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甲鱼养殖场内,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放干水的鱼池里,甲鱼像赶会似的,挤挤挨挨,几乎没有插脚的空地,工人们正端着特制的簸箕捉“霸王”,装进特制的网袋中。“这批甲鱼成色好,个儿大,多地客商争相订购,取货。”养殖场负责人李新亚笑容满面地介绍道。

image.png

在杨疃镇,一提到甲鱼大王,大家都知道是李新亚,在养甲鱼前,他曾经当过兵,扛过枪,打过仗,受过伤,立过功。退伍回家后,“不安分”的李新亚搞过小城镇开发,养过黄牛,种过大棚蔬菜,挖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他没有原地踏步。2019年,李新亚在不经意间接触到了甲鱼养殖。他拿出家里全部的积蓄100万元,又贷了100万元,建了4个大棚,同时,又建造了一口室外野生塘。经过辛勤的经营,当年就获利近200万元,本钱基本上捞上来啦。2020年,他把养殖规模扩大到110亩地,大棚增加到20个,又建成了一座甲鱼孵化棚和五口室外甲鱼野生化塘。目前,已形成从孵化、养殖到室外野生化为一体的养殖产业体系,同时,为当地培养出了20名专业技术能手。年产值3000多万,效益显赫。在杨疃产生了很强的效应。

“温室甲鱼养殖对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保持在30℃左右,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李新亚蛮有把握地接着说,“温室甲鱼生长周期长,一般来说,10个月左右能长到1斤半重,可根据市场行情择机出售,或是出棚野生化,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眼前行情不错,这棚甲鱼将要销往南京,根据现在的市场行情,每斤可买到15元,预计这一棚可收入150万元,纯利润应该在50万元左右吧。”

李新亚不但自己挣到了钱,还带动周边其他养殖户。2020年,李新亚通过“养殖农场+脱困户”的运营模式吸纳了村民,成立起灵璧县金丰家庭养殖农场。农场与脱贫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让脱贫户的小额信贷资金入股农场,让富余劳动力在农场干活,工人不但每月能拿到理想的工资,年底还有股金利润的分红。同时,还带领经济条件较好的10多户群众发展甲鱼养殖。期间,免费技术指导,联系销售渠道。他们成功走上了甲鱼养殖的产业发展道路。去年底,李新亚还成功吸纳本村在外经商的能人返乡,投资1.5亿元,建起了甲鱼养殖场。

谈到李新亚给予的帮助时,养殖户李亚清满怀感激地说:“我最初养甲鱼,一无技术,二无资金,是李新亚帮了我许多。教会我养殖和管理,把握行情,联系销路。是他把我带上了这条黄金路。前两年,我连续成功出售了两棚甲鱼,不但收获了100多万元的利润,还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掌握了技术,更重要的是坚定了我留在家乡创业致富的信心。”今年,李亚清又吸纳了村民参股,新增了两个大棚,扩大了养殖规模,学习李新亚,带着大家一起奔向致富路。

甲鱼养殖的蓬勃发展,全靠党的好政策和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到资金的帮助,杨疃镇政府、杨集村委会和县农业农村局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甲鱼场每天都有50多人出工,每人年工资3万-20万元不等,他们脱贫增收,同时,成功带动了十几个农户一起发展甲鱼养殖,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养殖技术人员,为甲鱼养殖产业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每年还为村集体增加积累20多万元。

“我在这里负责喂甲鱼,每月固定工资5000元,年底还有奖金,不耽误我照顾老人和孩子,比在外地务工更实惠,这份工作很适合我。”杨集村村民张芹开心地说。据悉,张芹2016年因婆婆大病,家庭负债累累,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村委会介绍,到甲鱼大棚务工,有了这份工作,2019年底顺利脱贫。如今,她的婆婆病情好转,也有了稳定的收入,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甲鱼养殖产业不但带动了村民就业,鼓了村民的腰包,增加了集体经济的积累,还盘活了闲置土地,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下一步,杨集村计划用土地和村集体资源入股,打造‘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全村群众一起致富。同时,打造好人才链和技术链,不断派人员外出学习。聘请专家前来指导,进一步提升养殖技术,推动杨集村特色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带动村级集体经济高速发展。”杨集村党总支书记程壮壮表示。(王庆明)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