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覃事淼,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返乡创业从事山羊养殖,并成立了石门县太平镇绿健心养羊专业合作社。
大学毕业后,不留在城里发展,却跑到农村当“羊倌”,还创办了合作社。石门县太平镇绿健心养羊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覃事淼就是一个“不信邪”的山里伢子,5年的时间里,他踏踏实实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耕耘,走出了一条越来越宽阔的路。
一个故事催生的创业梦
覃事淼出生在石门县壶瓶山镇的山村里,从小看着父母养牛羊,对养殖有所了解。2010年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他做了一个让许多同学不解的决定:回乡养羊!“2002年,赵存阶从乡下雄心勃勃地杀入城市。经过6年苦拼,他有了自己的事业。谁也没有想到,2008年他关闭了互联网公司,再次只身从城市杀回家乡江苏铜山,成立了恩泽羊业有限公司。天涯论坛上的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点燃了我的创业激情,萌生了回家乡办养殖场的想法。”覃事淼对记者讲。
没想到家人知道后,当头浇来一盆冷水,在他们眼里,覃事淼这个省级“三好学生”,应该体面地坐在办公室,而不是当个满身羊膻味的“羊倌”。“父亲说:我养了一辈子羊,辛辛苦苦供你读大学,不是为了让你回来养羊的!”尽管没有获得家人的支持,覃事淼还是前往铜山考察,“看到现代的养殖场房、一流的养殖设备,觉得家乡规模化的企业不多,建个小型养殖场,加上科学的养殖方法,前景应该还不错,这让我创业的决心越发坚定了。”
不单干,不蛮干,覃事淼知道自己的本事不够,本钱也不够,他邀上5位同学,共同投资50多万元,在石门县太平镇五里坪村建起养殖场。
一次挫折激发的执拗劲
在养殖场开建时,覃事淼还没有毕业,家里学校两头跑,忙得不可开交。为节约人工,他在工地上搬砖瓦、运木头、拌砂浆、砌隔墙,什么活都干。不曾想,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9月22日,一场无情的大风,刮倒了正在修建的养殖场,已成型的1000平方米羊舍,瞬间变成残垣断壁,损失10万多元。“我根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的脑壳一片空白,心情沉入谷底。”就当村民们都以为这个年轻人会就此罢手时,没想到,他马上调整心态,从伤痛中走出来,带领工人重新开“战”。
养殖场建好后,覃事淼忙得风风火火。每天上午,他在网上学习养殖知识,从喂养到防疫,面面俱到;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请教有经验的人,或者发帖与网上同行讨论交流。“刚开始给羊打防疫针,总是拿不准部位,我戴着眼镜,出汗后就戴不稳,动不动就掉地上,别人一手帮我按住羊,另一手还要帮我戴眼镜,真是狼狈得很。”为优化品种,他采用波尔山羊杂交本地马头山羊。母羊待产,覃事淼日夜守侯,遇到难产,他就变成兽医,亲手帮母羊接生。
一次贩卖悟出的致富经
羊的数量一多,饲养能力有限,覃事淼就把公羊卖给附近农户做种羊。因为价格公道,代系纯良,大家都乐意来找他买。时间一长,了解到很多农户养羊方式落后、效益很低,加上信息不通,销售环节也经常吃亏,覃事淼就想联合周边的养殖户,采用“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形成规模,共赢互利。几经筹划,覃事淼于2011年1月注册成立绿健心养羊专业合作社。
为获得养殖户信任,覃事淼骑着摩托车上门拜访,一次次宣讲合作社发展理念,翻山越岭,几乎跑遍西北乡。合作社承诺实行统购统销,提供购买销售所需的配套服务和免费技术服务。通过口碑相传,3年时间,合作社由13位成员发展到276位,2014年实现82万元利润。当覃事淼的事业规模越来越大,好消息也不断传来,申请的3万元“大学生无息创业贷款”获得批准,团县委主动支持3万元“大学生小额创业项目资助资金”,屠宰场、餐馆都争着要合作社的羊肉。
对于下一步,覃事淼有着清晰的规划。带领农户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成立羊肉加工厂并注册品牌,在县级以上城市开办羊肉特色餐饮连锁店、肉食产品专卖店、绿色环保蔬菜专卖店……“我觉得,只要踏踏实实,吃苦耐劳,当‘羊倌’也会成就一份事业!”覃事淼总结道。
■常德晚报记者 刘凌通讯员赵进华 庞飞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