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盐边县国胜乡机房村,一座依山而建的现代标准化肉牛养殖厂豁然出现在眼前,牛舍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肉牛满足地吃着新鲜美味的草料。这里就是十里八村远近闻名的攀枝花鑫旺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盐边养殖基地(盐边县国胜乡源源家庭农场),也是杨明东当起牛“模”王,吃上“生态饭”,端起“金饭碗”的地方。
四户联建“鼓牛劲”,人送外号牛“模”王
“今年才开始,我就已经出栏了20头牛,每头牛都在2000斤左右,按照市场价,一头牛能卖到4万余元,刨去成本一头牛的利润也有1万元左右,真是牛年好兆头,养牛有奔头呀!”算着自己这本“养牛账”,谈起自己的“致富经”,杨明东就笑得合不拢嘴,杨明东已算是当地有名的养牛专业户,对人又十分和善,邻里周围的大小“牛”事都喜欢“麻烦”他。
开办养殖场之前,杨明东在一直家务农,收益甚微,2015年看准机会才开始接触农业养殖工作,建立起一个3000平方米的养猪场,开启自己的致富之路。刚开始,他对农业养殖并不了解,为了把猪养好着实下了一番苦心,从猪种的选择到母猪的培育,每一个环节他都事事躬亲。皇天不负有心人,仅一年时间,他家的种猪便产仔了,2016年底,小猪仔产量就将近500头,这一批猪仔为杨明东赚得了农业养殖的第一桶金。
杨明东为自家的猪仔能打入市场而高兴的同时,也不忘记对市场的考察,时时搜集信息,细心的总结和分析让杨明东看到了猪肉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的弊端,也看到了牛肉市场的发展前景。
2017年,杨明东决定放手一搏,用养猪积攒起来的本钱发展养牛业,也是这一年,盐边县农业农村局来到机房村考察,鼓励机房村因地制宜,深挖潜力,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以牛产业为依托,全力以赴建设乡村振兴农业养殖产业基地。县农业农村局提供16万元扶持金再通过四户自筹的方式带头搞起了“四户联建”,准备建成一个约3000平方米的肉牛养殖基地,而杨明东也抓住时机成为其中一户,开启了从“猪”司令到牛“模”王的转变之路,鼓足“牛”劲儿准备大干一番。
杨明东以前虽有养猪经验,但隔行如隔山,面对新的挑战,杨明东又开启了学习之路,时常跟村中其他的养牛户讨论,也经常跑到兽医站学习如何给牛看诊,然后整日扎身基地观察自家牛仔,“牛上唱歌牛下坐,累了还向牛边卧”成了杨明东的生活常态,久而久之便精通起牛的脾性和生长规律,将牛养得又肥又壮,成了小有名气的“养牛百事通”,附近一带谁家牛有个不舒服,都少不了请他帮忙。
引进种牛“振牛威”,带动群众“发牛财”
前不久,杨明东又有了新动作,“现在牛肉紧缺主要是因为牛少,更确切地说是因为母牛少。母牛一年生一胎,怀孕期长达10个月,生长周期相对缓慢,所以要想养牛业红红火火的发展起来,母牛的数量才是关键,但目前当地并没有成规模的种牛场,也没有品种较好的母牛,所以我寻思着没有种牛场咱们就自己建一个,当地没有品种好的母牛,咱们就去外地引回来。”杨明东抓住症结所在就马上行动起来,自掏腰包花费近40万元先建起了草料场并购置了一批打捆机,待草料储备好后便前往吉林、辽宁等地引进母牛。
“这次我准备引进40头母牛,品种不局限于西门塔尔,利木赞、安格斯等品种都决定引进一些。”杨明东最大心愿就是引进这批母牛后,打造一个“母牛育犊”扩大养殖规模,“集中托养”规范养殖流程,“收购饲草”完善养殖链条的农业养殖发展模式,大振“牛”威。
杨明东积极探索养牛致富路,为当地群众务工找到了出路,以前靠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的村民都愿意到杨明东的养牛场里工作,杨明东也从不吝啬对于他人养牛技术的指导,为村民提供优质牛苗,村民每个月有了固定的收入,依靠养牛产业发起了“牛”财,日子也跟着“牛”了起来,一起铆足了“牛”劲儿向小康生活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