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和经济的逐渐恢复,外部就业环境逐渐向好,但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凸显,作为一线辅导员,探索“慢就业”的破解之法对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为例,简述辅导员应如何破解毕业生“慢就业”。
一、辅导员要正确认识“慢就业”的内涵
“慢就业”是国外“间隔年(Gap Year)”的演变,起源于英国,通常是指青年人在毕业后,利用3~24个月的时间做一次长期的旅行,或其他诸如支教等有意义的事情,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内绝大多数学者将“慢就业”定义为: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
在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上述现象在未就业毕业生中所占比例很小,国内毕业生“慢就业”有其特有的特点。结合教育部《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及界定标准》,“慢就业”应定义为:毕业生在离校时尚未就业,且无求职意愿,而是选择暂不就业的情况,具体包括毕业去向为拟参加公招考试、拟创业、拟应征入伍、不就业拟升学、拟出国出境、暂不就业。
二、辅导员要客观认识“慢就业”的成因。
“慢就业”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褒贬不一。一种新的就业现象的出现,有其出现的必然性,影响“慢就业”的因素主要涉及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家庭经济水平提高、家长的就业观念陈旧、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职业指导缺失和毕业生就业认知不合理等方面。作为辅导员,应该客观认识此种现象的出现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而不是一味的推崇或者指责。从积极方面来看,“慢就业”现象的出现是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既能反映出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的富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毕业生面对就业时的焦虑心理,使毕业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更有利于毕业生个人的长远发展。从消极方面来看,“慢就业”现象的出现既给学校就业工作带来了困难,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如果任由此现象蔓延,可能会造成“慢就业”向“懒就业”和“不就业”转变,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辅导员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和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员是学生的引路人,承担着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任务,学生就业观的确立是在大学阶段逐渐形成的,因此,辅导员要将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教育贯穿大学整个阶段,同时将就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和价值观教育,通过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座谈会、讲座、班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营造积极就业的良好氛围,使毕业生能够树立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和积极就业的意识。针对毕业生出现的个性化问题要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对于因就业产生的心理问题,要及时通过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进行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观,增强学生的就业自信心。
四、辅导员要精准掌握毕业生毕业去向意向。
毕业生在最后一年处于实习阶段,尤其是医学院校,实习点多且分散,很难集中的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因此要想就业指导取得成效,就要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开展毕业生毕业去向意向调查,精准掌握每一名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是精准开展就业指导的基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每年10月针对毕业班学生开展毕业去向意向问卷调查,并建立毕业去向意向库,设立工作台账,辅导员老师根据毕业生毕业去向意向开展就业指导与帮扶工作。另外,辅导员要重点关注无就业意向学生,通过座谈、“一对一”谈话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准备升学考试、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考试的真实性,避免“懒就业”和“不就业”问题的出现。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扭转这种局面,对学生进行分门别类指导,对于坚定考研、实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重点做考研指导,如学校选择、初试复习和复试面试技巧等;考研心态不坚定的学生,需要指导他们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或边工作边考研观念,激发毕业生就业的内驱力,变被动的信息化教育为学生主动需求,强化毕业生的就业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的层次和质量的问题。
五、辅导员要努力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为做好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应设置专职就业辅导员,辅导员作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能力,掌握最新的就业形势,掌握所带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方向,这样在开展就业工作时才会有的放矢。同时,辅导员还应该积极参加校内校外关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各类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业务水平和工作技巧。对在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出创新的想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