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E学姐。
在拟录取名单公示中,有幸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或许欣喜、激动都不足以形容我那一刻的心情,但只记得实际情况是我当时一个人在家,很淡定的截图、打上马赛克,然后打开微信发了一条朋友圈,并私聊了几个自己很亲近的人。
从收到拟录取通知到现在已经一个月了,考研之路总算是可以划上句号了。复试之前就想好一定要写个经验贴造福大众,然而“懒癌”发作一拖再拖,现在趁着很多东西还存留在记忆中,请允许我碎碎念这一路走来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经验,亦或是自己的教训。希望能对正在纠结或者已经在备考中的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个人情况
言归正传。首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本科中部省份普通一本,双非,就读于经管学院一个很鸡肋的专业。初试成绩总分为258分,其中管综174分,英语84分,比较幸运地成为一名准研究生。下面的观点皆本人的拙劣想法,若有不确切的地方敬请原谅。
下面我将从初试、复试两个方面具体分享一些我认为比较有用的经验或者说是信息给大家,希望各位可以从中收获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专硕VS学硕
关于学硕还是专硕的问题,想必很多人都曾纠结过或者正在纠结,我不是第一个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官方的说法是学硕偏理论专硕偏实践,这似乎并不能给大家一个满意的回答,毕竟大部分人都是想通过研究生的学习提高自己找个更满意的工作,因此,重点来了:考上为王道。
很多人因为管理类联考初试简单不考数学而选择会计专硕,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首先你要考虑自己是否喜欢会计专业,毕竟研究生的时候专业很重要,决定着大部分人一辈子的工作方向。完全跨考的人建议花点心思了解一下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就业方向,工作内容等,会计就像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不喜欢的请慎重。如果你是真的想学会计,再来考虑专硕还是学硕的问题。如果实在高数基础不好,可以考虑考四门的专硕,比如经济类联考的税务,应用统计,国际商务这些,相对而言稳一些。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中提到,全国MPAcc教指委王化成秘书长说MPAcc联考选拔的是聪明的考生,不是读死书的考生。你会发现很多只复习三个月甚至裸考的人初试达线了,也会发现有人辛辛苦苦准备一年却只差几分。cc不确定性太大了,报录比逆天,尤其是分省阅卷,不同省的分数线已然没有参考的价值,北京上海普遍分低,有的省份水分很大。讲真,太多太多的人考cc炮灰了。
如果你是一个风险承担者,从小到大心态不错,而且也能接受一战失败找工作的现实,我建议你不妨尝试一下cc;如果你是一个风险规避者,将所有希望寄托在考研上,读研的意愿非常强烈,建议学硕,踏踏实实复习且目标恰当,考上的几率很大,再不济也能调剂。
其次,要准确定位自己。毕竟,最了解自己的人还是自己。如果你能做到考研期间,每天六点起床去图书馆,晚上学到十点闭馆并且坚持不懈从不偷懒,我认为真正能做到如此的人更适合考学硕;如果你一直以来都不是死读书的学生,做不到天天早起晚睡去图书馆,那么你还是不要考学硕这种需要拼劲儿的了,试着考专硕,一天保证八个小时的高效率学习就OK。学硕中的高数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学的,专业课(尤其是考名校)需要对学科的透彻的理解和系统的梳理,匆匆忙忙过知识点是得不了高分的。而联考中的初等数学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基础很重要,更多的考察思路和技巧,而逻辑更是要看思维能力。
还有一点也想说一下,“会计”和“会计学”的不同,打算读研以后考公的请关注一下,据我了解,国考中“会计学”可以报考的岗位很多而“会计”很少,省考的话得看具体省份,有的也会区分“会计学”和“会计”,有的不区分全部归为“会计与审计类”。总体来说,会计学硕比专硕就业范围广一些。
总之,能考学硕尽量考学硕,实在接受不了再考虑会计专硕。cc刚改革的时候考确实是在“捡漏”,如今越来越火其实比学硕更难考。
关于择校
相信很多20的学弟学妹们也都在关注cc的分数线,哈哈是不是很吓人,心疼20的宝宝们,择校对你们来说确实是个大难题。今年不少学校非全日制名额大量空缺,但是明年应该会出台相应政策吧,清华,人大近期已经发布提前面试。
20的宝宝们现在可以先不急于确定学校,重在收集各个学校的信息,首先要了解九月份的招生简章上的各种信息,包括计划招生人数等,还有十月底推免结束时的剩余招生人数(有的学校可能不会公布这个),其次了解复试政策,分数线,进复试的比例,初复试占比,复试科目等,因为有的学校还维持在1:1.5或者1:2左右,有的学校今年因为统一划线出现了几百进几十的现象,值得关注。拟录取名单现在应该也都公布了,可以看看如果初试分不高,逆袭的可能性多大。这些信息在学校的研究生院网站或者学院官网上都可以找到。
至于择校,首要的考虑因素应该是城市吧,尽量选择自己以后想要工作生活的城市或周边城市,很多北方的学校在南方并不怎么受认可,南方的学校也一样。然后结合大众普遍认可的经管类学校的梯度以及适当参考分数线,选择几个稍微有把握的学校。最后就是要考虑复试的因素了,如果你是本专业的,那么你专业基础尚可,可以挑复试科目多或者复试略难的学校才有优势,就像我考的学校复试都只考了一些资产负债定义四表一注的内容这些最基础的,本专业的根本没有优势;如果你是跨考,尤其是跨的比较远的,尽量不要挑战复试高难度的学校,比如西财的专业课复试据说很难,要选择考的少或者考的比较基础的学校,刷人比例也不要太高,复试占比也不要太大,对跨考的很不利。cc真正的分水岭在复试,这一点必须在择校的时候就考虑到,否则即使你初试过了线,也很有可能复试被刷。
经过这样的筛选,我相信你的备选学校也就锁定了。此时也不要确定,要等到九月份招生简章公布,明确招生人数才做决定,因为每年政策不一样,有的学校招生人数浮动也很大,尽量尽量不要选择5个以内名额的学校,风险太大,除非你对这个学校真的有种特殊的情结。还要注意一些学校可能会出现大小年情况,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且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建议同学们关注微信公众号:会计考研MPAcc.里面有历年的分数线,报录比和复试信息等等,非常不错的择校公众号。
关于初试
初试抓效率
初试备考经验很多大神都发过很多干货贴,我就大概说一下吧。开始准备的时候最好是在暑假,即大三期末结束,七月份那会儿,最迟也不能超过九月份。并且一定要保证每天8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和效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律性比较差的去图书馆不要带手机,不必要的聚会尽量推掉,礼拜天和晚上的零碎时间同样要利用起来。其实我个人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每天早上“起床困难症”,去了图书馆差不多都得九点吧,中午还要回去睡午觉。但是我每天早上去了都会给自己制定一天的计划,几乎都能按时完成,虽然每天学习时间不长,但是很有计划。我要提醒各位千万不要偷懒,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给自己留遗憾。下面我说一下我认为合理的初试用书:
1、数学:
199管综数学部分的考试范围均为初等数学,所以难度其实并不大。我认为要想在最后的考试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需要的是平时扎实的积累和考试时良好的心态以及稳定的发挥。
第一阶段:机工版《数学精点》
第二阶段:陈剑《高分指南》基础篇
第三阶段:《老吕数学母题800练》
第四阶段:《高分指南》提升篇
第五阶段:陈剑《历年真题名家详解》
第一阶段是为了打基础,让你回忆起初高中学过的数学知识点,可快速做完不做总结,基础好的可以不做,一定不要买《数学分册》,太简单,做不做没有任何意义;《高分指南》一定要买陈剑的,我有同学买的是黄色版的高分指南,质量很差还有错题,买的时候要注意。有时间的话可以跟着幂学陈剑的视频看,基础篇视频可看可不看,提升篇一定要看,陈剑会总结很多的方法和思路,即使基础好也要看视频。而且因为基础篇和提升篇实在跨度太大,我建议做完基础篇先做老吕的《母题800练》,这也是一个总结的很不错又可以刷题的书,难度适中,跟考试难度很接近,这本书中的错题一定要标注总结。其实《高分指南》的提升篇难度比考试大很多,有相当多的人一开始做都是一脸懵逼,有人建议可以不做,但是我还是建议做一下,毕竟考试的难度我们都说不准,万一20年难度增大呢?基本功过硬,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好的选择。
真题是重点中的重点!先做套题,再做分类。做套题的时候要规定时间,集中精力做,尽量每天上午的时候做,错题要做详细的总结。做章节分类的时候,要回归知识点,将《高分指南》时刻带在身边,做每一道题的时候都要清楚他考察什么知识点,记不清楚的及时查阅。最后,要讲近几年的真题打印出来,每天练习一套,复习错题。12月份的时候做几套模拟题训练速度,老吕的比较难度适中,陈剑每年都会出七套卷,比较难,挑着做几套就行了,纯当练手。
2、逻辑:
平心而论,逻辑部分的学习确实有些不同于我们之前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甚至可能说有一部分人就是在这方面比较有“灵性”的,上手很快,准确率很高。或许我就是这种。所以其实我并没有在这部分花费太大的力气。很多时候我甚至还会觉得做逻辑题是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我会在觉得学习数学、写作或是英语效率比较低的时候,去做逻辑的练习题。当然,有的时候错的多了还是会很难受,但是就是觉得逻辑部分的学习和练习是相对放松的。
第一阶段:《老吕逻辑要点精编》
第二阶段:《逻辑精点》
第三阶段:《逻辑1000题》
第四阶段:机工版《逻辑历年真题精点》
第五阶段:周建武《历年真题分类精编》
逻辑是大家最陌生的一科,之前都没有接触过。有的人说逻辑要跟上一个老师,不然思路会受到影响,我不这么认为,多听几个老师的可以开阔思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而且长期只听一个老师的会导致思维僵化,若遇到不能用这个套路的题就会很蒙。
形式逻辑我建议跟着老吕,他的方法比较简单易懂,相比而言赵鑫全的欧拉图什么的太复杂,所以先看老吕的《要点精编》的形式逻辑部分,后面的也可以看看,但是个人认为老吕的论证讲的很不清楚,我推荐听赵鑫全的论证逻辑和综合推理,看鑫全的视频,仔细研究《逻辑精点》,这本书也适合刷好几遍,错题一定要总结!总结!总结!接下来可以做1000题练速度了,顺便检测你前期的学习成果。除了真题以外,1000题的质量还是不错的,YY还有直播的讲解。
真题同样也要分开套题和分类。机工版有逻辑真题和联考真题,随意选一个就行。每天看着表,限定一个小时,做一份真题,做总结。等全部真题做完以后再整理总结归纳,回归知识点,然后做周建武的真题分类精编,注意这本书有的答案是错的。逻辑题本身主观性太强,每年总有那么几道题是有争议的,不置可否。模拟题我做了鑫全和老吕的,鑫全的比较难。今年逻辑的综合推理题增大了难度,20的宝宝们注意一下这可能是今后的命题方向。
3、写作:
管综最后一部分是写作65分,其实我觉得这是我最没有资格来谈的,因为我最后考试的时候在这部分丢了将近一半的分。但是,我也听说这部分普遍得分就是这样,没有很多很高的分数,而且有些地区,像北京,给分还会更低一些。所以我觉得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尽力而为,做好自己该做的,平时多积累,多思考,至于最后考试时到底会怎样,就不要想太多了吧。要相信,只要自己足够“有料”,就至少不会太差。
第一阶段:《田然讲写作》
第二阶段:王诚《写作套路化攻略》
第三阶段:《写作精点》
写作一定要早点开始!早点开始!早点开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本人就被作文坑惨了,前车之鉴,希望引起你们的重视。
《田然讲写作》是我偶然间发现的一本书,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当时买了赵鑫全的《写作分册》根本没有什么用,去淘宝搜书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这本。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学到最基本的文章结构和思路。还可以关注田然讲写作的微信公众号,每天都会推送素材,对写作很有帮助。接下来一定要仔细看王诚的《写作套路化攻略》和视频,王诚的视频让你学到的不是套路而是思路,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背模板,要有自己的东西,拿到一个题目的时候你要学会思考,这才是需要学习的。单纯的被模板最多只能拿到平均分。而且一定要自己动手练习,论说文至少一个礼拜得写一到两篇吧,论证有效性分析要多写几篇。有了思路,需要的就是文采和语言的锤炼了,买一本《写作精点》,里面有很多范文,学习他的语言和优美语段,然后变成自己的文章。
4、英语:
我平时的学习方法就是每天刷一章绿皮书的阅读理解,严格计时去做,然后认真的对照着答案解析去理解文中每一个单词和复杂的句子。所以这一部分往往会花费掉大量的时间。但是,英语阅读绝对是整张卷子的重头戏,因此,做好了我们不亏的。
然后每天用手机app背单词,进群打卡,可以和研友互相督促,一起进步,这样也会更加的有动力。
考前把考研词汇和高频词汇都背了三遍。然后推荐再单独购买绿皮书系列的讲作文和翻译笔记,多多背诵一些模板,但要学会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去运用。
会计专硕总分300分,英语就占100,它的地位不可小觑,一定要重视。基础阶段要背单词,力荐朱伟的《恋练有词》和视频,一定要看视频,每天看一到两个,至少刷一遍,尽量多刷几遍,你会发现有的单词不知不觉就被他安利成功了。何凯文的单词貌似也不错,但是个人不喜欢他所以不了解,应该也可以。有的同学习惯用app背单词,如果能按计划每天背一部分直到考前,一直坚持反复刷单词是很好的,很遗憾本人没有坚持下来,希望你们加油。英语二对长难句的要求不是很高,有时间的可以看看讲长难句的书和视频,不看也行。
英语最重要的就是真题,别无他法。张剑黄皮书,老蒋,陈正康等等都差不多,我买的是英语二的黄皮书和19版陈正康的基础篇。有人说英一英二出题思路完全不一样,考英二的做英一真题是一种误导,我觉得不然。语言的学习本身就不是那么生搬硬套有固定的模式,真正的英语功底很重要。我建议一开始先不要碰英二的真题,毕竟只有几年的真题很宝贵,没有打好基础就匆匆刷题是不合理的。
备考前期要做早些年的英一真题,我做的是94-04的,这个阶段我们的重点不是题目而是文章。每天下午精翻两篇阅读,允许你查不认识的词,然后将自己的译文和答案对照,不准确的地方标注,生词要记在单词本上反复背。不要觉得这部分是在做无用功,“无用方为大用”,做完这部分以后单词也背的差不多了,你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而且为翻译部分也打好了基础。接下来就要进入英二的训练了,最好掐着点,下午做,每隔一天一套题,做完以后仔细研究答案,思考出题人的意图,弄清每一个选项对或者错的原因。真题要反复做,一遍不行,两遍不行,至少三遍以上。那么,每隔一天一套题,隔得这天做什么?我推荐看《经济学人》的文章,总结真题。《经济学人》是每年考研命题的重点,可以在网上找资源,把电子版打印出来每天看一到两篇。
作文一定要重视!英二题越来越简单,作文变成了最能拉分的一部分。我用的是王江涛的英语二满分作文。作文要早点开始,11月份差不多,不光要背,重要的是一定要自己动手写,光看光背是不管用的,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不要看模板,可以自己总结句型,总结观点。但是一些专有名词是要记牢的哟。
12月份要做模拟题,个人感觉都差不多,老蒋,新东方和张剑的我都做了,关注一下阅读的热点,毕竟文章都比较新,对错不要太在意,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持感觉练个手就可以了。前期的积淀很重要,此时不要为了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错误率猛增而信心不足,相信自己!
在最后模拟训练的时候注意一定不要只做客观题,因为翻译和写作部分只有平时多练多积累,找到技巧,才能知道自己哪里不足,再去完善、提高。
考前,一定要多模拟,多复盘,稳住心态,相信自己,尽力发挥就好。
关于复试
关于复试,我考的学校参考书目是注会的《会计》,但是难度远远达不到,而且有些章节根本是不考的,都是考的最基础的概念和最最简单的分录题,把中财吃透就绝对可以应付得了。这一点对于跨考生特别有利。英语听力几乎大家都是懵逼的,差不多是雅思或者托福的水平吧,语速很快,问题不是很难但是听不懂也白搭。
专业课的面试范围比较大,一般本专业问的比较难,跨专业的相对而言简单一点,比如会问你的本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学习有什么共同的方法或者不同的方法,还有会参考你的本科专业问一些你的专业问题,比如问我的几乎都是财务管理的东西(只因为我说我学过财务管理)。实在遇到不会的老师会一步一步引导你,除非你真的一个字都说不上来。英语面试需要准备英文自我介绍和会计财管方面的专有名词,考前看看就可以了。个人感觉面试的时候老师不一定只看你回答的有多么好,整体的精神面貌和状态也很重要。有的人貌似回答的并不是很好但是老师对他评价很高,给老师留个好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初试分数出来以后,好多学校不公布排名,所以你并不知道自己的定位,此时如果不是差的太多的话一定要抓紧时间准备复试,千万不要相信考研帮的排名,我的真实排名比考研帮的一半还靠前,都是水军没有任何可靠性。统一划线的后果就是分数线降低,复试竞争更惨烈。20的宝宝们加油,学姐在帝都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