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家住宣州区沈村镇曹村的“养猪大户”吴卫国非常忙碌。“从初三开始,一天要卖出去上千头猪。”作为宣城新科养猪合作社负责人,吴卫国说,2016年合作社所有社员的经济效益都比较好,大伙儿也乐呵呵地过了个安稳年。

提到吴卫国,宣城养猪行业几乎无人不识,这位曾经的“全国杰出青年农民提名奖”获得者与猪打了大半辈子交道。

“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养猪。”2月6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吴卫国,他以这句话开头打开了话匣子,聊起了自己的“致富经”。

时间回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吴卫国初中毕业后便去了宣州畜牧良种场从事养猪工作,“我当时觉得我一定能养好猪!”坚定这样的信念,吴卫国成了一名“猪郞倌”。

此后的数年间,国内的猪肉价格起起落落,吴卫国一直都在暗自观察着整个猪肉市场的行情。1998年,他瞅准时机,七拼八凑了40万元创办了新科养猪场。

天有不测风云。1999年6月30日,正当雄心勃勃的吴卫国准备将培育的2000多头猪打入市场时,位于养猪场不远的双桥联圩溃堤,这个填满了吴卫国所有心血的猪场,眨眼间被洪水吞噬。他多次想跳入淹过房顶的水中,把还关在养猪房里的猪给救出来,都被站在旁边的乡亲们给拦了回来。

好在吴卫国并没有一蹶不振。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新科养猪场重新开工,而那年随着生猪市场的行情好转,到10月份,吴卫国的养猪场每月都有200多头猪出栏。

“要想扩大养猪生产,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就必须走合作之路。”开始盈利的吴卫国说,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帮助大伙儿共同富裕一直是自己的梦想。2000年,吴卫国牵头成立了“宣城新科养猪协会”,在宣州、泾县、郎溪、旌德、宁国等地吸纳会员155个。

随着协会的不断发展壮大,2005年,宣城新科养猪合作社应运而生,当时社员共有157人,仅仅过了一年多,这个数字直接翻了一倍多,社员达到400多人。

合作社的发展并非一直顺风顺水。2013年、2014年,合作社连续两年出现严重的亏损,这让吴卫国非常着急。“当时我自己没有养,建议养猪的社员们先卖掉一点,但是他们不敢,最后猪价一跌再跌,导致大家损失惨重。”他回忆说,作为合作社的负责人,自己话语权的分量也在急剧下降。

2015年春,“嗅”到商机的吴卫国决定购买2000头猪。“当时我就看准了猪价一定会大涨!”尽管有着十足的自信,但几乎没人相信他的话,就连妻子都说他是在“赌博”。事后发生的一切证明这场“赌博”赢了。经过五个多月的培育,2000头猪全部出栏,吴卫国挣了200多万块钱。

就这样,经过一次次成功的“赌博”,吴卫国在养猪行业内逐渐名声大噪。“有段时间很多人说我是‘投机者’,行情好了就养,行情差了就不养。”吴卫国说,但自己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是自己多年的阅历使然,才“练就”了一双能够瞅准商机的“慧眼”。

眼下,养了30多年猪的吴卫国还有一个愿望:建成集种猪、苗猪、防病、治病、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年产值超亿元,年利税上千万元的经济合作组织!(记者 顾维林 叶玉庭 特约记者 宋本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