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邻水县梁山乡小石桥村九组,有一对养殖白鹅的大学生夫妻,他们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生活和薪资条件,毅然选择返乡创业,是怎样的情愫让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3月1日,记者来到小石桥村一探究竟。
回家乡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见到甘江湖时,他正在鹅棚里播撒饲料。身穿一件褪了色的黑色棉衣,运动鞋沾满泥土,几乎看不出颜色,连裤腿上都有不少泥浆,如果不是瘦削的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你很难将此与曾经西装革履、年薪10万的都市白领形象对等起来。
甘江湖停下手中的活,与记者聊了起来。甘江湖今年32岁,2003年毕业于四川理工大学,曾是上海一家科技公司的管理人员,年薪10万。
然而2011年初,甘江湖却萌发了回乡创业的想法。甘江湖认为,在外打工,薪资再高也只是为别人做事,发展空间不大,他很想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除了主观原因,甘江湖还透露了一个客观原因。甘江湖和妻子都是大洪河库区移民,这些年来,邻水县在大洪河库区移民扶贫开发工作中,大力改善库区基础设施条件,帮扶移民发展产业,新农村建设搞得红红火火,“老家离重庆很近,邻水作为川渝合作示范区的重要前哨,将会迎来更大更多的机遇。”
甘江湖说服了妻子陈娟,去年8月回到家乡。
创业难
技术销路缺一不可
在旁人异样的目光下,去年12月份,夫妻俩带着8万元积蓄回到家乡,流转土地,购回3000多只鹅苗,开始了他们的事业。
“养鹅是一门投资少,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的致富行业。鹅的抗逆性强,对饲料设施条件要求不高,对环境气候有很强适应性,抗病力强,疾病少,生产中药费支出低,饲养一只大鹅可获纯利10元左右。”甘江湖侃侃谈起“养鹅经”。他告诉记者,返乡后,经过深入地分析市场和实地考察后,夫妻俩决定饲养扬州大白鹅。他与江苏天歌鹅业签下合同,由对方提供鹅苗,回收成鹅。
“创业路上是很辛苦,但我们本是农村出生的,咱不怕!”话虽如此,但是陈娟悄悄告诉记者,刚开始她还是有些不习惯,每天起早贪黑,很多时候甚至就睡在鹅棚里面,“特别是开始缺乏经验,分群不合理,造成雏鹅被压死了几十只,我老公心疼了好一阵子呢。”
为了获得技术上的支持,甘江湖与重庆永健生物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养殖过程中鹅的疾病防治公司上门服务,小问题对方会在电话上给与指导和帮助。乡上、村上也对甘氏夫妇极力支持,帮着协调土地,搭建鹅棚,还时常带来一些养鹅的书籍、资料等。
至于销路,甘江湖说,重庆荣昌等地已经有公司表达了合作意愿,“销路不用发愁”。
多揣摩
做大产业致富一方
“还有十来天,我的首批白鹅就可以出栏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回报,甘江湖看着近 3000只长势良好的大白鹅,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合理分群、定期消毒、清扫圈舍、保证环境卫生……在饲养大白鹅的过程中,甘江湖俨然已成长为一名专家,他说,除了教科书上学到的,他还发现,养殖者必须注意观察,要掌握白鹅的成长特点,并由此看出食物是否满足鹅的营养需要,便于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喂方法。
“等这批鹅出栏了,我要扩大规模,走集约化、规模化道路,做强做长产业链!”甘江湖告诉记者,前不久,邻水县相关领导来他的养殖场看过,对甘江湖的养殖进行指导。“我仔细揣摩了领导和专家的话,发现鹅的确全身都是宝,特别是鹅肝、鹅毛。”甘江湖说,他计划做大做强,形成孵抱、养殖、屠宰、生加工等一条完整产业链。
而让甘江湖更为高兴的是,邻水县相关领导已经表示,县上将给予技术指导,并准备为甘江湖争取移民后帮扶资金,帮助他扩建标准化鹅棚、建沼气池、种植鹅草、解决家禽饮水等。
“下个月出栏10000只,等场地扩建好后,要争取每月出栏30000只。”甘江湖说,他将成立养殖白鹅专业合作社,带着乡亲们共奔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