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赤水市长期镇新兴村的杨承利今年41岁,思想活跃的他有着丰富的阅历。高中毕业后就到厦门打工,做过工地,从事过淡水虾养殖工作,多年打拼却只赚了点辛苦钱。近年来,赤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扶持贷款优惠政策,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农业逐渐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在与家人商量后,杨承利决定返乡创业,并专程前往华中农业大学学习科学养虾技术。
2016年在对天台镇三块村的山泉水进行检测后,杨承利以500元/亩·年的价格流转60多亩水田,在惠农政策和35万元扶贫项目资金的强力支持下,2017年完成虾塘基础设施建设,在当地政府部门和农技干部的帮助下,成立赤水市银利养殖有限公司。2018年,首批从厦门空运的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试养成功,杨承利从此转身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
图为杨承利在暂养池放养刚进的虾苗
为便于照顾虾苗,杨承利在虾塘边搭建了简陋棚屋,全家移居在这个“家”里,终日与虾为伴。吃住都在棚屋,时刻注意着虾塘变化。前几天连续的大雨可把他累坏了,每隔一个小时,他就走到虾塘边,检查增氧机是否断电、观察水质是否异常。“别人下雨都往家里跑,我却往外跑。”杨承利说,“这里有扶贫的项目资金,端午节就要卖虾了,虾价又好,能稳赚一笔,可以保证年底20多位贫困户的分红资金。”
三年的创业经历不断丰富了杨承利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同时也积累了一定资金,他于2017年参加了赤水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学习,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后,决心做大做强产业,从辽宁省专门聘请资深专家,对生产过程作全程技术指导,并把成功模式复制到其它乡镇。2018年他又选择在大同镇民族村,依靠当地山泉水,新建标准化的养虾塘。截至目前,他养虾已投资200多万元,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共发展虾养殖面积约200多亩,并套养鸭嘴鱼,带动农户30余户,发展产业经济,有效助农增收。
END