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致富经》:白做了广告还赚钱
2006年11月20日12:17 央视《致富经》
央视《致富经》11月17日播出《白做了广告还赚钱》,以下为节目内容。
黑龙江省 甘南县兴十四村
凌晨还不到2点,兴十四村摊煎饼的高手已经开始忙起来。
记者:“大姐,你们一天能摊多少张?”
陶林燕:“我们论斤摊。”
记者:“1天多少斤?”
陶林燕:“1天五六十斤。”
记者:“1斤多少张?”
陶林燕:“1斤7张。”
这些摊煎饼的高手每天凌晨1点起床,一直要干到中午12点,每天摊出来的1000多斤煎饼,当天下午就会被 全部买走。
陶林燕:“不够卖的,起早贪黑摊,半夜1点多就来,不起早贪黑不够卖的,现在供不应求。”
按照1斤面7张煎饼计算,每天煎饼高手要摊制出7000多张煎饼,现在即使是加班加点,还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看见现在红火的煎饼厂,谁能想到,就在两年前,它还只是个不起眼的职工食堂。
孙光:“当时考虑比较简单,因为兴十四村98%的劳动力都在企业上班,他中午下班,午休时间比较短,中午回家简单休息一下,下午还要上班,这期间做饭就来不及,就到这来买点煎饼,买回去以后回去就吃了。”
兴十四村,人口不到一千口,上世纪50年代大批山东人闯东北,开垦北大荒,插一个木头橛子就是一个村,为了预示将来兴旺发达,前面取个“兴”字,插到兴十四村时,正好是第十四个木头橛子,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兴十四村。
上世纪80年代,在村支书付华廷带领下,兴十四村先后开办35家村办企业,村民大都在企业上班,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兴十四的山东移民却没有改变吃煎饼的习惯,开办煎饼厂只是为了给在工厂上班的工人提供方便,那时候谁也没想普通的煎饼还能引起甘南县工商局的注意。
王伟:“建议他注册商标,有自己的品牌以后上市场销售。”
甘南县工商局定期要到农村走访,对有特色的农产品,及时申请注册商标,促进企业扩大规模,增加经济效益,2004年,在兴十四村,他们发现了山东大煎饼,工商局建议把煎饼厂规模经营,可是兴十四的领导却不以为然。
孙光:“这个煎饼是一种小商品,无论是它所投资的规模,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在我们集团所占的比例是非常非常小的。”
黑龙江是产粮大省,近几年兴十四开办不少企业,仅粮食深加工就有10几家,其中主要以粮食深加工生产柠檬酸,淀粉糖为主,相比较而言,煎饼厂无论是规模,还是利润在集团中都是最小的。
孙光:“其它的产业企业的规模比较大,另外它属于粮食深加工,深加工附加值要相对比较高一些,其实现在这个煎饼属于粗加工,所以相对附加值要低一些。”
原来兴十四的领导压根就没把煎饼厂放在眼里,他们把精力都投在了几个规模大,附加值高的粮食深加工企业,兴十四的山东大煎饼还只是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
然而,半年过去了,2004年年底,孙光却主动找到了甘南县工商局,提出要给煎饼注册商标,而且声明并不是想靠煎饼挣大钱,而是要用煎饼打广告。
孙光:“这种产品对外直接宣传,不仅是对产品的一种宣传,也是我们兴十四村对外的一种宣传。”
兴十四村为什么要宣传,要宣传什么,大煎饼和宣传又有什么关系?
近几年,兴十四村发生番天覆地的变化,兴十四也成开发北大荒,体现北大荒精神的红色旅游景点,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兴十四,相对于人们比较陌生的柠檬酸,淀粉糖,山东大煎饼更适合做成一张宣传兴十四创业史的名片。
孙光:“因为这种产品是一种成型的产品,老百姓直接就可以与它接触,食用,当人们在休闲,吃这种产品,直接就看到这是兴十四村大煎饼。”
把煎饼规模经营,注册商标,形成品牌效应,加深人们对兴十四村的了解,这是宣传兴十四村最好的途径。
孙光利用兴十四集团成熟的销售渠道,大煎饼很快打开了市场,市场壮大了,大煎饼却供不上溜了,每天摊的赶不上卖的,这时候有人提出来,上一套摊煎饼的机器设备,效率高,产量大,还节省人工,但这却遭到摊煎饼高手的一致反对。
陶林燕:“机器摊煎饼口感不好,不如手工摊的煎饼筋道,不好吃。”
刘宏霞:“用机器摊煎饼,鏊子是转动的,它一转起来,你拿着筢子,始终是一个方向,现在手工摊煎饼,你看这边薄可以少摊几下,这边厚可以多摊几下。”
记者:“左右来回摊?”
刘宏霞:“对,左右来回,摊出来的煎饼特别匀乎。”
这些摊煎饼高手反对机器生产可不是担心自己丢了工作,而是摊煎饼确实是个技术活,要不停用的筢子反复摊制,这样做出来的煎饼吃起来才筋道好吃。
陶林燕:“这一个煎饼得摊二三十下,差不多三十下。”
记者:“三十下?”
陶林燕:“那可不,就这一个煎饼,这不然大家都喜欢吃手工煎饼。”
手要会使劲,眼睛还要看准,不能让煎饼有厚有薄,来来回回至少三十下,每一下都有讲究,这手艺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
刘宏霞:“看花容易绣花难,这么看着好像挺简单,其实一上去摊就不容易了,手劲用匀乎了,要是劲用大了,就出窟窿了。”
陶林燕:“我学了将近一个月才学会,我本身是东北人,没吃过煎饼,嫁过来这么多年也没摊过煎饼,上这来学会摊煎饼了。”
记者:“这么难学?”
陶林燕:“挺难学,你看着挺容易,不信一会儿给你一个,你上来摊,你看着挺简单,你可能摊不了。”
为了坚持山东大煎饼的原始本色,经过大家伙讨论,最终还是坚持手工摊制,但产量低的问题却一直制约大煎饼进一步扩大市场,2005年底,孙光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孙光:“我们就把产品分散到各家农户,让每家农户来进行分散加工,而后集中在一起,对外出售。”
兴十四村会摊煎的山东老乡不少,张学凤就是个摊煎饼高手,由她们分散加工很快提高了产量,但是问题也很快出现了。
村民张学凤:“咱自己摊的不如人家摊的,人家那个有配方,那是技术,不是随便谁都能出来摊出那样的,我自己摊的煎饼没有那么大也没有那么薄,厚。”
没有工厂的硬件设施,没有标准化的管理,一家煎饼一个味,卫生状况也不达标,反倒降低了大煎饼的质量,而这影响的可不仅仅是大煎饼的声誉,最关键的是影响到了兴十四村的形象。
孙光:“考虑到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我们企业的品牌,和兴十四村的品牌,又撤消了分散加工,又集中在一起进行生产。”
收回经营权,保护自己品牌,坚持手工摊制,现如今虽说兴十四的大煎饼还是没有解决产量低的问题,但名气却是越来越大,兴十四村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 每周一至周五12:37—13:07。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