一,《菜根谭》有云:“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我时时用这句话提醒自己要张弛有度,无论生活中还是精神上都要保持弹性和呼吸。
第二,不要遇到困难就逃跑,沮丧时请就地“打坐”,休息和思考,从困难中学习,让困难为自己指路,不到最后不言弃。当然,应对困难时还要讲究方法,学会做鞋子,不要光着脚去踩荆棘,这样才能走得远。
第三,别以战胜别人为目标,以超越自己和帮助他人为目标。力量不是用来击倒别人的,如果把别人看作敌人,击倒一个还有一群,而自己也容易耗尽心力倒下。真正的力量是一个人在支撑自己、扶助他人、举起责任、走在上坡路上时才能感受到的,超越自己就能看到更高处的风景,帮助别人就能将力量延续给更多人,生生世世经久不衰。
第四,思考是个好习惯,我们要用思考去尊重这个学习的过程,不要忽视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中国女足逆转韩国夺得亚洲杯冠军,这不仅仅是个作文素材,我们是真的可以从中学到“女足精神”的,思考可以让知识真正沉淀在头脑中。也要有批判性思维,判断别人的建议是否适用于自己(包括我的个人见解)。
第五,清代诗人袁枚诗云:“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特别喜欢这首《苔》,因为它经常让我想到,无论自己如何渺小,世界多么广阔,我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可以绽放自己的光彩。
总之,目标要远大,做事要落地,策略要灵活,步伐要坚定。
最后,感谢一路走来不停鼓励我陪伴我的家人,感谢那些帮助我学习和成长的平台、老师和前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们是真正当之无愧的“仁者”。读研只是一个开端,我会继续努力,向各位学习。
附:考研期间所用专业课书籍
一、357英语翻译基础:
全部学完练完的:
1.《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
2.《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武峰)
3.《武峰带你实战翻译》(练习用)
4.英汉词条互译词典(黄皮书)
部分学习:
1.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理论部分)
2.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平时会拿出来一边视译一边看张先生译文)
3.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学习了理论部分)
4. 朱良志、叶朗《中国文化读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应名称)
5.《翻译硕士英语》(黄皮书译文仅供参考,另外就是各院校的题,难度不一,风格不一,挑出来目标院校风格难度接近的练了练)
6.韩刚《90天攻克CATTI三笔》(译文难度较高,没有用来练习,而是用来学习方法和表达)
二、211翻译硕士英语:
全部学完:
语法:张满胜《英语语法新思维》(共3本)
词汇:华研专四语法与词汇、华研专八词汇、不背单词app(重复不够就只是消极词汇,写作会危险)
阅读:星火专八阅读(一定要练习简答题)
部分学习:
写作:顾家北手把手教你雅思写作(主要学框架和观点)
词汇:柯林斯英语语法丛书(介词、连词、冠词)
听力:初试不会考听力,但是我休息时喜欢在b站看TED和中国传统文化类的视频,顺便练了听力,听到有意思的观点也会留意,拓展素材,后期有用
三、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全部学完:
百科知识:李国正《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或刘军平也可以,侧重点稍有不同,按大纲的重点选择,另外地大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名著和习俗等都要了解)
部分学习:
1.百科知识:翻硕百科蜜题app、腰果公考app(地大考选择题,公务员行测题很重要,我就没有练习,选择题应该翻车了)
2.作文:纸条app、古文岛app(作文要练习,应用文和大作文都要练,我想我的百科大概率是靠作文保命的)
3.文言文:《世说新语》、《论语》
《我的考研之路》系列文章,长期征稿通知:
为专科考研人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