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张士峰:经验分享之我的科研历程

科技青年 | 中科院张士峰:起步晚,奋起直追,力争做有用之人

张士峰应该是一个厉害的科研人员了,一些科研习惯值得借鉴。

1. 主题简介

通过回顾自己从本科保研开始,至今为止的科研经历,分享在每一个阶段自己的一些经验,主要包括硕士与博士的选择、本科毕设的把握、研究方向的确定、科研入门的心得、如何发现问题和做实验、论文撰写与投稿等,希望在新的学年里,自己的一些经验能够帮助学弟学妹们更好的科研。

作者简介

张士峰,中科院自动化所2015级直博,导师李子青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基于深度学习的物体检测,主要包括通用物体检测、人脸检测、行人检测。目前已发表论文16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1篇,包括3篇CVPR、IJCV、ICCV、ECCV、IJCAI、AAAI等。在投论文8篇,在审专利4项,获CCF-CV学术新锐奖、百度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必和必拓奖学金、攀登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国际人脸检测竞赛季军、最佳学生论文等荣誉。

实现梦想心得体会_梦想世界 经验心得_梦想经历

2. 具体内容

2.1 硕士or博士?

走上读研这条路之前,需要做的第一个决定,应该是读硕or读博。我在做选择时也非常纠结,当时不想再花5年时间读博,本打算读个硕士赶紧毕业工作。但大部分老师还是倾向让读博,后面想想只是多花2年,就下定决心读博。决定读博后,在硕博与直博之间,毅然选择直博,毕竟前两年工资多一些嘛!

回过头来看看,读博读硕都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做出选择。两者区别除了学位外,主要是安心做科研时间的长与短,硕士大概有一年多时间,博士有三年多时间。但有不少硕士,甚至有些本科生,成果已经够博士毕业。所以读博读硕都可以,认真做出成果才是关键。

2.2 本科毕设

本科毕设是科研入门的好契机,能够去读研的地方做毕设就尽量去。一来可以提前熟悉实验室,认识师兄师姐。二来契机好的话,可以接班实验室即将毕业师兄师姐的工作,这样就可以本科毕设时就确定研究方向,开始做科研,能够增加1-2年的科研年限。重要的是,本科毕设结束时,就很有可能开始产出成果。虽然自己来读研的实验室做毕设了,但是没有赶上好的时机,希望学弟学妹们,尽量都来即将读研的地方做毕设,把握好本科毕设这个科研入门的契机。

2.3 确定研究方向

研一下学期确定研究方向时,我也不知道选什么方向,非常迷茫。机缘巧合地,实验室安排我做物体检测,确定了研究方向,因此我觉得确定研究方向这个事,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因素都有。如果能根据兴趣确定方向最好,但是大部分人应该跟我当时一样,比较迷茫。这时建议多向有经验的师兄师姐们请教。一般来说新兴的方向,比较好发文章,但离应用还有些距离,倾向进入学术界;传统的方向,比较贴近应用,但不大好发文章,倾向进入工业界。

2.4 科研入门

确定研究方向之后,就正式开始了科研之路。在我做的方向上,实验室有一些积累,但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大部分都得自学,自学装服务器配环境,自学linux,自学caffe,自学python等。每天都是看论文、调代码。

回过头来想想,有手把手带你的老师或师兄,是可遇不可求,要靠自己尽量少依赖他人,平时养成独立思考、自学、自制的能力。科研入门时,多看论文。有代码的文章,好好看,更重要的是单步调试代码。没代码的文章,粗略的看,领会思想。

2.5 如何发现问题?

2.6 如何做实验?

2.7 如何写文章?

2.8 良好的科研习惯

2.9 如何抵抗科研压力?

科研压力的来源,起初应该是毕业要求,当初级压力被解决后,面对的就是更高级的压力了,比如个人发展的确定、未来工作的好坏、经济方面的多少。压力还是要有一些的,但不能太过了。平时如何抵抗科研压力呢?多锻炼身体,打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跑步、游泳、健身等;适当参加聚会活动,与好朋友、同学喝喝酒,聊聊天,如果可以的话,找个男/女朋友。

2.10 博士毕业的去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